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2014-06-07 05:57郭晓利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30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000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驱动

郭晓利,郭 平(.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30;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 000)

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郭晓利1,郭 平2
(1.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012; 2.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 111000)

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对构建基于Wiki的创新团队管理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完善研究生创新团队自我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高校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建议和改革措施。

研究生;创新团队;Wiki;自我管理机制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要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1]。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

随着研究生的规模扩大,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研究生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实践参与度低、论文质量不高、原创性成果少等方面。另外,研究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较弱。

因此,如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高校研究生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创建

本文以Wiki创新团队平台为依托,将研究生创新团队组建模式分为四种,包括“导师驱动型”团队模式、“学术领袖驱动型”团队模式、“兴趣驱动型”团队模式和“项目驱动型产学研合作”团队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团队的组建

(1)“导师驱动型”团队是在几位导师的共同驱动下构建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允许有所不同,导师以“导师智囊团”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探索。

(2)“学术领袖驱动型”团队是在优秀学生的驱动下建立的,由具有较高威信、具有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的高年级学生担当。这些优秀学生能够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对团队其他成员给予自信心和帮助。

(3)“兴趣驱动型”团队是在共同的兴趣驱动下建立的,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学术讲座、论坛、博客及各种竞赛活动,结识很多兴趣相同的同学。

(4)“项目驱动型产学研合作”团队模式是在企业、学校共同驱动下建立的。企业给学校提供科研经费,学校给企业提供研究平台,在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合作下完成的。

二、构建基于Wiki创新团队管理平台

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平台是高校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教学科研的实体,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既是研究生教学科研的基地,又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战场。本文提出了基于Wiki的创新团队管理平台,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研究环境,基于Wiki的创新团队管理平台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Wiki的创新团队管理平台

(1)专业学习。在创新团队平台中,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不同于课堂上按学科内容传授的系统知识。它直接来源于课题项目的实践需要,体现了学科前沿知识理论,反映了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而且这种知识技能多有学科交叉综合。这样做不仅扩展学生认知的视野,而且形成独特的创新思维方式。

(2)技能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创新团队平台中创新活动所获得的训练。在高校创新团队平台中,导师和指导者根据课题项目创新的需要,对学生科研活动进行大量的指导协作,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所无法获得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生成。

(3)硬件设施。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硬件环境,是创新活动进行的前提。实验场地、标本样品、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信息等,是创新团队平台进行创新活动的支撑条件和创新活动操作的对象和手段。

(4)课外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主讲学术报告、参加科研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三、完善研究生创新团队自我管理机制

以自我管理为中心,发挥研究生在校科研、学习、生活中的自我管理的能力,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建立创新团队评价模型

创新团队评价模型如图3所示,评价模型的目标层是指研究生创新团队绩效内容,具体包括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业绩等内容[3]。

图3 创新团队评价结构模型

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学生创新团队定期进行评估,通过成立创新能力考核监督机构,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成果的各个环节实施情况[4]。

3.建立创新团队激励机制

高校可以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研究生创业基金”“研究生创新奖学金”等激励方式,鼓励学生创造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四、结 论

目前,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立与管理已经在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尝试和应用,实践证明,研究研究生创新团队的组建模式,构建基于Wiki的创新团队管理平台,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保障,对其他高校研究生创新团队的建立和管理提供参考。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邬春明.应用型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训模式研究与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5 77.

[3]锁蕾.高校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J].商品与质量,2011 (9):65 66.

[4]郭晓利.团队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5):36 39.

【责任编辑 田懋秀】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e Innovation Team

Guo Xiaoli1,Guo Ping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Jilin 132012,China;2.Liaoning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aoyang 111000,China)

For the status of current graduate students’innovative team’s relative lack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in-depth research is done on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Wiki-based creative team management platform,building innovation teams,and completing self-management mechanism of Graduate innovation team.Recommendations and reform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ollege graduate education.

graduate student;innovation team;Wiki;self-management mechanism

G 643

A

2095-5464(2014)01-0026-03

2013 05 19

2012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H12174)。

郭晓利(1968),女,辽宁辽阳人,东北电力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驱动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V eraW an g
导师榜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