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态评价研究

2014-04-09 01:49
社科纵横 2014年5期
关键词:动态性动态学习者

张 莉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英语写作教学历来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样也是一个难题,其困难在于两个方面,就其客观原因来看,在外语学习中产出性知识一定小于接受性知识,写作能力是建立在词汇、语法和阅读知识之上的,并受到其思辨能力、认知策略等的影响。就其主观原因来看,学生怕写作,老师怕改作文(王初明,2003)。这个“怕”主要与难联系在一起,这也成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顽疾。目前写作研究成果卓著,为如何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和提高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研究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因素,第二类研究主要从认知策略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三类主要研究大学英语写作的评价机制。这三类研究相辅相成,从各个侧面凸显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尽管目前的研究百花齐放,写作的难题仍然没有解决。这与我国传统写作教学评价系统单一静止,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动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交流协商,教师缺乏目标意识等紧密相关。本文旨在对写作评价的动态性予以阐释,试图为大学英语写作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一、英语写作动态评价研究现状

动态评价是上世纪20、30年代西方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评估理论。Dofler et.al(2009)提出动态评价就是洞察学习者目前的学习水平和通过特定的教学干预其影响学习水平的方法。动态评价主要是了解学习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反思学习者目前学习水平以及在对未来教学措施有所思考的基础上,把评价与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习者学习水平的一种方式。从这个定义来看,动态评价把学习者能力看作是灵活的、可延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固定的,其关注点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修正教学措施,介入学习者学习过程,给学习者提供建设性意见,促进学习者成功地提高学习能力。

很明显,从定义上来看动态评价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Vygotsky的心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简称 SCT)。(1989:107-109)维果茨基开创的SCT,辩证地分析了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它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989:375-383)。最近发展区解释了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学习的本质是合作性、互动性的,评价也应该基于互动这一特点,而动态评价正是把教与学两者统一起来,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评价过程,通过教师介入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现状,确立长短期学习目标,促进教学相长。

目前国内研究将动态评价引入到大学英语写作的研究为数不多,张艳红(2010)提出贯穿写作过程的动态评估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发展状况来设计循序渐进的“支架式”教学“介入”形式,这体现出评价和教学的辩证统一,能够促进教学双方能力的发展。吴琪(2013)探讨了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评价:“教师介入”策略,通过具体分析“写前阶段介入、写作阶段介入和教师角色介入”等内容,为动态评价写作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孙秀银(2012)对比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发现静态评价较动态评价而言并不存在绝对劣势;动态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是否具有优越性和可行性是由诸如教学硬、软环境、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动态评价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原则,进一步完善动态评价步骤,将评价与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发展。

二、动态评价与心智的社会文化理论

从传统上来看,评价被认为是一种信息收集过程,通过信息收集,来确定目前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状况作出推断。而动态评价与起源于心智的社会文化理论,并与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现的是一种灵活性的评价机制。首先,STC推测成人的大脑处在不断地调整之中,也就是说通过社交活动,基因遗传的能力可以被修正和重新组织成为更高层的大脑活动形式,它可以让人有意识地控制大脑活动,如注意力、逻辑推理、计划准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而动态评价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思考空间,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可以调整注意力资源,对信息进行再认识、再加工,教育者可以通过阐释重点、确立目标、规范学习者学习行为、归纳演绎等,为学生搭建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习者成长。

其次,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一种自然的开放的过程,通过互动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潜力的实现,使学习者获得以前不具备的能力。这一过程可以把教育者、学习者、社会文化历史、学习目标与动机以及可获得的学习资源整合起来,也就是说学习就是发生在最近发展区之中的。因此,维果茨基认为应该纠正传统的以现象为主的仅仅分析学生在某个学习阶段表现的评价体系,倡导以关注学习者学习表现之后的原因,给学习者提供有效指导的诊断性评价体系。而动态评价关注的也正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表现之后的原因,可以说动态评价的目标是考察在合作之后学习者是否能完成之前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动态评价也不是孤立的评价过程,而是与教学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动态评价并没有把教与学割裂开来,而是提倡在“评”中“学”,在“学”中“评”。

