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变电站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控制要点

2014-04-08 11:54李俊锋
山西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要点变电站路基

李俊锋

(河南立新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一条高等级质量的道路不仅仅能满足交通通行的作用,而且平整光洁的路面会给人非常好的观感印象,对变电站工程创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电网输变电优质工程评定办法(2012版)》道路路面质量标准:路面平整密实,无裂缝等;路面裂缝不仅会影响道路观感质量,而且将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路面雨水直接渗入基层,导致唧泥,并淘空基层,造成路面的进一步损坏。下面就如何防治变电站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控制要点进行一些探讨。

1 施工准备阶段控制要点

1)认真审查施工图纸,进行图纸预检和会检,审查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各专业之间的施工顺序。变电站道路下方或附近一般有给排水、过路电缆沟、埋管等构筑物,这些图纸一般是分别独立成册,由于出图纸顺序不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加上现场人员经验不足,就会造成某些专业工程遗漏或施工顺序颠倒,导致施工好的路面、基层、路基重新挖开,重新回填。管沟填料回填容易出现不密实等质量缺陷,导致路面出现裂缝。控制的要点:检查给排水、过路电缆沟、设备电缆、照明、通讯、监控系统、消防等专业埋管、防雷接地、设备基础等图纸是否齐全,各专业之间衔接是否“打架”;审查施工方案要点:各专业之间的施工顺序是否合理,是否按“由深到浅,由低到高”的顺序施工,避免某些专业工程遗漏或施工顺序颠倒,施工方案是否采用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2)严格控制道路施工的原材料的质量。开工前,现场严格检查道路施工所用的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石灰等原材料质量,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对原材料的分类存放、保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符合要求。3)检查施工项目部对道路施工技术交底落实情况。施工前,检查施工项目部对道路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落实情况,施工作业人员要熟悉和掌握施工方案和国网公司道路施工标准工艺技术要点。

2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

1)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路基既为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础条件,也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如何控制路基沉陷、不均匀变形对防治路面裂缝非常重要。在路基施工前应对照图纸检查道路下方或附近给排水、过路电缆沟(设备电缆、照明、通讯、监控系统、消防、大门门铃等)专业埋管、防雷接地、设备基础等较深专业工程应施工完成。按图纸和规范进行路基验槽,检查要点:坑、洞、穴是否处理好,基槽位置、尺寸、标高是否正确,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当原地面标高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应检查路基回填所用土的质量,不能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或盐渍土,或是填土内有草、树根等杂物;路基回填时,检查回填土是否为最佳含水量,不得过干或是过湿,分层铺虚土的厚度,使用的压(夯)实机具,压(夯)实是否按施工方案进行,压(夯)实遍数不得少,也不得有漏压(夯)现象,导致路基回填料不密实或不均匀,导致路面出现裂缝。

2)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为路面提供稳定坚实的工作面,控制或减少基层不均匀冻胀或沉降变形对防治路面裂缝具有重要作用。变电站道路基层多采用级配碎石(砂砾)、石灰稳定土。当采用石灰稳定土作为基层时,施工时石灰与土的配比不准确(如石灰掺量少于施工配合比),拌合不均匀,未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或是施工时下雨,造成石灰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施工最低气温低于5℃(如在冬季施工),分层虚土厚度过厚,压(夯)实遍数少,漏压(夯)等会造成石灰稳定土基层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基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当采用碎石(砂砾石)作为基层时,分层虚铺碎石(砂砾石)厚度过厚,压(夯)实遍数少,漏压(夯),会造成基层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另外变电站道路基层顶标高一般低于场区地面标高,如果排水不畅,下雨时,雨水就会由碎石基层渗入路基,当路基长时间受雨水浸泡时,就会造成湿软现象,也会造成路基沉陷或不均匀变形。在基层施工过程中控制要点:检查基层材料质量、拌合物的配合比、含水量及搅拌质量、每层摊铺基层料虚铺厚度、使用的压(夯)实机械、压(夯)实遍数和方法等是否符合规范、施工方案和国网公司道路施工标准工艺要求;检查基层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路面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承受行车荷载,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又防止水分渗入道路基层和路基,因此路面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良好的平整度和高低稳定性。平整光洁的路面会给人非常好的观感印象,对工程创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路面施工前,检查施工所用的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道路基层、模板支设验收合格,经过签字认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段施工,合理配置技术熟练作业人员和施工机具。收集天气预报,避免在高温或低温及雨雪、大风等不良天气施工。实践表明变电站道路一次浇筑成型的路面很少出现裂缝,路面分层浇筑时,则易出现裂缝,因此路面混凝土能一次浇筑时,不要分层浇筑。当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搅拌时间,入模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不得有离析现象,坍落度控制在20 mm~40 mm。检查混凝土振捣质量,振捣要密实,不得漏振或过振。在混凝土浇筑时随时检查路面标高、路拱、横坡、平整度,用木抹子将路面整精平。混凝土初凝以后(刚好能上人行走略微有鞋印,此时混凝土表面收水)开始抹面,抹面一般需要5遍~6遍,表面抹面时以机械抹面(抹光机)为主,不停地抹面,人工木抹子、铁抹子合理配合。抹面前和过程中不得在路面撒水泥粉,应通过抹面提浆,否则会造成“起皮”现象。当抹面过程中局部出现裂纹,应及时对此部位加强抹面。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因为商品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比较集中,尤其是高温、有风时更要注意,施工前要合理控制路面施工长度,要充足抹面工,避免来不及收面而造成路面裂纹。

4)做好路面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进行养护。收面完成后,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篷布、毛毯、油纸、草垫等,于12 h内洒水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一直处于充分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14 d,期间道路应封闭,不准上人和行车。昼夜温差大于10℃以上的地区或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

5)路面胀、缩缝设置、灌封控制要点。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上下垂直,缝宽一致,上下贯通,缝中不得连浆;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切割缩缝。填缝前用高压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缝中砂石及其他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缝两侧贴美纹纸,然后打硅酮耐候胶。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齐平,冬天宜低于板面1 mm~2 mm;填缝要求饱满、均匀、连续贯通。

3 结语

变电站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贯穿于道路施工的全过程,防治效果是路基、基层、路面施工质量的综合反映,因此在施工中应对每道工艺过程、技术环节严格把关,任何一个环节和部位都不能马虎。只有从“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方面做好控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有效防止变电站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出现。

[1]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基建质量[2010]19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Z].

[3]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CJJ 1-2008,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

[5]朱海云.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及断板病害原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1,37(24):132-133.

猜你喜欢
要点变电站路基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
220kV户外变电站接地网的实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