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14-03-26 12:06张学东李晓华李建华王新杰侯志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糖蛋白肝细胞标志物

张学东,李晓华,李建华,王新杰,侯志伟,杨 帆

(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张学东,李晓华,李建华,王新杰,侯志伟,杨 帆

(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承德 067000)

原发性肝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

原发性肝癌(PHC)是指来源于肝脏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等,是目前世界上第五大恶性肿瘤,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每年大约有60万以上的人死于肝癌,其中有一半新发病人在我们国家[1],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2]。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首选方法,但是大多数病人来就诊时已是中晚期,绝大部分人都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即使勉强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且易转移,因此,人们一直在期盼着能够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新的方法的出现。甲胎蛋白(AFP)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诊断PHC的血清学指标,但仍有大约30%-40%的PHC患者AFP的血清学没有变化[3]。在良性或特殊疾病等情况下,血清AFP可为阳性[4],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血清AFP对PHC诊断的特异性。因此,探求新的对PHC敏感特异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并与AFP联合检测,以期提高PHC诊断准确率,就成为一直以来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1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AFP是一种糖蛋白,由哺乳动物胚胎和卵黄囊合成,在出生后不久,AFP浓度迅速下降,正常人体血清中AFP浓度一般低于10μg/L。在肝癌患者特定的细胞周期,由于低甲基化作用使血清AFP的基因表达开放,AFP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意义重大,可反映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效果,其敏感性达75%,特异性仅次于病理诊断[5]。PHC患者血清AFP≥20μg/L者约占90%[6]。AFP存在异质性,临床常遇到一些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AFP值明显升高,还有一些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值反而降低[7]。如果单凭AFP单项检测值去判断,会有一定的误诊和漏诊,故其临床应用受到一些限制。

2 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

GPC3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是一类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聚糖,由核心蛋白和糖胺聚糖(GAG)侧链组成,其羧基末端与一个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共价结合而连接在细胞膜上,调节细胞增殖、分化、黏附和迁移等,还可能涉及到抑制或调节大部分中胚层组织和器官的生长。GPC3在体内分布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组织分化的时相特异性。研究显示[8],在154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74.8%检测到GPC3-mRNA,而只有3.2%正常肝和肝炎组织中检测到GPC3基因。表明GPC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过表达,而在成人正常组织、癌旁组织、肝炎、肝硬化组织中仅低表达或不表达,因而认为大多数情况下GPC3能鉴别良恶性肝脏疾病,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的恶变,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率。

3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

TGF-β 1可以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和迁移,还参与细胞外基质的产生,最初是由Assoian等从血小板中提取出来的,在人类胚胎发育及组织修复、免疫调节中也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TGF-β1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细胞生长与分化,参与诱导免疫调节和细胞凋亡等,而且是一种负性调控因子。几乎所有的肿瘤细胞内均可检测到mRNA,TGF-β1能抑制肿瘤免疫,尤其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9],在肝癌组织TGF-β 1蛋白癌旁组织明显高表达。

4 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

GP73于2000年由美国学者Kladney等[10]首次发现报道,其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5×104。研究显示,GP73存在于人体的多个器官组织中,在各个器官中的表达各不相同,但显著表达于上皮细胞,正常肝脏表达甚微,但在发生病变的肝细胞中表达上调。2005年,Marrero等通过研究分析发现,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超过70%,在AFP<20ng/L的肝癌患者中,超过50%的人群GP73显著升高。GP73和AFP联合检测能有效避免部分AFP阴性的漏检病例,对AFP阴性PHC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5 a-L-岩藻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AFU)

a-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溶酶体中的能分解糖蛋白链中岩藻糖苷键的溶酶体酸性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和体液中,参与体内糖蛋白、糖脂的代谢,以肝、肾等组织活性较高。AFU的化学本质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为2.7×105-3.9×105,在人体中呈多型性,利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发现其存在6种同工酶,且在等点聚焦电泳中行为发生显著变化,在pH值3.8-3.9时,其酶活性基本消失,在pH值6.2-7.0时,酶活性上升。在正常情况下,AFU为细胞新陈代谢所生成的少量产物,除孕妇外,正常人血清AFU含量基本稳定在一个低水平范围内。PHC患者血清AFU水平升高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肿瘤细胞酶蛋白合成加速,AFU的降解减慢是引起PHC患者血清AFU活性增高的主要原因,但也可能与肿瘤细胞新合成异常AFU有关。在良性肝病患者中,AFU也有升高,但阳性率低于32%,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受损时,血中AFU的清除能力下降,也可能是由于肝细胞膜或溶酶体膜通透性升高,使得渗入血液中的AFU增加所致[11]。

