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鹏所城之变迁

2014-04-08 11:54赵万清
山西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安县倭寇大鹏

刘 涓 赵万清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深圳 518000)

1 “洪武之梦”下的海洋意识

1368年朱元璋称帝,一个有趣的记载是,洪武二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梦见了东莞县(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部分区域)的城隍和钵盂山土地,朱元璋不仅在殿堂上提及此梦,同时还册封东莞城隍庙、天后庙等地,此事也被记录在朱元璋的《封东莞县城隍为显佑伯赦书》中,“朕九重殿内,护卫森严,京都遥远,尔东莞县城隍暨钵盂山土地,未领显赫,不惮驰驱,直敢进宫,捧表章朝奏……[1]”这也是史书上第一次记载帝王梦见深港地区之事。而日后朱元璋的相应举措也反映了“洪武之梦”并非仅仅停留在梦境的层面上,2年后,朱元璋的沿海边防逐步成型,构成了以卫所城池为中心,炮台、水寨、堡垒为辅助,陆军驻守、舟师巡哨,各尽其责,相互支援的多层次防御体系,而大鹏所城便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明代开国皇帝对海隅一角的关注自然并不是突发奇想的现象,倘若我们联系明初的时局背景,也会发现引发“洪武之梦”的蛛丝马迹:1)1368年洪武称帝时,朱元璋已经历7年的浴血奋战,此时南方尚未平定,两广依然属于元朝疆土,而北方尚有陈友谅的军事船队的威胁,南方边疆的倭寇也是蠢蠢欲动,国家的不安定使朱元璋对闽粤地区格外忧心忡忡。2)为了统一大业,朱元璋派第二、三军于1368年出征,征南将军率领舟师南下直取广州,此时一向对神灵崇抑有加的朱元璋思前略后,为求内心平稳,一向“恐海”的帝王决定封南海诸神,以保出师顺利。这么一来,南海神、付波神、天妃海神都得到了赐封。同年,何真归附,广西平定。然而沿海地区却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太平,日本以及沿边海盗不断寻求伺机,侵扰边境,朱元璋虽然对此事怒不可赦,但考虑到天下初定,故采取了“防胜于攻”的策略,部署了一系列海防行动。3)从中国大背景的历史发展中看,这场冥冥之中的“海洋之梦”,也暗含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契机,也许朱元璋还并未意识到,海洋观念不仅将成为未来几百年历史的重要内容,同时对于整个帝国的经济乃至存亡都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

洪武十四年八月(公元1381年),朱元璋置南海卫于广州东莞县及大鹏、东莞、香山三守御千户所。在康熙·靳文谟《新安县志·卷三·城池》记载:“大鹏所城与东莞所城,同年奏设,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筑,内外砌以砖石,沿海所城,大鹏为最。[2]”县志中并没有直接说明东莞所城与大鹏所城各自海防范畴的侧重面,但在嘉庆年间增补的《新安县志·卷十二·海防略》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夫军政,莫急于边防;而边防,莫重于海徼……南头一寨,则为虎门只外卫,即为省会只屏藩,尤为扼要;至大鹏所城,则毗邻平海,防御慧潮,亦重镇也……[3]”此语中不仅解释了中国明朝海防选寨的要点,同时也了解了大鹏所城的防护领域,它处于广州府和惠州府的交界地,其时属惠州府,又属广州府管辖。在这样一个军事薄弱和交通不利的地段,自然容易成为寇盗的“避风港”,同时出于对平海海域的坚守,大鹏所城的军事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其500年后的清末鸦片战争中看出,尤其在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香港岛割让英国之后,大鹏协的地位曾被多次提升到关乎国家生死攸关的咽喉地段。

