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探索

2014-03-26 02:47方美珍吴小刚
关键词:导向性景观空间

方美珍,矫 鑫,吴小刚

(福建农林大学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福建 福州 350002)

现代居住区公共环境空间多呈现网络状布局状态,在错综的道路两边有着种类繁多的空间,因此空间导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空间导向性是人对方向的一种知觉,是人通过对空间中某一特定要素的记忆处理从而达到辨别方向的过程。景观空间导向性是建立在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可视度、可感度上的,通过设计者对景观导向性的合理设计来引导对特色景观易感知空间的保护,[1]通过对环境的一系列处理,使其能够帮助人们在空间中进行准确的定位,快速找到目的地,同时也能起到愉悦心情的作用。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区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景观空间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良好的景观空间导向系统不仅能够为人们的交流、休闲、娱乐提供便利,而且为人们的生活注入活力。

一 居住区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居住区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居住区的户外空间是一个相对半开放的场所。对于居住区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居住区中的居民在年龄、思想、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各不相同,各地的人文风气,民俗习惯也不一样。然而现在的许多居住区在形式上多追求华丽美观而忽略其实用性,设计者对当地的人文特色不全面解读,对其实际情况不进行全面分析,而出现对小区的错误定位。一个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导向性设计与当地的风俗,住宅的户型、人们的行为习惯、气候、配套设施、地形以及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 景观空间引导人们的过程

居住区是人们现代生活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环境,人是其中的主要参与者,一个完善的具有导向性的景观空间能将设计者对环境的理解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准确地传递给欣赏者,从而使得欣赏者更多地参与到景观空间中,美国学者克旱斯托弗·亚历山大所言:“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一种告诉环境与我们自身之间真正关系的方法。[2]设计者们赋予一个景观空间的信息,而欣赏者们通过视觉对景观空间周边的景观产生一系列生理以及心理的反应,从而使得景观空间引导人们在行为及心理上到达目的地,这一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景观空间导向性引导过程

三 居住区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方法构想

现代居住区很多形式比较单一,在景观空间设计上大多类似,层次相对比较简单,有些为了外表的视觉震撼而生搬硬套国内成功的设计或者国外一些优秀的景观,从而使得景观空间杂乱无章,功能实用性不尽人意。由此,做出了下列一系列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导向性设计的构想。

1.景观结构引导性规划。

(1)轴线引导法。

在居住区当人处在一个相对比较陌生的空间中,人们的视觉系统很容易会受到这个空间形态,色彩以及周围构筑物的影响,根据人的一般思维,主要轴线上的事物一般是最能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按照人们的行为习惯,人们的视线总是先从轴线的中间看起然后再往两侧观察,视野与视距成正比,视距越大,视野越大。[3]所以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适当的在主轴线上设置一些形状比较奇特的构筑物,或者对轴线的某一处或者某几处在尺度、材质、色彩等的处理来赋予轴线周边景观空间的导向性。

(2)点线面的相互渗透引导法。

空间是人们自觉认可的一个区域,空间中的点、线、面之间相互渗透使得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联系起来了,居住区是一个供人们休闲、放松心情的场所,设计者们在对其景观设计时可采用空间中点语点的对接,线与线的视线交错,面与面之间的融合、覆盖、包含等以及三者的相互渗透来对人们的行为或者心理进行引导,例如,可以通过采用镂空的景墙、山石以及植物修剪使得景观“透”化、“漏”化。[3]让人们的视线在点对点的连接上,达到视线的延伸,然后观察到整体的一面景观再过渡到空间。通过漏景以此来达到景观空间之间相互渗透,让欣赏者视线得以延伸,从而产生明确的方向感,起到导向作用。

