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无障碍网页设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设计“障碍”

2014-04-08 11:15赖守亮王孟孟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4年3期
关键词:身心人士网页

文/赖守亮 王孟孟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为落实“机会均等、公平参与”的精神,提供身心障碍者无障碍的网络服务空间,文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已开始推行无障碍网页设计,很多已付诸实施,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图1为香港大学官网)。

图1 香港大学官网(为使用者提供三种大小不同字号和高色彩/标准色对比的切换选择,以及背景切换等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逐渐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社会也已经逐步成型,物联网时代即将走进每个平凡人的生活。在现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身心障碍人士与一般人同样享有使用信息科技、提高生活品质的权利,并且走入物联网时代也是整个社会的必然趋势,但是他们与普通民众在数字资源的应用上普遍存在着数字鸿沟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造成信息鸿沟,更代表了一种多重性阻碍和人文关怀的缺失,显示出在建立公平与先进的信息社会上的困难。因此,为了消除障碍人士在信息上的数字鸿沟现象,信息无障碍的议题已逐渐受到各方的关注,政府有责任为其推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办法,实现人人平等的基本诉求。那么面对国际人文关怀设计的大趋势,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在无障碍网页设计中还存在着哪些设计的“障碍”呢?

一、认知“障碍”、误解重重——错以为身心障碍人士不使用网站、无障碍网站枯燥乏味、无障碍网页的制作成本昂贵且技术难度高

图2 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为使用者提供了流动版和无障碍浏览的使用方式)

完整意义上的标准网页设计应该考虑到各种类型的受众对网页的需求,这些需求涵盖了对网页的各种可及性设计的准则内容,它们包括有视觉障碍 (Visual Disabilities)、 听 力 障碍 (Hearing Disabilities)、肢体障碍(Physical Disabilities)和认知障碍或神经疾病 (Cognitive or Neurological Disabilities)等方面的身心障碍人士使用网页信息所必须考虑的种种因素。除此之外,其考虑因素也包括这些身心障碍人士所使用的特殊上网装置(包括屏幕阅读机、屏幕扩大机、特殊按钮、特殊键盘、特殊显示装置、点字输入装置和点字显示器等等),这些装置可能是使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或只具有基本的网页浏览功能。

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身心全面和完全健康的人”,这涉及到审美层面的意思和哲学、医学意义上的内容。比如审美的个性差异,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偏爱淡蓝色;有的人喜欢网页有传统花纹的底纹平铺,有人却喜欢背景是深邃的黑……,心情和处境的差别也可能对网页的前景色与背景色以及字号的显示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基于这个层面来说,无障碍网页设计是对每一个使用者的一种心理安慰和价值与个性选择的尊重。再者,时代发展必然是平等、自由与博爱基础上的全民参与和机会共享,无论是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祖国大陆地区的身心障碍人士(狭义上的)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们都有参与互联网活动、享受互联网乐趣和便捷的权力,我们在社会公共服务“物”的建设上已然不足了(盲道被占用、导盲犬不能进入很多场合、公共服务场所没有身心障碍人士专用设施等等),我们就更不应该在“软环境”建设中再次落伍和懈怠。社会现实已经让很多身心残障人士成为了“被宅”一族,互联网或许成了他们参与社会和丰富生活的最后选择(如图2,提供了多种方式供不同残障人士使用网页)。

按照无障碍网页的国际通用设计原则(即W3C1w3c即万维网联盟。万维网联盟创建于1994年,是Web技术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中立性技术标准机构。到目前为止,W3C已发布了200多项影响深远的Web技术标准及实施指南,如广为业界采用的超文本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以及帮助残障人士有效获得Web内容的信息无障碍指南(WCAG)等,有效促进了Web技术的互相兼容,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支撑作用。协会的WAI2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 (WAI)中文翻译为:网页易读性倡议,其作品与世界各地的组织,均以制定战略、方针和资源,以帮助使网站、方便残疾人士使用。组织订定的无障碍网页内容标准及规范),我们撇开设计规划阶段和测试阶段的过程不说,就说最核心的设计阶段,其技术要求实则不难。例如,适当的使用网页结构卷标和呈现窗体,不应该贪一时的便利或美观而混用不当的标签。另外,网页开发者在网页编辑工具的选择上,可尽量选择具有可键盘操作的网页编辑工具。在多媒体信息和网页文件的格式上,可以尽量选用标准的档案格式和技术。例如W3C订定的SMIL多媒体语言和其它格式的多媒体语言比较起来就有较佳的可及性和开放性。另外,W3C订定的SVG二维向量图语言和具有类似功能的Flash向量图格式比起来,也有较佳的可及性和开放性。具体以Breadcrumbnav 面包屑、导航来说,它是用来追溯来路的线性导航方式,同时也是表达内容归属关系的元素,常使用在非首页的页面中。规范就要求再当页面主体部分设计有面包屑导航时强制使用,其建议设计方法为写在公用样式表文件中,使用 div 标签(代码示例(HTML):

)1代码解释说明:在具体代码编辑中此段代码的每个方括号均可以独立成一行,也可以这样连接成段,均不影响代码的正常编译,只是不方便阅读和调试修改。。

因此,我们在这里可以说,技术不是设计的障碍,相反地,由于WAI规定了很多标准用法和范式,所以我们设计起来应该是通行无阻才对。

图3 上海政府网站(目前中国大陆地区设计较规范和标准全面的无障碍网站)