最后,维果茨基理论与动态评价紧密联系的另一个原因是“支架”概念,即快进的学习者可以给予后进的学习者以帮助,拓展后进的学习者的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状态。通过建立知识“支架”,学习者可以在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下使用以前不会使用的语言,从而掌握这些语言技能和知识。教师或同伴给予的及时的建议、意见和修正可以帮助学习者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知识结构的支架结构,以及自己在支架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明确从而达到或接近学习目标和动机。综上所述,可以说与SCT紧密相连的动态评价的目标就是评估、介入和修正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记录其学习过程。

三、动态评价中反馈机制的特点

张艳红(2010)认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动态评价体系的设计应该包括恰当的写作方法指导、足够的有效写作参考资源输入和能够维持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励措施,这样,理想的“支架”搭建才有可能实现。不仅如此,及时、合理的反馈机制也是动态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那么良好的动态的反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和特点呢?笔者认为如下几个特点是良好的动态性反馈必不可少的环节。

1.反馈须具体到任务层面。动态评价中的反馈是针对学习者的具体问题或具体任务,给予适当的建议,为学习者搭建台阶,帮助学习者认清自己目前所处的学习阶段,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换句话说,反馈的内容一定要具体,指令一定要明确,才能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异有一个客观清晰地了解,才能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接近或达到学习目标。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就写作内容给予一个空洞的框架,或者笼统的语言描述,如果教师反馈的语言是“写作目的不够明确”、“中心不够突出”、“逻辑性较差”,学生并不明白怎样做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反馈一定要具体到任务层面和问题层面。

2.反馈须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根据动态评价体系,反馈并不是学习之后的阶段,而是发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是促进学习者思考、正确地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许多教师把写作评价当做是写作过程的终结,实际上,动态性评价强调的是将评价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写作前的思考阶段,可以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扩展学生视野。写作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一个个动态性评价贯穿始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建议,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并将之书面化。写作之后的修改评价等环节也是动态性评价必不可少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不断修正,从而更加接近学习目标。

3.反馈是动态评价体系中的“支架”。“支架”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建筑工地脚手架的图景更加明晰化,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为工人修建大楼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而动态性评价所提供的“支架”也起着同样的作用,为最终的学习成果提供指引和支点。动态评价体系中的“支架”式反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简化任务复杂度,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晰学习现状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减轻焦虑,从而更易于达到目标。写作中的动态评价反馈可以包括讲解范文,分析文体,提示暗示,修改建议以及直接反馈等。

4.最佳反馈是间接的、即时的。间接反馈能提供直接反馈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它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维的能力。间接反馈给学生思考留下了余地,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力。同时,动态性就决定了反馈也必须是即时、动态的。动态评价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实时反馈,只有这样即时的、动态的反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结论

本文论述的动态评价是以心智的社会文化理论为基础,将学习看做是一种社会文化模式,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的介入和提供写作能力发展的“支架”,对写作教学形成了支持,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工具,能够帮助学习者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激发学习者兴趣,提升学习者思辨能力,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同时也提示我们,未来的写作教学应建立在全面互动、即时、动态的基础上,英语教师据此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

[1]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实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Vygotsky,L.S.M 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 ent of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107-109.

[3]张艳红.大学英语网络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估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8(4):73-81.

[4]吴琪.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教师介入”方式和作用探微[J].英语教师,2013(5).

[5]孙秀银.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之对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

[6]张艳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体系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0(1):46-50.

[7]侯杰.动态评估:从维果斯基理论角度理解和促进二语发展评介[J].外语界,2011(4).

[8]张在新,吴红云,王晓露等.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43-50.

猜你喜欢
动态性动态学习者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离群动态性数据情报侦查方法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交际中模糊语言的动态性阐释
国土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动态性探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基于CDM系统的航班动态性调度研究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