(3)道路引导法。

道路是居住区中供人们人们的出行、游览的重要枢纽,现代许多行列式排列的住宅小区,由于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4]从而使得小区景观空间单调乏味。而居住区中的道路能够丰富景观层次,对人们的行为引导比较明确,在对道路的导向性进行规划时,首先要对整个小区进行定位思考,然后对小区景观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合小区的出入口进行景观的设计,在实际设计中可采用环形道路,在环路的中心或者周边可合理地设置面积相对比较大的中心绿地或者有配套设施的休闲游戏区,绿地中可放置凸显小区特色的园林小品或者种植色彩、形状相对比较突出的小型灌木或者小型乔木,同时要充分结合小区入口景观,在道路上配以当地特色行道树,形成相对比较舒适的自然林荫大道来引导人们。对于一些面积相对比较狭小的区域可以设置汀步或者林间小路来将空间与整个小区的景观联系起来。

2.情感引导性规划。

(1)“五类”感官引导法。

人对外界的感知主要靠人类自身的“五官”来判断,从而引起居民不同的情感,在对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导向性设计时,可以充分地利用人体的“五类”感官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例如,可以在居住区内适当种植一些彩叶植物或者花卉以达到视觉上的震撼来引起人们心里对自然的向往;通过水体景观的合理设计来达到听觉上的引导,让人们在休闲的同时聆听叮咚的水声,为疲劳的身心带来慰藉;通过种植芳香类植物来进行嗅觉上的引导,大自然的芬芳能给人们带来心情的愉悦;通过对道路铺装材料肌理达到触觉上的引导;通过成片种植、丛植或者列植可食用的瓜果类植物达到味觉上的引导。人对景观空间的引导是一个先由外至内再由内而外的过程,空间中各个信息传输到大脑,然后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充分利用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内在心理来对居住区景观空间进行导向性设计,增加景观空间层次,丰富空间内涵。

(2)障碍物引导法。

在居住区中,室外景观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居住区中儿童爱热闹,老人喜静、中年人处于两者之间,他们对景观空间的氛围要求各不相同,适当地设置一些障碍物不仅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还能保护一些特定空间不被破坏,例如在花圃的周围种植一些常绿乔木,在增加景观丰富性的同时还能保护其中的植物不被破坏。在某条道路末端设置障碍物,可以是雕塑、植物、假山等,使得人们在心理上不想再继续前进,从而付诸行动,使空间方向发生转换从而达到引导的作用。或者在某片区域中种植灌木类,通过植物的色彩、特性等来引导人们空间方向的转换。

3.居住区景观中的建筑单体引导性规划。

居住区中的建筑单体形式类型多样,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各不一样,在对其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光环境,通风性,声音环境或者人们对材质的可接受度。同时还要对当地的文化特色,人文习惯做一个系统的分析,现代居住区的建筑单体应与小区中的住宅风格相互融合。所以,在对建筑单体进行规划时,对其各类特点的选择很重要。在景观设计还不够成熟的今天,一些小区中的小型建筑风格各异,不伦不类。[5]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以及技术对小区的一些小型的建筑单体进行选择、整合、规划。

建筑单体作为居住区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是休闲凉亭、水泥浇筑的花架、或者文化墙、儿童涂鸦墙等。在吸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同时还应加以创新,采用当地原有的建筑材料,使得小区更具乡土气息,在形成新的建筑特色的同时,也要延续着当地人文特色。建筑单体在景观空间中是固定的,有明确的指导性。

4.居住区景观中的园林小品引导性规划。

在居住小区中一些色彩、形状、材料比较独特的园林小品,比如假山、坐凳、雕塑等在不同的景观空间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景观空间中的各个元素穿插于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6]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景观空间区别于其他空间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对居住区中的园林小品进行规划时,要对其色彩、形状、质感与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盲目地放置园林小品,不仅不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还会破坏环境的整体美感。

首先,园林小品位置应在人们视线最容易到达的区域,这样既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不会堵塞人们通行,设计时在园林小品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人流的及时疏散,园林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可以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使空间具有层次感,同时也能作为居住区环境中的独立景观而存在,丰富景观空间。

