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姿态:自由与善良

2014-04-11 17:25戚韵东
江苏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华山飞翔素养

戚韵东

2010年5月。南京。

“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在南京拉开帷幕,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坛的盛会上,来自全国的选手展示出了新时代语文教师的卓越素养。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的陆华山老师作为南京代表,在赛场上以其大气、沉稳的风格,睿智、从容的表现,获得了大赛的特等奖。

2011年阳春里的一天。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学校的“周三有约”时光,陆华山老师与全体教师分享他的成长历程,其间,他向老师们推荐了他阅读的潘新和的著作《语文:表现与存在》。我知道,潘教授的这套书有上下两册,且超厚,如果不花大力气是绝对啃不下来的。

以上呈现的是陆华山老师的两个生活镜头,虽是片段的剪接,却是陆老师生活姿态的自然展现。我们完全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将这样的片段进行自然连接: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获奖,是对陆华山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园地里辛勤耕耘的最好褒奖,是陆老师深厚素养的一次流畅舒展。

作家梁晓声说过“文化”可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如果可以将这样的文化理解移植于对一个人的整体叙述,那么,陆华山老师是贴切的。

陆老师的自由真情投射于“个性追求”上。陆华山老师思想领先,视野开阔,锐意进取,在琅小引领着老师们进行“快乐做主人”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以自身的有为精神不断把教学改革推向研究前沿,为琅小小主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学校推行的“个性化备课”举措中,陆老师认为个性化备课的前提是“精备”,特质是“个性”,发展是“沉思”。具体做法是脑中充分进行常规备课的设计,书上对文本关键之处的预设记录,心里进行超越性的自我反思,即做“点”的追问,记“得意”镜头,捉“尴尬”瞬间,写“对比”思考。他坚持“每课反思”“每日反思”,养成了写“反思周记”的习惯,并于每月下旬整理笔记、撰写论文。显然,他的“反思”已成了一种有学术含量的实践方式、研究方式,融入了他的教学生命,为他的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使之呈现出蓬勃的气象。听过陆老师上课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他对教材的解读,视角总是那么独特,视野总是那么开阔,切入总是那么别致,对话总是那么智慧。

陆老师的善良集中体现在“良师益友”的意象中。我常在琅小校园中与他的学生、家长和同事们相遇。孩子说:“陆老师有魔力。他从不说教,透过故事,让我们接收到源源不断的爱与关怀。如果您还没有机会认识他,听着我的介绍,您也一定会喜欢他。”同事说:“陆老师有办法。他似乎有一种能力,能自在地与学生建立起关系,再逐步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说:“陆老师有魅力。与陆老师的每一次交谈都会让我们着迷,他的视野开阔、知识渊博、充满情趣、富有教养,他的真性情充满了一种魅力。”由陆老师创建的“草根论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师自愿报名参加,参与论坛的老师说:“这样的交流,心情轻松却思想深刻,不禁让我有了学生时代参加文学社的感觉。也就是那第一次的活动,让我明白了不仅要钻研教材,学会怎样教,还需要学会驻足思考,更好地积累自己。第一次活动之后,我产生了写作的冲动,正式开始写起了个人博客。”无论是现任级部主任的工作,还是对他徒弟们的帮助,陆老师都倾力组织、指导,每当我表达对他倾力付出的感谢时,陆老师回答得短促、有力:“必须的!”

写到这儿,我仿佛看到了陆华山老师在语文教育路上行走的姿态。他快乐地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他走向丛林,在每一棵树上留下目光;奔向草原,为那些白色的羊群……

现在,他羽翼渐丰,于是选择了飞翔。研究,让他的飞翔更为果敢;专注,让他的飞翔更显力量;分享,让他的飞翔更加快乐。

飞翔吧,像陆华山一样的老师们!

(作者系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猜你喜欢
华山飞翔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飞翔(上)
多彩的华山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藏在华山中的美
中华之源——西岳华山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华山旅店盗窃案
飞翔的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