图4 上海市残联网站(内有无障碍数字图书馆和无障碍新闻栏目)

二、执行力“障碍”、制度乏力——工信部虽有相关技术手册和设计规范指引,但对公共服务机构无制度约束力

在我们工作刚刚起步时,2006年中国的网站无障碍建设还是一片空白,我们在标准制定方面更多是向国际学习,要学习国际标准,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第一版标准主要参考的国际标准是W3C的WCAG2Web无障碍指南(WCAG)2.0定义了如何使残疾人士更方便地使用Web内容的方法。WCAG2.0是通过W3C进程与世界各地的个人和组织合作开发的,以提供一个Web无障碍的共同标准,满足国际上个人、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需要。WCAG2.0以Web内容无障碍指南1.0为基础,旨在广泛适用于现在和未来不同的Web技术,可以用自动化测试和人工评估相结合进行测试。,在参考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一些针对中文网页的处理要求,增加了关于中文文字方面的处理规定。2008年这个标准制定完成,当年的3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们国家的第一个网站设计无障碍设计要求标准,这个标准的代码是YD/T1761-2008,名称是《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

在2010年,中国残联和上海残联以YD/T1761-2008标准作为一个依据,组织了上海政府网站无障碍改造,这是国内第一次以标准为依据的由政府网站参加的无障碍改造,为今后的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和范例。现在中国残联也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继续推进标准的执行。

然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中国大陆地区,无障碍网页设计基本仅仅局限在残疾人联合会内部或者其分支机构的官网上,少有公共服务机构或者部门推出这样的设计来。而且上海政府网站也是为了配合当年的“上海世博会”而推行的一项工程项目(图4也是如此),其它现存的无障碍网站却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第四节论述)。这些问题在我们做残障人士调研的时候均反映的比较明显。

图5 国内几家无障碍网站数据统计分析表(备注:表中数据和测试结果截止于2014年5月12日)

三、资金“障碍”、商贾不济、政府无力——在考虑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例的时代,“小众”权益几难保全

助残、助老、扶贫、消除语言障碍都是信息无障碍标准研究的范围,工信部作为标准的专业研究单位和咨询服务机构,可以自己申请立项研究制定标准,也可以协助其他的单位制定标准,同时应该和政府部门、社会福利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沟通。虽然在行业内有即成的标准多年,有关部门和各大网络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终端产品、网络产品的开发商有一定的合作关系,但是对于这样的公益性的技术,希望通过标准这种手段向全社会推广,还是有相当的难度。

另外,制定标准实际上只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推进这个标准的实施,只有这个标准里的各项规定落实到了系统建设和产品开发的各个方面,标准的作用才真正发挥出来,我们国家无障碍的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国际上我们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也有一些国际标准组织和国际大企业对我们的支持。但在国内我们所见只有社会福利部门,还有行业协会和少数的企事业技术开发单位的支持。现有的成果离我们残障人士的需求还相去甚远,这跟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严重的不协调的,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四、发展思维“障碍”、形式主义严重——硕果仅存的几家网站,更新慢,内容陈旧

以下我们就拿几家具有代表性的残障机构(联合会)网站和政府网站做代表,用数字和统计表来说明这一观点。

从以上统计表中(图5),我们可以看出,在调查的5家网站中,有3家站点提供了除浏览辅助工具之外的视听类手段,这样可以方便更多类型的残障人士使用。但是,号称“全国残障人士之家”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却在这方面做得那么微不足道,测试小组较长时间观察和测试了一定数量次数之后,仍然未见可以使用的、适合残障人士的有效手段。还有标榜为“中国无障碍促进网”的网站,依旧没能很理想地实现无障碍。不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无锡”官网,在中国无障碍网站设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此,我个人都深深地表示感动和敬仰。

我们论文调查小组走访了12位残障人士,从我们的数据统计来看,凡是接受过一年以上特殊教育学习的残障人士均有强烈的愿望想使用互联网(12人中只有1人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其余11人均清楚并有8人使用过互联网),目前他们使用互联网最大的困难在于盲人朋友没有合适的设备(4位被调查盲人朋友均这样认为)、听力障碍朋友没有有效的语音版本网页(3位盲人朋友中1人在浏览其最喜欢的影音类网站时这样表示)。

结语:

依照现有的服务标准规范,结合信息无障碍服务产品资源和新型数字化交互产品资源,形成信息无障碍核心服务支撑体系,并在核心服务支撑平台之上建设一系列示范应用,极大限度节约社会管理与服务成本,为身心障碍人士事业的有效管理、服务和决策提供支撑,为他们与社会双向信息无障碍的沟通建立桥梁——是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我们偶尔也会选择千人一面之外的、属于无障碍网页设计中的某种形式的特色服务和模式的,因此,努力排除障碍,既是为你为我也是为全社会。

[1]台湾地区“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网页无障碍:规范及技术手册[M],2004(2):3-6。

[2]赖守亮.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文化思辨[J],《设计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身心人士网页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WHEELS IN MOTION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给身心降个温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