四 居住区景观空间导向性的设计原则性构想

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交流,休闲频繁的区域,对户外景观的使用率要求比较高,在有限的区域内,良好的景观导向系统不仅能提升小区的整体质量,还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受到家的归属感和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在进行居住区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时,景观空间的各个元素在形式上的整体统一很重要,同时还要本着实用性原则对观景进行人性化设计以及景观的可持续性原则,使得景观中的各元素物尽其用,使景观空间的导向系统明确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1.整体统一的艺术美。

一个整体统一和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同时还能够减轻居民的生活压力,景观空间是多样的,复杂的。居住区景观空间在设计上不仅要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愉悦人们的心情,还要在心理上给人们以鼓舞,让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励人积极上进。

一个幸福指数高的居住区景观空间,良好的景观空间导向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针对的不仅仅是其中组成的各个元素的研究,而是将各个元素相互之间整合起来的一个统一体,既要兼顾景观中各个元素的整体融合性,又要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及人文景观,科学地对景观进行设计规划,从而设计出具有导向性的景观空间。

2.实用性。

实用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对景观空间导向性进行设计时要满足空间的指导功能,准确的传达出导向信息。为了使得景观空间具有导向性,需要所要表达的信息在形式上、类型以及空间位置的选择上进行考虑。居住区景观空间有动态空间,同时也有静态空间,[7]这就需要在景观空间设计导向性设计上明确地表达出空间信息。

人作为环境的主体,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习惯、性格、爱好,他们对景观空间的选择也是不同的,居住区景观空间是一个使用度比较高的区域,所以居住区景观空间的设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

景观空间的导向性设计要以人为主体,在使用的前提下还应进行人性化的设计,[7]因此设计师们在对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导向性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居住区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人群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人性化的景观空间不仅能够很好的引导人们,还能让人们消除紧张的心里,对陌生环境产生一种归属感。试想当一个人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是,会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全感,[8]首先,他们会在视觉上对周围景观产生印象,在视野所能到达的区域内快速定位自己所在的位置,通过景观空间的层层引导,从而到达目的地。

3.生态可持续性。

在对居住区景观空间进行设计时,由于受其区域面积的限制,要求设计者们在有限的区域内高效合理地设计出能融合小区内建筑的现代景观,居住区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不仅是景观中各个元素的有机整合,同时还是空间的延续,景观空间的可持续性要求人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静态的空间富有活力。

和谐而又生态的居住区景观空间,充分地利用了植物的生理特性来改变一个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居住区作为人们高使用度的区域,一方面在生态上考虑景观中各个元素的和谐可持续性,同时还要保持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良好的生活质量,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景观空间的导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五 小结与讨论

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导向性设计就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居住区居民不同年龄层次认知程度的基础上,赋予景观空间导向信息。每个人对空间的认知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设计者对一个居住区景观空间所赋予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居民能够更好的理解景观空间,设计者们需要对所要表达的信息实在化。如构筑物的色彩,材料,尺度,标示,文字,图形等方面。在景观相互结合的基础上配以一些具体的景观标识,使得景观的导向性更加清晰明确,更容易满足不同知识层面的人群

居住区中具有导向性的景观空间,并不意味着单一、简单易辨别的空间,太单一的景观空间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风格过于西化的景观容易误导人们,所以在景观导向性设计是,要把握好方向,选择合适景观元素之间的搭配,同时还应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好的景观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更多的参与其中,享受人与人、人与大自然所带来的乐趣,而良好的景观空间导向系统能让整个景观呈现动态美。

注释

①图1引自颉芳芳.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1.

[1]贺炜.城市特色景观易感知空间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颉芳芳.景观空间导向性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1.

[3]邓丽.地下商业空间可识别性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4]杨新民.试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环境创新[J].太原科技,2006(12):11-12.

[5]张成,曹加杰.居住区低碳景观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2):18422-18450.

[6]汤振兴,赵艳岭,郭平.浅探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J].河南科技,2005(9):55-56.

[7]王圆圆.高校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8]田树军.地下商业空间中的环境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导向性景观空间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景观别墅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校级课题立项导向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