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风格差异性的非英语专业词汇教学

2014-04-10 10:42章叶萌张雪迟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习效果英语专业

章叶萌,张雪迟

1.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601;2.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11

基于学习风格差异性的非英语专业词汇教学

章叶萌1,张雪迟2

1.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合肥,230601;2.合肥师范学院外语系,安徽合肥,230011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传统的词汇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当的方式。基于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性,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联想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将有助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量,并且运用英语词汇进行交流。

学习风格;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1 学习风格概念的界定与类型

迄今为止,学习风格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学习风格的概念最初源自心理学,其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于80年代和90年代趋于系统和成熟。Keefee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作出反应时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行为。”[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多次表现出的稳定的智力活动特点及相应的行为方式”[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且决定学习活动的进程。”[3]从这些不同的定义可以看出,学习风格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方法或策略。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很少因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学习风格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学习的感知模式,学习风格可分为视觉性、听觉型和触觉型。三者皆有其各自特点。视觉性学习者通常通过视觉感受进行学习,通过阅读掌握学习的内容和信息;听觉型学习者善于倾听口头表述,能够很好地理解听力材料,通过朗读,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触觉性学习者善于在接触和行动中学习。根据情感和性格因素,学习风格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2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

2.1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2.1.1 语用意识缺乏

目前,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仍采用“就语言教语言”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运用语用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还很不够,对于语言之外的相关知识,比如跨文化交际问题、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并没有更多地注意让学生了解语言所发生的具体环境,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仅凭机械的记忆,英语应用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2.1.2 听说读写能力不足

首先,一些院校片面强调和追求等级考试的通过率,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口语听说训练,造成了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其次,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语言信息处理的过程,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能力,如词汇量的多少、语法知识掌握得如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等。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词汇量小,知识面窄,且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他们的阅读能力弱。第三,较好的写作能力需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尽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之前已经有了几年的英语学习基础,但在写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单词拼写错误、用词不准确以及语法不规范等。

2.1.3 学习动机模糊

英语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直接的关系。学习动机越明确,学习效果越好,反之亦然。但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他们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完成学业。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足,因此,他们的英语学习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2.1.4 学习态度消极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正确的学习观;二是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行为。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更无兴趣可言,有的还存在排斥心理,只要上英语课,就觉有压力,心理负担过重,他们不是把英语当成一种文化语言来欣赏,而是把它当作一项枯燥无味的学习任务。

2.2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风格

Reid在1987年对留学美国的中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喜欢动觉风格和触觉风格,不喜欢集体学习风格[4]。Melton在1990年研究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时也发现,他们偏好动觉、触觉和独立的学习风格,不喜欢集体风格[5]。王初明和胡晓琼的研究也得出了学生喜欢触觉型学习风格,最不喜欢的是集体型学习风格[6]。党少兵对200名英语学习者的研究发现,71.2%的被试者有动觉型倾向,其次是视觉型,听觉型学习者最少[7]。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同样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在英语学习中,他们整体倾向于动手型学习风格,以个体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其次是触觉型学习风格,再次是视觉型学习风格和小组型学习风格,学生最不喜欢的是听觉型的学习风格。并且很多学生至少具备两种以上的主要感知学习风格。

2.3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特点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交流和语言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词汇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承担者,掌握大量的词汇才有利于人们进行交流。词汇教学在语言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是一项薄弱环节。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一个艰难的任务。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较多。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学习英语兴趣不足,通常是在每周仅有的几节英语课上学习英语,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英语词汇方面,大多数学生采取传统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一些新词汇。但死记硬背的方法耗时耗力,枯燥无味,而且不能理解词汇的内涵,学习效果不佳。

在词汇的记忆方式上,非英语专业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有的喜欢一边看、一边记或者抄写几遍,有的喜欢大声朗读、反复默读和听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学生喜欢一边散步、一边背单词。

3 基于学习风格的非英语专业词汇教学

传统的词汇教学强调死记硬背,学习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作为英语教师,有责任传授给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词汇的能力。这一点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一定的技巧不仅可以使他们对于学习英语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他们掌握英语实用技能的效率。然而,面对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仅采用一二种词汇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照顾到不同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使用不同的词汇输入手段,介绍多种词汇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适合他们自己的词汇记忆方法。

鉴于以上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及他们所具备的不同学习风格,在词汇教学上,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或许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3.1 直观教学法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视觉性学习者,通过视觉感受学习的内容和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采用直观教学法,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从而培养他们对于学习词汇的兴趣。

直观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影音材料和课件等方法直观形象地讲解英语新词汇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习的内容形象化,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认识,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英语课堂上,若教师能够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解释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abstract”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幅抽象图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abstract”(抽象)。再如,在讲述“abuse”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一些“虐待”事物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在讲述“diploma”时,教师可现场拿一份毕业证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将词汇与实物联系起来。