6 谷氨酰胺转移酶(GGT)

GGT是一种质膜结合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体内肾、肝、胰腺、肠等组织。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产生大量GGT,癌细胞也合成GGT,故GGT呈中度或高度增加[12]。研究显示,肝脏实体肿瘤组织的压迫可能会导致肝细胞挤压刺激,从而合成和分泌GGT增加,释放到外周血液中,故而在急性弥漫性肝炎,尤其是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时,血清 GGT急速升高。因此,可以认为血清GGT活性明显增高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单独检测血清G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不大,但联合检测则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VEGF是一类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裂,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提高血管通透性的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糖蛋白,在正常血管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能促进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生长。肝癌是一种富含血管的实体肿瘤,VEGF能调节血管通透性,可作为肝癌发生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诊断工具。研究表明[13],肝癌组织中VEGF mRNA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人。闫兆平等[14]研究报道,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对照组,VEGF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2.3%,提示血清VEGF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项指标。

8 肿瘤相关抗原(CEA、CA199、CA125)

CEA由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内胚层细胞分泌,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对消化道腺癌灵敏度高。对胃癌和结肠癌均有辅助诊断作用,PHC患者可升高,但单独检测敏感度不高,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价值较低。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是一种粘蛋白型的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分子量大于1000kD。CA199在正常胰腺、胆管细胞、胃、结肠、唾液腺上皮细胞均可表达[15],所以,可以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在血清中,它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研究表明[16],CA199水平与肝癌肿瘤的阶段有关,血清中CA199含量的高低可提示手术的难易程度;术前血清CA199水平的高低对肝癌的预后有一定提示作用,低者预后较好;术后CA199水平降至正常者,其生存期长于未下降者;当肿瘤复发时,血清CA199水平可再度升高,并且发生于影像学诊断之前,因此,血清CA199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CA125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体腔上皮表达,是一种似粘液蛋白复合物,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在消化系统肿瘤、肝硬化、妊娠等发生时,其水平也会升高[17]。

9 结语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及化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分期、分级起主要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与操作者的经验水平及检测设备有关。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对原发性肝癌的确诊有一定帮助,但假阴性率较高,而且可能导致出血,故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化学诊断主要是以血清肿瘤标志物为观察指标,目前,临床常用的、较好的指标是AFP,但仍有不少PHC患者AFP呈阴性,由于缺乏理想的血清学检测指标,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期甚至晚期,晚期PHC多不能耐受手术,即使可以勉强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且易转移,故早期发现PHC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特别重要。这就给我们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将现有的肿瘤标志物更加合理地运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或是探究更高灵敏度、特异性、实用性的检测新方法、新技术,以实现对PHC更准确的早期诊断。

[1]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 CA Cancer J Clin,2005,55(2): 74-108.

[2]Schafer DF,Sorrell M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Lancet,1999, 353(9160):1253-1257.

[3]Bruix J,Sherman M.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cellular,2005,42(5): 1208-1236.

[4]Kwack MH,Choi BY,Sung YK.Cellular changes resulting from forced expression of glypican-3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J].Mol Cells,2006,21(2):224-228.

[5]中国抗癌协会专家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35.

[6]杨秉辉.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从临床到亚临床[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6):325-326.

[7]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68.

[8]周朝明,林志超,李汉权,等.GPC3在肝癌患者血清、癌组织和肝细胞株中的表达[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1 (4):367-369.

[9]季国忠,赵志泉,缪林,等.TGF-β1、TGF-β1RⅡ、NFKb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2):729-731.

[10]Kladney RD,Bulla GA,Guo L,et a1.GP73,a novel Golgilocalized protein upregulated by viral in fection[J]. Gene,2000,249(1-2):53-65.

[11]陈焕文,张梅.AFU、AFP、GGT-II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3):344-345.

[12]黄敏娜.就医者共性心理特征及护理调节[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60.

[13]Poon RT,Lau C,Pang R,et al.High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levels predict poor prognosis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Ann Surg Oncol,2007, 14(6):1835-1845.

[14]闫兆平,李群.VEGF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齐鲁医学杂志,2009,24(1):13-14.

[15]李曦,李伟.CA199表达升高在良恶性疾病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9-10.

[16]陆玮婷,赵建学,郭海燕,等.CA199及CA125在不同程度的肝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5 (24):34-36.

[17]马灵筠,杨五彪,万学东,等.CA125、CEA、AFP检测在结核性腹水及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995-997.

R735.7

A

1004-6879(2014)06-0526-03

2014-10-11)

猜你喜欢
糖蛋白肝细胞标志物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天然海藻色素糖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
尿al-酸性糖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的密码子偏爱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