2 “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

大鹏守御千户所的选址,最初是定在大鹏半岛最南端的南澳镇西涌海边(即老大鹏),筑城三月后,广东寇乱涌起,大鹏将领奉命去平定匪寇,其后又出于防卫和地势的考虑改设于东部大鹏半岛的大鹏岭下,迁移举动一方面反映了大鹏选址的慎重,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大鹏所城的防御策略,除了要考虑海域范围,同时也要有效震慑广州府和惠州府的盗贼倭寇。古代的深港地区多岛多山,大鹏所城的选址其东靠龙头山,北临排牙山,南向有七娘山,所选地势是一处北高东南低的地段上,既有天然的山峰作为屏障,易守难攻,又符合了古代风水所说的环山面水,护砂相围的宝地形制。在此地高筑城垣,所城之内的将士便有居高临下、高瞻远瞩之势,此外,所城沿海周边还同时设置了11处墩台,正所谓“日则了望,夜可伏路;如逢有警,一台烟起,左右响应,营将各挥众合围攻击”。

据康熙·靳文谟《新安县志》中记载:“所城周围三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面广六尺,址广一丈四尺;门楼四,敌楼如之;警铺一十六,雉堞六百五十四;东、西、南三面环水濠,周回三百九十八丈,阔一丈五尺,深一丈[2]”。其城池体量较大且防卫性较强,同时所城内部也筑建了多个防守配套设施,如参将署、守备署、军装局、火药局、大鹏所屯仓等重要建筑。除了坚固的物质防御外,所城内也形成了强有力的精神势力,这可以从所城内众多的文庙、武庙、宗祠、天后宫、侯王庙、赵公祠等宗庙祠堂建筑中窥探一二。尤为显眼的是,原本出自福建莆田的天后宫在新安区域有着强劲的生命力。据记载所城内每逢将士出使之前,都祭天妃“为神,必祭卜”,现存大鹏西门处香火不断的天后宫就是有力的佐证,正如其上的木刻对联所示:“万国仰神灵波凭粤海,千秋绵俎豆泽溯莆田。”如同让我们看到出征前所城内大气磅礴之势。

易守难攻的天然基址、大规模的高台城池、全面的守备设施以及众志成城的精神支柱……大鹏所城的防护可谓有固若金汤之势。然而在多年之后明朝君王沉醉于千秋万古之代的荣耀中,军事政权的坚实力量也在歌舞升平中摇摇欲坠了,明中叶后期,广东一带倭寇成患,卫所废弛,官兵孱弱,看似永固的军事防卫实则已不堪一击,所谓的固若金汤也只是历史的一个片段罢了。

3 “休戚相关”的“禁海迁界”之举

沿袭历史长线,简单梳理明中后期至清末大鹏所城的历史沿革:明中叶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葡萄牙殖民者首次闯进深港地区。1516年,广东巡海道副使汪鋐率领大鹏所城、东莞所城官兵击败葡萄牙人,首战报捷。隆庆五年(1571年),百名倭寇围攻大鹏城四十余日,舍人康寿伯率众御寇。万历元年(公元1572年)刘稳禀报朝廷,设立新安县,同时增强大鹏所城海防力量。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山寇陈耀破大鹏所城,贼首李万荣据城,房屋焚毁过半,杀掳村民无数……至顺治十三年,清兵围李万荣于大鹏山,历时三月,粮尽,李万荣投抚。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新安县知县傅尔植奏请改设大鹏所防守营。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大鹏增设官兵500名,该城守守备为“中军守备”。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大鹏所防守营并入惠州协,新安营不辖大鹏。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罕见飓风坏城楼四座,城角窝铺四间,垛子58个。知县李可成、大鹏营守备马玉成等同捐修复。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清廷增加沿海防卫,改大鹏所防守营为大鹏水师营。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广东增设水师提督,大鹏由虎门水师提督管辖。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鸦片走私盛行,大鹏城的战略地位显著,林则徐奏请将大鹏营改为大鹏协,添拨兵船。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大鹏参将赖恩爵指挥水师打响了九龙自卫反击战的枪声,揭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军败绩。《南京条约》中港岛割让给英国,清廷为增强防御,筑九龙寨,由大鹏协水师副将驻守。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开了瓜分中国的热潮,英国强行租借了深圳河以南的大片领土以及附近的岛屿,宝安县辖的1 063.92 km2土地沦陷,驻扎九龙寨的大鹏协副将和官兵被迫撤离,大鹏城内忧外患,无人修葺,日渐荒废。

