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咳嗽28例

2014-04-05 17:36钟光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耳尖膀胱经荆州市

钟光玉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荆州 434000)

捏脊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咳嗽28例

钟光玉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荆州 434000)

刺血疗法;耳尖;捏脊;咳嗽

小儿外感咳嗽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四季皆可发病。咳嗽也是小儿外感常见并发症状,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我们试用小儿捏脊配合耳尖放血治疗本病2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例患者均为针灸科和儿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8岁,平均年龄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5 d,平均病程7 d。

2 治疗方法

2.1 捏脊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背部肌肉放松。术者站于患者后方,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在下,拇指伸直从上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者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随捏随提,双手交替捻动并向前推进,即自骶尾部沿脊柱两侧肌肤向上至大椎穴止。捏脊一般以脊柱为中心分3条线,即左右膀胱经线和中间督脉线,先捏左膀胱经3次,次捏右膀胱经3次,再捏督脉线3次,共9次。为加强手法感应,通常在应用时每条线采用“捏三提一法”,即一般先捏脊1遍,从第2遍开始,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2.2 耳尖放血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一侧。耳尖部先加以轻微按摩促使局部充血,然后对局部皮肤和操作者双手进行常规消毒。放血时,操作者左手提捏耳尖部皮肤,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耳尖部快速刺入耳尖2 mm,随即挤压出血,一般以8~10滴为宜。用乙醇棉球拭净,再用干棉球按压止血。

捏脊和耳尖放血治疗均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咳嗽及临床症状消失)25例,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3例,总有效率为100%。

3.2 病例介绍

患者,女,8岁,小学生。1星期前患感冒,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痰多。现咳嗽频频,夜间咳重,影响睡眠,痰多且黏稠,咽部发痒,便干。在我院儿科经服药输液治疗,咳嗽痰多症状未能缓解。精神不振,双肺散在湿性罗音,呼吸音粗糙。X线检查示双肺纹理增粗,左肺门稍重。给予捏脊配合耳尖放血治疗。经治疗1次,咳嗽明显减轻,食欲正常,睡眠可。治疗3次后,症状消失,患者痊愈。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肌肤柔嫩,形气未充,寒热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不论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必首当其冲,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为咳嗽。加之小儿脾肺娇嫩,易受风寒、生冷侵袭。背部布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督脉具有总督诸阳,捏脊可刺激督脉起到协调阴阳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同时督脉两旁有膀胱经,捏脊时膀胱经的各腧穴也得到相应的良性刺激,起到协调脏腑的功能,治疗相应脏腑疾病。

耳尖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的耳穴穴位之一,具有抗炎、退热、抗过敏、镇静醒脑、明目止痛等功效,主治眼、面颊、咽喉、气管、肺部疾病,尤其对发热、咳嗽、急性结膜炎、高血压、麦粒肿等效果好[1]。耳尖放血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具有清热解毒、镇静止痛、消坚散结及降压等作用。治疗中发现,本方法起效快,28例中有18例当天见效,退热快。发热者均治疗1次即退热,可明显改善患者体质。本疗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疗效迅速,避免了因输液服药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值得临床应用。

[1]李僖如,董润生,朱现民.针灸新知识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8.

R246.4

B

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4.0364

1005-0957(2014)04-0364-01

2013-08-20

钟光玉(1971-),女,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耳尖膀胱经荆州市
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病有几多
捉迷藏比赛
诗祖文魂百代传一一首届“中华诗人节”在湖北省荆州市举行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人水和谐”城市建设——以荆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