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的规范要领

2014-04-16 16:48廖海明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33期
关键词:示范动作体育锻炼体育课

廖海明/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

浅谈体育教学的规范要领

廖海明/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

本文以四个规范教学;提出了体育教学的规范要领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四个规范:一、讲解规范;二、示范规范;三、教学规范;四、练习规范。这样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才能掌握正确的规范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体育教学;规范

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的重要环节。体育是一种有趣的、有意的、有效的健身活动,体育活动的过程给人的欢愉的体验是强烈的,很多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的规范性问题将间接地对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激发好学兴趣尝试重大影响。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价钱技术公开的“规范化”教学;本人通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对整个教学过程谈谈四个要点:

一、讲解要规范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最初阶段把所要叫的每个动作的“规范”向学生讲清楚。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真正弄懂动作的原理。以便在讲解时,能把关节问题讲深讲透,突出技术规范的要求,讲清楚动作的要点,如动作的特点,动作的规律(动作的概念、顺序、机体参与活动的主要部位及运动的方向、角度、幅度、距离、节奏、空间与地面的位置、时间、及力的综合运用)等。讲解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将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讲的简要明确,才能在学生的听觉中枢建立较强而集中的兴奋灶。反之,如果动作概念和要领讲得含糊不清,重点不突出,那么,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所形成的兴奋灶较弱而不集中。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我日:“一大二小三起跳”,这样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一个好的教学口诀,是需要长期中认真总结、提炼中才能形成的。

二、示范动作要规范

就是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正确,要注意示范面。体育课中教师运用示范动作进行传授知识技能,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点。准确、优美、规范化的示范动作,是无声的语言表述,对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优美规范的示范与语言相伴随,互相补充依靠,动员鼓舞与引导学生体育兴趣。因此,教师在示范时要做的示范动作规范化,当有些动作不能示范时,可以利用直观教具(、录像、幻灯片)来补充,示范动作要反复做,在示范的方式上可以将动作完整或分解进行。总之,运用示范要恰到好处,掌握火候,既要讲究示范的质量与数量,还有讲究示范的时机、位置、角度、方向、速度等方面的合理性,借以提高学习的向和兴趣。例如广播操,教师的示范可采取面对学生的镜面示范,也可采取背面示范。总之,所有的示范都是为了使学生动作放向正确、整齐。

三、教学方法要规范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必须符合教材本身的结构特点,动作规律以及学生的具体实践,教材的安排是一项教学艺术,就像下棋那样:“一车、一兵、一静、一动”。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娴熟的运动技术,更需要较高思维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在安排教学时尽可能地将各种内容,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的安排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做的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也就是所谓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在教授技术动作时,可以采用正误对比示范,先用示范正确的动作,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和整齐的动作。再用错误的动作使学生了解正确与错误动作之所在。只有教法合理,教学手段符合动作“规范”和学生实际,才能缩短学生掌握动作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四、练习动作要规范

正确“规范”动作的形成,是多次重复强化而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教师在讲解和示范后(可以先示范或讲解,也可以边示范边讲解),既可以让学生试做动作。开始试做时,可以徒手做,也可以用器材做,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动作感觉,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指出动作关键和及时纠正错误,使动作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有保障和足够的时间严格地按“规范”要求去练。只有反复多练,才能做的动作“规范化”的定型,也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体验从事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学生自发、自主、积极的从事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是多种多样的,而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抓住,并分析情况,采取合理纠正的手段,以便学生较早重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为以后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校体育在学生跨出校门踏上社会后,仍然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直到贯穿其生命的全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该如何防止和纠正?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反复讲解示范法:在纠正错误动作时,教师应反复讲解这一动作要点,并用分解教法做操正确的示范动作。反复讲解与示范“规范”化的动作,可以使学生分辨正确与错误动作,掌握正确动作。

2.针对专门练习法: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艺各种专门性的练习;如学生投篮,针对肘关节外展的错误,可让学生以投篮的手臂侧靠墙徒手做投篮模仿动作。

3.信号提示法:即采用语言、手势、哨子和其它信号提示学生。如学生在学运球时,出现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可采用让学生目视教师手势进行运球。

4.对比法:把动作错误的学生与动作“规范”的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开动脑筋,鉴别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的能力主动自觉改造错误。

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错误动作是多种多样的,而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错误,要及时抓住,并分析情况,采取合理纠正的手段,以便学生较早重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为以后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校体育在学生跨出校门踏上社会后,仍然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直到贯穿其生命的全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上好规范的体育课,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初中体育课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在促进体格健壮,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有机体对环境和抵抗疾病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并逐步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学生在规范的体育课中,受到良好的身心教育,培养坚定勇敢的意志品格,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审美观念。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有:观看欣赏韵律操表演,奥运开幕式表演等大型文体表演活动的录像、图片等,让体育课由实用走向大美。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关心每一位学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所有体育老师与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1]漆宝莲《浅谈上好体育课的几点要求》[J]2012-05.

[2]杜伟,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基本要求[J]《江苏出版社》1988年14期

[3]陈国景,辩证看待体育教学.创新与规范[J],《中国体育报》2007-07-18.

猜你喜欢
示范动作体育锻炼体育课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课
浅谈上体校普修田径课的方法
高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技巧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