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有毒中药在清代名家医案中的剂量研究

2014-03-23 08:24王艳丽
当代医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桃仁吴茱萸医案

王艳丽

经方中有毒中药在清代名家医案中的剂量研究

王艳丽

目的 研究经方中有毒中药在清代名家医案中的应用剂量。方法 选取清代名家医案《伤寒论》为研究对象,筛选杏仁、半夏、吴茱萸、桃仁4味有毒中药,系统地收集、整理药物应用剂量,并将整理结果与《中国药典》中相应的药物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吴茱萸、半夏应用剂量显著高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杏仁应用剂量略高于规定剂量;桃仁应用剂量与规定剂量基本一致。结论 在《中国药典》中,对有毒中药的应用剂量规定低于实际应用有效剂量,其对有毒中药药效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建议适当放宽杏仁、半夏、吴茱萸、桃仁4味有毒中药的应用剂量范围。

有毒中药;《中国药典》;《伤寒论》;应用剂量

在我国古代,“药”与“毒”为同一意思,毒也泛指所有药物。所有的中药都具有一定偏性,临床用药就是通过药物偏性,实现阴阳寒热调和,以纠正人体偏虚、偏盛等病理状态[1]。为研究经方中有毒中药在清代名家医案中的应用剂量,本研究选择了《伤寒论》中的4味常用有毒中药,对其用药剂量、频次等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选择 本研究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对照《本草纲目》,选取味入汤剂有毒药物:吴茱萸、桃仁、半夏、杏仁。从《伤寒论》中共筛选出43首相关方剂。

杏仁: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桂枝二麻黄一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半夏:小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小陷胸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黄岑加半夏生姜汤、半夏散及汤、黄连汤、竹叶石膏汤;

桃仁:抵当汤;桃核承气汤;

吴茱萸: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汤。

1.2 数据采集 本研究共选择了10本医学典籍(《张聿青医案》、《曹沧州医案》、《叶天士医案大全》、《马培之医集》、《吴鞠通医案》、《费伯雄医集》、《张氏医通》、《傅青主女科》、《杂病源流犀烛》、《谢映庐医案》)作为数据来源。考虑到药物应用的实用性、普遍性,本次研究仅选择了10本医学典籍中关于成年患者应用的汤剂作为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2]。

2 结果

2.1 吴茱萸 《伤寒论》中的吴茱萸应用方剂中,剂量分别为80 g和160 g,平均120 g。《中国药典》中的规定剂量为2~5 g[3],吴茱萸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剂量明显高于规定剂量。

通过分析10本医学典籍中的临床用药经验发现,吴茱萸共出现113次,方剂中的应用剂量在0.4~18.5 g,平均为3.6 g;剂量应用频数显示:应用频数最高的剂量范围在0.5~1.0 g(不含1.0 g)和1.0~1.5 g(不含1.5 g),共78首,占总数的69.03%,吴茱萸在各医家中的运用剂量均有所差异,其中差距最大值在15 g以上,平均剂量主要集中于1.0~4.0 g这一范围。

2.2 桃仁 《伤寒论》中,共涉及2首桃仁方剂,桃仁应用剂量分别为15 g和6 g,平均10.5 g。《中国药典》中,桃仁的规定应用剂量为5~10 g。《伤寒论》中的应用剂量与规定剂量基本一致。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在10本医学典籍中,桃仁共出现了148次,应用剂量在0.7~29.8 g之间,平均8.3 g。剂量应用频数显示:应用频数最高的剂量范围在6~8 g(不含8 g)和10~12 g(不含12 g),一共52首,占总数的35.14%。各医家的桃仁应用剂量差别较大,最大差距在20 g以上,剂量主要集中在6~10 g之间。

2.3 半夏 《伤寒论》中,共涉及18首半夏方剂,应有剂量:50 g有12首,25 g有2首,13.1 g有1首,平均36.8 g。《中国药典》中,半夏的规定应用剂量为3~g。《伤寒论》中的应用剂量明显高于规定剂量。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在10本医学典籍中,半夏共出现了851次,应用剂量在1.1~76.4 g之间,平均9.9 g。剂量应用频数显示:应用频数最高的剂量范围在3~6 g(不含6 g)和12~15 g(不含15 g),一共511首,占总数的60.05%。各医家的半夏应用剂量差别较大,最大差距在70 g以上,剂量主要集中在5~7 g之间。

2.4 杏仁 《伤寒论》中,共涉及7首杏仁方剂,平均剂量为13.7 g。《中国药典》中,杏仁的规定应用剂量为5~10 g。《伤寒论》中的应用剂量略高于规定剂量,二者差距不大。本次统计结果显示,杏仁的平均应用剂量为12.7 g。应用频数最高的剂量范围在9~13 g(不含13 g)和13~17 g(不含17 g),共581首(88.97%)。各医家的杏仁应用剂量差别较大,最大差距在15 g以上,剂量主要集中在8~15 g之间。

3 讨论

有毒中药的药性猛、力强,在顽疴痼疾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古语有云:用药如用兵,有毒中药的效害之差可在毫厘,若使用不当,可致伤、致残,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2010版《中国药典》对有毒中药的临床安全剂量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经临床实践证明,部分有毒中药的临床可以达到理想疗效的剂量超过了药典规定的最高剂量[4-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吴茱萸、半夏应用剂量高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杏仁应用剂量略高于规定剂量;桃仁应用剂量与规定剂量基本一致。故本研究认为《中国药典》可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吴茱萸、桃仁、半夏、杏仁有毒中药,适当放宽、提高其临床剂量范围,以获得理想疗效。

[1] 王珏,韩经丹,马大勇,等.基于经方剂量折算的有毒中药剂量的探索-四逆汤不同折算剂量对失血性低血压大鼠血压、心率、呼吸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3):181-184.

[2] 万娇如,周晓玲.临床常用有毒中药的用药剂量调查[J].当代医学, 2011,17(4):132.

[3] 韦凤,胡稀.中药处方中有毒中药剂量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84-85.

[4] 黄鑫.经方中有毒中药在清代名家医案中的剂量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5] 骆红飞.有毒中药临床用药剂量调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9(2):119-120.

[6] 岑靖屿.广西产十种有毒中药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大众科技,2013 (7): 125-126.

[7] 吴代全.七类常用有毒中药的安全使用[J].中国执业药师,2011,8(10): 16-18.

[8] 倪观锋,苏亚军.有毒中药使用剂量处方调查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8):929-9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3.111

河南 453000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艳丽)

猜你喜欢
桃仁吴茱萸医案
桃仁和酒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嘴唇干裂用桃仁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