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建设矿山救护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

2014-03-26 02:47吴祥业荣河海王海涛
关键词:采矿工程瓦斯矿井

吴祥业,徐 涛,荣河海,王海涛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 鸡西 158100)

一 建设矿山救护实验室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1]同时,我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煤矿事故灾害是我国比较突出的工业灾害,严重影响煤炭能源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2]据调查表明,在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有煤和瓦斯突出灾害的矿井占49.2%,煤层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7.5%,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89.5%。此外,有些矿井还有冲击地压、岩爆、矿震等自然灾害。有些矿井受到地热高温的危害,有些矿井则受到岩溶水的威胁。[3]因此防灾、救灾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

据统计1994—2004年黑龙江省煤矿重、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死亡1791人,占总事故死亡人数的81.4%,[4]其中因不懂矿山救护基本知识,没有正确掌握矿山自救器材的使用方法,造成事故中因中毒、窒息死亡的人数占绝大部分。因此,加强煤矿工作人员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 建设矿山救护实验室的作用

未来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及其采矿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础煤炭工业的发展,更关系到矿业教育的百年大计。[5]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6]

采矿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将煤矿防灾、救灾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必备的技能。矿山救护工作在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矿井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是教学和科研的重点研究方向,因此应加强本领域的发展建设,特别是符合国家及企业用人的需要。

具备矿山救护能力的采矿工程技术人员是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基石,采矿工程技术人员每天都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前沿,他们在常规工作中就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采矿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能对矿井事故的预防、煤矿职工日常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教育发挥指导作用,而且能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引导和救助灾区人员迅速撤离灾区,准确地报告事故的情况,协助矿山救护队更好地发挥救护作用,对控制灾情、遏制事故扩大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降低矿井的损失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矿山救护工作的大力开展,针对矿山职工特别是井下一线作业人员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较弱的现状,具备矿山救护能力的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培训教育,对矿山职工讲解、演练和互动操作等。所以应该培养采矿工程学生了解矿山救护任务、具备一般救护知识及氧气呼吸器的使用能力,掌握事故动态和报告事故的能力及指导矿工自救、互救能力等。

三 建设矿山救护实验室的内容

矿山救护实验室的建设主要考虑矿山救护的装备和设施、矿井灾变事故的处理、现场急救技能及井下有害气体检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革新,凸显矿山重大危险源管理和矿山救护技能的人才培养。

1.矿井火灾事故救援。

培养学生掌握控制灭火设备,并明确灭火设备的使用范围、考虑在灭火区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例如水煤气等,能够根据现场需要输送距离来调整浆液混合物比例。起到防止烟雾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有利于人员撤退和保护救护人员安全;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的作用。

2.矿井水灾事故救援。

培养学生能够形成遇到水灾事故使用井下救生舱的意识;熟练掌握各种排水泵的适用条件;计算被堵人员所在地点容积、氧气、瓦斯浓度;计算出被困人员应救出的时间;判定遇险人员位置,涌水通道、水量、水的流动线路,巷道及水泵设施受水淹程度,巷道冲坏和堵塞情况等。起到矿井水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的作用,根据各设备的适用条件准确使用水灾救援装备,提升矿井水灾救援能力。

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救援。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压风自救器等自救设备,正确使用正压或者负压氧气呼吸器等施救设备,起到当发生爆炸事故后保障自身及工友的生命安全,积极抢救遇险人员;清理灾区堵塞物;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恢复通风的作用。

4.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救援。

让学生掌握熟知避灾路线和各种灾害的标示图标,发生突出事故时,能够快速进入安全系统巷并具有采取停电、撤人措施,在逐级排除瓦斯后,方可恢复送电,以及非救护队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救护人员必须佩用氧气呼吸器,不得单独行动的知识。起到对所发生的事故,能够积极领导工友进行紧急避险、自救,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尽量减小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5.顶板事故救援。

让学生掌握井下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采用探测仪器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联系,采用掘小巷、绕道或使用临时支护通过冒落区接近遇险者;一时无法接近时,应设法利用钻孔、压风管路等提供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起到在日常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生产时,尽量注意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当发生事故时能够积极地自救和营救的作用。

6.避灾自救。

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避灾自救设备,增强自救意识,做到有效进行自行救援或等待救援。通过培养以应急自救、应急救援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以兼职救护人才为目标,为国家矿山培养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四 建设矿山救护实验室的装备和器材

矿山救护实验室(如图1)的装备建设,主要从以下七个方向着手。

图1 矿山救护实验室

1.个人防护类装备:压缩氧自救器;化学氧自救器;紧急呼救器;移动式救生舱(如图2)等。

2.处理矿山灾害事故的专用装备与器材:正压氧气呼吸器;负正压氧气呼吸器;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等。

3.气体检测分析检测类设备:光学瓦斯测定器;多功能甲烷检测报警仪;便携式煤矿气体可爆性测定仪;多参数气体检测仪等。

图2 移动式救生舱

4.通讯器材及信息采集与处理类设备:矿用救灾无线视频通讯装置;灾区电话;防爆数码照相机等。

5.医疗急救类器材:自动苏生器等。

6.交通运输工具:铝合金折叠担架等。

7.训练器材:心肺复苏模拟人等。

五 实验室课程设置

根据矿山救护实验室的建设方案,结合采矿工程专业特色,满足采矿工程、煤矿开采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等本、专科的教学科研要求;同时满足煤炭企业安全培训要求。实验室开设如下几大类的课程。

1.结合矿山个人防护装备、处理各类矿山灾害事故的专用装备与器材,拟开设《矿山急救技术》类课程。

2.通过气体检测分析仪器、温度、风量检测仪表,结合煤矿井下模拟实训基地模拟实际的矿井通风量、井巷温度的控制,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生竞赛平台使用。

3.通过医疗急救器材结合医疗急救技术,培训学生医疗急救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自救与救援的能力,弥补学生医疗救援的空白,充分体现矿山综合型人才的核心价值,可成为具有行业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

4.通过通讯器材结合煤矿井下模拟实训基地,展开模拟井下发生事故后的实时视频、通话、现场取证、搜救受伤人员等科研与课程教学工作。

黑龙江工业学院——矿山救护实验室的建成,将为学生具备矿山救护能力提供实验、实训条件;为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岗位工种鉴定提供技术服务;为教师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服务;为煤炭行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培养具有煤矿特色的高技术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矿业安全生产提供助力。

[1]林海.浅析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矿山救护队伍建设[J].能源与环境,2010(5).

[2]康福钧.矿山救护多功能智能训练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

[3]孙牧.浅谈矿山救护队技战术水平的提高[J].中国科技博览,2012(14).

[4]李兴亚,郝传波,孙登林.黑龙江省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1994-2004)案例分析汇编[G] .2005:10.

[5]陈海波,姜海峰.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

[6]李毅中.李毅中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z].山东煤炭科技,2006.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瓦斯矿井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矿井下的歌声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