纵观明中后期至清末大鹏所城的发展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自清后,大鹏所城的军事地位是逐渐增强的,从最初的大鹏千户卫所至水师营再到后期升至为大鹏协,这反映出当权阶级对沿海防护关注的提升,究其原因,是缘于古老帝国应对边防侵扰和倭寇土匪不得不防的战略措施。如林则徐给道光皇帝的一份奏札中所写:“广东水师大鹏营,所辖洋面,沿袤四百余里,为夷船经由寄泊之区……除大鹏营现议更改营制,所需添造快船,建立衙署,及制备新兵器械……[4]”不多久,林则徐又奏请大鹏营改为大鹏协“大鹏营现居紧要,筹议改设副将,并添拨船……应将大鹏改营为协,拨驻副将大员,统带督率,与香山协声势相,控制方为得力”[4]。这显示了大鹏所城重要的军事作用,然而这是否又代表了大鹏防守力量的愈发强盛,历史却显现出完全不同的一面,事实上,大鹏的武备松弛在明末就显现出来,从所城被倭寇围困到后期的土匪李万荣据城,都不同程度的表明了大鹏军事势力的退化。虽然后期清廷给予了一定的防御增持,但是最终并未改变大鹏终于落败的事实。究其原因,似乎也不能简单归结为所城自身防御体系的缺陷,相反,种种迹象均表明所城城池的坚固性和易于守护的可靠性。以隆庆五年的倭寇围城事件来看,《新安县志》中述:倭围40余日,不下,舍人康寿伯率领全城军民守城“贼具云梯泊城,伯呼众坚守,有登城者,手刃之,即碎其梯”[3],这一场景中却独独未提到所城内的兵员将领,带领百姓救城防倭寇的乃是城中一名叫康寿伯的舍人,这在反映大鹏城池坚固的同时也隐射出明末大鹏所城军事力量的空虚。另一发生于顺治四年土匪李万荣的据城事件,占所城达十年有余,其描述也如实展现了明末清初沿海区域的匪寇成灾的社会样貌。诚然,我们可以将大鹏所城的落寞归结为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历史更替等必然结论,但具体来看,若将大鹏放入原本的时代作用下,也许我们可以在看似宽泛的历史更替背后,发现众多起推动或抑制所城发展的因素,从县志和历史事件的记录中,虽然未有直接阐述,但仍可以从纷繁架构中摸索其主要的支撑点,尤其关注在中央职权下的海防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对所城的影响力。

朱元璋建国后,吸取元朝穷兵黩武的教训,主张休养生息之策。然而倭寇侵扰海疆的事件却屡屡发生。为防患未然,1368年后朱元璋实行海禁政策。采取海禁政策除了针对倭寇之外,同时针对张士诚、方国珍等残余势力。这也是善于陆上用兵的朱元璋对明代私人海商活动的一向忧心的响应之举。海禁政策实施200余年后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被迫暂时解除。明末时期,各地起义军涌现,清朝建立时,郑成功退于两广,后又转移至台湾,战乱给原本受制的岭南地区雪上加霜,此外深港片区又是最早实施海禁措施的地区之一,其经济所受负面影响尤为严重。据舒懋官《新安县志》中记载“1648年闹饥荒……人多饥死,间有割尸充腹……顺治十年,复饥,有一乡无一存者”[5]。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清初时期,为防范台湾反清势力,清廷颁布禁海迁界令,深港地区于1662年(康熙元年),1663年(康熙二年),1664年连续三年曾两度奉令迁界,百万人民流离失所,死伤过半,严重时新安县曾经一度被撤销。直至1668年,广东巡抚王来任巡视深港地区,为民请命,上《展界复乡疏》,深港等地才得以陆续回到故土,重建家园。其后清廷也并未完全开放边界,直至鸦片战争国门被迫打开。

