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示范方案

2014-04-07 01:24谭乐彦郭旭维于蓉
山东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功能区总量用水

谭乐彦,郭旭维,于蓉

(1.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水利厅,山东 济南 250014)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示范方案

谭乐彦1,郭旭维2,于蓉1

(1.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水利厅,山东 济南 250014)

分析了山东省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提出了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为全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经验和示范奠定了基础。

山东省;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于黄、淮、海3大流域,总土地面积15.67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1.63%。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9.5 mm,多年平均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3.1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98.3亿m3,地下水资源量165.5亿m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1-07,水利部决定开展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并确定山东省为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省(直辖市)之一,要求试点省份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方面取得突破,为在全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经验和示范。

1 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的缘由

1.1 紧迫性

1)从山东省省情来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缺水问题的必然选择。山东省缺水问题突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比世界上最缺水的以色列还要少。山东省不仅水资源严重短缺,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旱涝交替,甚至可能发生连旱连涝、旱涝急转,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开源、调水、海水淡化等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但都不是治本之策。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用水效率,迫切需要建立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从山东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需要来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山东省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约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了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8%的粮食,养育了全国7%的人口,支撑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随着山东省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黄蓝”两区带动战略的实施,用水需求将大幅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上研究探索转变用水方式,调整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通过控制区域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一控双促”倒逼机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山东省水利工作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最严峻的挑战。

3)从水资源管理发展方向来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在水资源管理上普遍重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约束,注重水资源综合规划、科学调度和一体化管理,让有限的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中发挥最大最佳效益是世界各国政府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1.2 有利条件

1)全省各级普遍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创造了良好环境。省委、省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并提出要求,必须抓紧解决影响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水问题,为促进山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水资源管理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保障了水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各级不断加大投入,为加快全省水利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全省水资源调配能力大为提高。

3)水资源管理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新“三定”方案和省政府批准的省水利厅新“三定”方案调整加强了水资源管理职能,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依据。

4)全社会对水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安全的饮用水、优美的水环境、良好的水生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加强水资源管理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5)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水资源规划基本完善,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山东省相继颁布了《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山东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省级水利法规及50余件规范性文件。

2 试点方案主要内容

2.1 试点目标

到试点期末(2013年底),全省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多水源综合配置格局进一步确立,各行业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省级水资源管理系统基本建成,水资源统计、计量、监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确立,并达到国家设定的目标值;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得到确立,全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2 主要任务

山东省加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主要包括以下5大任务。

1)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建立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到试点期末,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50.6亿m3以内。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积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2)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完善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严格用水计划(定额)管理,完善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到试点期末,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1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农田节水灌溉面积率达到45.8%,节水器具普及率提高到75.8%、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整体下降至13.8%,非农业重点取用水户取用水监控率达到80%。

3)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完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体系,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建立重点水功能区预警管理机制。到试点期末,全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43%,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8.6%。

4)建设水资源监测体系,提高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区域用水总量监控系统、重点取用水户实时监控系统及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监控系统,建设省级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

5)建立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对地方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并强化水利系统内部的考核,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3 结语

近年来,山东省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山东省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全省水资源管理制度化、体系化建设,对实现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郑继胜)

TV213.4

B

1009-6159(2014)-02-0026-02

2013-12-13

谭乐彦(1976—),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功能区总量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节约洗碗用水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