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4-03-29 02:06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价值生命高职

汪 麟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近几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自杀、杀人、自伤、伤人、虐待动物等事件频繁发生,引发了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的担忧和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关注。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和青春期心理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发展任务最繁重、心理冲突最尖锐、心理动荡最激烈的时期。大学生的生命观如何,是否能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未来。为此,笔者以“高职学生生命观现状及生命教育现状”为主题,重点针对高职学生,在我校300名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以了解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的生命观现状,提出对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法,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对生命价值的感知、对生活质量的体验、对动植物的生命态度、生命观教育现状等方面设计了25个选题,随机抽取了学校三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其中男生占57.2%,女生占42.8%;大一学生占35.5%,大二学生占34.2%,大三学生占30.3%;文科学生占43.3%,理工科学生占56.7%。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知

当前大学生自杀与杀人的事件与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生命及生命的价值,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下有很大关系。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有比较理性的认识,都能较好地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存在,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但有部分高职学生也存在着消极的生命体验。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是否了解自己”,20.4%的学生表示相当了解,60%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11.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8%的学生表示很不了解;对于“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12.1%的学生表示相当满意,38.4%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26.8%的学生表示一般满意,15.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7.4%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对于“现在的生活状况”,20.5%的学生表示愉快快乐,36.4%的学生表示平平淡淡,31.8%的学生表示单调无聊,11.3%的学生表示郁闷窒息;对于“若处于生与死的选择时”,65.2%的学生认为生命最重要,34.4%的学生选择死要死得有价值,有0.4%的学生认为生不如死。调查表明,高职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对待生命和生命价值的态度也不相同,对部分学生存在着的认知偏差学校应该引起重视。

2.2 对生命和谐的认知

和谐生命主要体现在内部心理的和谐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两大方面,具体体现在对待自身、他人、社会和自然几个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对自己既不放纵,也不苛求,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在回答“当你把一件事情做得很糟糕时,你会如何”这一问题中,有76.5%的学生表示“没关系,下次会努力做好”,20.6%的学生选择了“觉得自己无用”,还有2.9%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当你经历了重大的挫折和失败,你会怎样去对待”这一问题,10.7%的学生选择“用平常乐观的心面对,坦然对待”,79.3%的学生表示“会很消极,但只是暂时的,而且能勇敢地面对”,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表现出了无所适从、郁闷、压抑、烦躁等不良心理,有9.3%的学生“会悲观失望,也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但不会真的去做”,甚至还有0.7%的学生选择了“只一心想逃避现实,只要能减轻痛苦,什么都愿意去做”。

关于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职生能够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与社会共融共存,能够认识到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是与他人的交往分不开的。在人际交往方面,35.6%的学生有“5个以上”的好朋友,24.7%的学生有“3~5个”好朋友,36.2%的学生有“1~2个”好朋友,只有3.5%的学生表示没有朋友。对于“是否能主动亲近并接纳他人”,8.2%的学生 “非常主动”,89.3%的学生“不会特别主动”,2.5%的学生则是“完全被动”。此外,自然也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大学生应该学会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像对待自己一样善待自然。在这一点上,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高职学生都能对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保持尊重和关照,例如对于流浪动物的态度,接受调查的所有学生都认为应该“善待动物,关爱生命”,还有学生认为应该“建立保护条例和收留机构”。

一个和谐的生命个体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大学生要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既不因自己的优点而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也不因自己的不足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是善于自我接纳,并努力自我完善,能够自如地应对生命中的无常和困境,能把生命进程中的危机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契机。学会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要让大学生成为既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既悦纳自己,也悦纳他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既能全力服务社会,又能得到社会充分肯定的人。

2.3 对待死亡和自杀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学业压力、社会压力较大的环境当中,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对生活、生命的理解发生偏差,对生活没有坚定的信念,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遭受一点挫折和打击,就选择以终结生命的方式来解决,这也是近年来令家庭、学校及社会都极为关注的现象。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能比较正确地看待自杀行为,他们尊重生命,并对家庭和社会有较强的责任感,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自杀持中立和矛盾的态度。调查反映出高职学生对于自杀的看法,37.4%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对生命尊严的践踏,60.2%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对亲人、朋友的背叛,这一部分学生认识到了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的价值。2.4%的学生则选择当生命已无欢乐可言时,自杀是可以理解的。这说明有部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充分,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令人担忧。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轻视生命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业和就业压力大、生活压力较大、情感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因此,学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创造和提升生命价值,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逆境。

2.4 对实施生命教育的态度

我国的教育以学业为主,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严重缺乏,教育内容空洞,途径单一,存在着生命教育与学生需求脱节的状况。调查显示,在高职学生以往的教育过程中,3.6%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接受过关于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教育,27.7%的学生表示只是在学习其他课程时有所涉及,48.5%的学生表示学校目前没有完整的、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而高职学生对生命教育又有着强烈的需求,92.1%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他们希望能够接受生命起源教育,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接受生命意识教育,更好地认识生命自身的意义;接受生存、抗挫能力教育,提高心理抗挫能力;接受生命价值升华的教育,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

3 结语

本次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生命观现状主流是好的,对生命现象已形成基本认识,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具有比较明晰的学习动机,对生命价值有所体验与感知,基本具备了承受生活压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和耐力,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对于死亡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层次较浅,视野较窄,缺乏自觉和主动意识,在

保持生命和谐方面还缺乏认知能力。同时,高职学生对生命教育又是非常渴求的,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学校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教育做些什么?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大学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引导大学生追求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学校应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把握生命的真谛,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1]廖桂芳,徐园媛.生命与使命——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构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2]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赵霞,周围.大学生生命观现状的调查与教育反思[J].现代教育论坛,2009(4).

[4]景亚蕊,张洪江.当代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1).

猜你喜欢
价值生命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