嘉庆版《新安县志》一书中,增卷十三章的防省志中就记载了迁复政策对新安地区带来的影响:“康熙元年……邑地迁三分之二,虽先示谕,而民不知徙。至兵至,多弃其貲,携妻挈子以行,野栖露处,有死丧者,有入东莞、归善,及流远方,不计道里者”“康熙二年,再迁……及流离日久,养生无计,有夫弃其妻,夫别其子,兄别其弟而不顾者,辗转流亡,不可殚述”[5],从中可以看出迁界后新安县的满目苍凉之状。迁界政策不仅给沿海区域的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失,同时也滋生了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广东巡抚王来任的《展界复乡疏》一问中,有如下记载“粤东之边界,急易展也……未迁之民,日苦派办;流离之民,各无栖址,死丧频闻……臣抚粤二年有余,亦闻海寇大逆侵掠之事,所有者,仍是内地被迁逃海之民,相聚为盗。今若展其边界,即此盗亦卖刀买犊耳……[5]”在如实描述迁界民众苦难生活的同时,更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即粤东沿海的海盗多为被迁逃海的难民,这也与大量人文传记中所描述的明末沿海区域的匪寇海贼多为无业渔民的说法不谋而合。这同时也解释了禁海以及迁界政策虽然在防患倭寇以及叛贼上起到了安定作用,但同时它打击了沿海经济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流民无家可归,无业可做,故成为匪寇,实乃被迫之举。回顾大鹏所城在明末经历的倭寇围城以及匪寇据城的劫难经历,便也不是偶然现象了。值得遐想的是,在倭寇围困大鹏所城近数月的日子中,其坚实有力的军事力量又在何处,县志中虽未直接做回应,但有多次提及兵员逃跑的事件,其原因竟缘于“军粮的入不敷出”,这与明中冶大鹏所城中仓粮库废弃也许可以互为证实。城中无粮,军心不稳,流离逃难,所城成为有名无实的空壳也不足为奇了。面对此情,难道政府毫无举措,不完全如此,事实上从明初开始,朱元璋就已经设定了“屯田”制度,诸卫所官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军队粮饷,全靠屯田自力更生。“屯田制度”在早期确实起到了减轻人民负担、军力众强的作用。然后明中期之后,卫所制逐渐衰落,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加重的对内镇压、对外防卫的任务,加上军队内部分配不公,军政严苛,底层民兵生活极为困苦,屯田制度不仅没有成为解决官兵粮草的方法,反而成为了暴露明王朝内部制度腐朽以及加快衰退的导火索。

明初时期高压海禁政策下,沿海区域的经济受阻,生产力低下就已经使得所城的经济根基受到抑制,而原本解决粮食和温饱问题的卫所“屯田”制度,也随着政策腐朽以及苛敛重税等弊端反而成为民众脖子上的枷锁,兵力逃离,流民成寇,大鹏所城的军事力量在看似不动摇的外壳下已不堪重负了。清初时期,二度迁界,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后虽复界,然则闭关锁门不思进取,内忧外患下,清朝政府的海防战略也折戟沉沙了,这不仅仅是大鹏所城落破的无可挽回,连同古老的帝国的灭亡也是在所难免。

4 结语

历史是有迹可循的,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存留的建筑中感受到曾经所城将领如日中天的辉煌气势,如同大鹏所城赖恩爵将军第大门的木刻对联所写的那般:“三代五护国定疆清史留正气,六韬三略擅用筹边御旨赞英豪”“命驱英船恩爵善筹九龙穿鼻海战六凯奏;显击得忌刺吐受固阵中折肘翻涛全败北”,大鹏所城作为明清时期重要的海防要塞,其兴衰历史同样也是一部明清两朝军事力量的演进史,所城背后的集权制度以及海防体系策略与所城发展的唇齿关系,同样可以为我们诠释城池生长建构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本文仅为抛砖引玉。

[1] 深圳市档案馆.深圳档案文献演绎·明清两朝·第一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111-113.

[2] 张一兵.深圳旧志三种·靳文谟·新安县志·卷三·城池[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43-244.

[3] 张一兵.深圳旧志三种·舒懋官·新安县志·卷十二·海防略[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862-863.

[4] 深圳市档案馆.深圳档案文献演绎·明清两朝·第三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1133.

[5] 张一兵.深圳旧志三种·舒懋官·新安县志·卷十三·卷二十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873-876,1005.

猜你喜欢
新安县倭寇大鹏
吴大昕:《海商、海盗、倭
——明代嘉靖大倭寇的形象》
巧借潮水灭倭寇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新安县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新安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