为了更好地掌握英语内容,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观看英语有关的音频、视频、影音材料等来学习英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直观地讲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内容和信息,从而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随着英语教学的改革,多媒体网络教学代替了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成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联想教学法

联想教学法是通过联系新信息和已知信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实践证明,“词汇是以联想网储存和记住的”[8]。在学习新词汇时,通过联想与新词汇有关的词汇,容易记住词汇的意义。由于词义之间的联系,一些词汇可以融入记忆中的词汇群,只要记住其中一个词汇,就会联想到其他词汇。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词汇的记忆和进一步扩充新词汇。这种联想包括上下义关系、同义词和反义词关系、意念联想、习惯搭配等。例如,在看到“shine”时,可以联想到它的同义词“gleam、glow、glitter、beam、dazzle、flash”等;由“vulgarity”可以联想到其反义词“decency、politeness、refinement”等;围绕“trade”可以联想到“do business、settle an account、strike a bargain、force majeure”等。除此之外,英语单词中很多词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例如,记忆“seek”这个单词时,它的意思是“搜寻,寻找”,需要用眼睛看,那么学生可以联系到“see”;记忆“pack”这个单词时,它的意思是“背包、包裹”,它是背在人的后背上,那么学生可以联系到“back”。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去找到更多的单词之间相关联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几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比赛,看哪个组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发现出更多的单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再觉得背诵记忆单词是件乏味的事情。

联想教学法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要,视觉型学生能够对教师给出的单词相关的图形等信息产生深刻的印象,他们也倾向于从笔记中获取词汇的信息。听觉型学生在听力上占据优势,因此,他们在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时能够快速接受信息,并且他们对单词的发音比较敏感,发现许多单词发音相近,这样的规律很适合他们来学习词汇。触觉型学生比较活跃,他们愿意通过参与课堂小组活动接受词汇信息,因而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发挥所长。

3.3 交际教学法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和交流,在特定的英语环境中,英语学习效果和效率会大幅提高。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缺少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环境,很少有机会应用学到的英语词汇和其他内容,因此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学习英语,记住了一定量的词汇,但难以正确地运用英语去表达和交流。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英语学习的效果,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设置合适的英语环境,安排学生进行多人讨论,学生在课堂中可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角色扮演的方法比较适合偏向触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因为他们对需要动手的学习和活动感兴趣,对于冗长的讲课感到厌倦。他们通过亲身参与课堂活动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能够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他们对语言文化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中西方文化因其地理、历史等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必须了解英语语言所在国家的历史、制度、风土人情等。例如,英语习语中“It rains cats and dogs”意思是“下倾盆大雨”,但在中国文化中,很少用“猫、狗”来形容下雨。“She is a cat”不是指“她是一只猫”,而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译成汉语是“个人主义”,与汉语中的“集体主义”相对立,“individualism”与“个人主义”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定期的讲座形式,以特定的主题向学生介绍说英语的国家相关的风土人情,这样的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讲课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讲座内容。这样的方法比较适合听觉型学习者,因为他们主要是通过“耳朵”来进行学习,他们偏爱口语和听力学习渠道,擅长通过听讲座和口头讲解来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4 结束语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英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参与交流,必须加强对英语的学习。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选择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课件等手段直观、形象地讲解新词汇。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联想教学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在遇到一个新的词汇时,学生可通过联想与其有关的词汇或含义,从而增加掌握的词汇量。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设置良好的英语环境,课堂中安排活动 让 学 生 参与,不仅可以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进行交流,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通过研究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进行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为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提供借鉴。

[1]Keefee J W.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Styles:An Overview.In:NASSP.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M].Reston VA: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1979:35-36

[2]练国铮.试论学习风格[J].教育改革,1994(4):25-28

[3]谭顶良.学习风格的研究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江苏高教,1998(5):56-58

[4]Reid.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ESL Students[J].TESOL Quarterly 21,1987:87-111

[5]Melton C.Bridging the Cultural Gap:A Study of Chinese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J].RELL Journal,1990,21(1):29-51

[6]胡晓琼.中国师专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调查[J].外语界,1997(2):34-37

[7]党少兵,刘子富.英语学习风格调查报告[J].安康师专学报,2001(2):81-84

[8]廖泽英.试论学习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J].学科教育,2000(5):21-24

(责任编辑:刘小阳)

2014-03-08

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闻英语本体论研究”(SK2013B410)。

章叶萌(1983-),女,上海人,在读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与研究。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7.038

G642.0

A

1673-2006(2014)07-0114-04

猜你喜欢
英语词汇学习效果英语专业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实践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