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4-03-23 08:24刘宏文赖坚强古贱秀严济春漆化华刘国胜
当代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刘宏文 赖坚强 古贱秀 严济春 漆化华 刘国胜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刘宏文 赖坚强 古贱秀 严济春 漆化华 刘国胜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赣州市立医院9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7),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依达拉奉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依达拉奉;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本研究为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对94例脑梗死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赣州市立医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5例,女39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4.9岁;其中34例患者为右侧脑梗死,40例患者为左侧脑梗死,20例患者为双侧脑梗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综合治疗,给予患者去除病因治疗,如降压、降糖、降脂及肠溶阿斯匹林0.1 g,1次/d;并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患者吸氧治疗,如果需要还可给予患者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及控制脑水肿等治疗,同时还要给予患者丹参注射液治疗,2次/d,16~20 mL/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行依达拉奉治疗,即给予患者静脉滴注60 mg依达拉奉治疗,2次/d,2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且患者神智功能及语言表达清晰,瘫痪的肢体肌力提高超过Ⅱ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患者瘫痪的肢体肌力提高超过☒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并以ESS为依据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1]。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47例患者中25例患者为显效,19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47例患者中15例患者为显效,18例患者为有效,14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0.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4±12.2)分,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8.5±17.8)分,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6.9±11.3)分,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1.4±16.9)分,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脑卒中,其主要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软化坏死现象[2]。患者多为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患者多伴有肢体麻木、眩晕、头痛等前区症状;患者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如患者晨起时发生半身不遂现象,其症状及体征则可在数小时至1天内达到高峰;脑梗死患者通常意识清除,然而若其出现大面积梗死或基底动脉血栓时则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会出现脑疝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3]。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脑梗死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非常重要。

随着临床上对脑梗死研究的重视,依达拉奉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该药物是一种脂溶性药物,其主要成分为3-甲基-1-苯基-2-毗哇琳-5-酮,具有良好的膜通透性,通过静脉给药其血脑屏障通透率可高达60%,极易导致患者脑组织,因而可有效地对患者的神经细胞进行保护,改善患者脑水肿症状,且可有效地对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进行抑制,从而对患者的脑神经进行保护[4]。现阶段,临床上认为依达拉奉保护依达拉奉的主要作用机制有以下几方面:(1)可有效地对自由基进行清除,从而对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抑制;(2)能有效地对白三烯合成进行抑制,并可对内皮细胞进行保护,从而达到良好的抗水肿的目的;(3)可有效地对迟发性神经元死亡进行抑制[5]。因此,在给予脑梗死患者传统综合治疗的同时加行依达拉奉治疗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庞玉树.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0):166-167.

[2] 杨媛芬,李淑华.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107-108.

[3] Sanikidze,Tamar V,Beridze,Maia,Mitagvaria Nodar,et al.Neuroprotectiv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2,123(2):104-113.

[4] 刘旭,何志义.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6):329-331.

[5] 沈海军.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580-5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102

江西 341000 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刘宏文 赖坚强 古贱秀 严济春 漆化华 刘国胜)

猜你喜欢
达拉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