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讲评

2014-07-24 23:44朱淑静
新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经历习作作文

朱淑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笔者以为,习作讲评,应关注学生的三大需求。

一、被回应,乐于习作有信心

“言为心声”。学生用习作的方式发出真诚的自我声音,自然渴望得到重视、得到回应。如何回应学生呢?有的教师借助评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评语类型有谈感想式、激励式、提希望式,提问式等。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评语,只要能和学生进行动之以情的思想交流,就能促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新一轮的习作修改中。有的教师是创设平台展示孩子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题目,一句富有个性的语言,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或谋篇布局,开头结尾进步者等,均可以得到师生的赏识。为激发学生的习作修改热情,有的教师还设置“自我修改加分无极限”。将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进行对比,稍有进步者教师不吝啬加分,使学生享受修改的喜悦。试想,当又一篇习作因为自己的修改而进步,学生的内心肯定会比最初完成初稿更激动更愉悦,成就感也就被激发。而管建刚老师的回应法子是办“班级作文周报”,让学生拥有固定的显性的读者和潜在的隐性的读者,他的班级周刊,无疑是培养学生习作自信心的助推器。

上面所列举的,无论哪一种回应方式都很好地遵循了新课标在“关于写作的评价”中的建议:“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是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二、被点拨,修改习作有实效

在习作讲评课上,我们常听教师这样要求:请××同学上台念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你还有什么建议要送给他?学生的习作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如此引导评改,由于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们眉毛胡子一把抓,标点、错别字、句子……追求面面俱到,无序而空泛的评改,不但导致训练的不落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上台念作文同学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作文讲评应紧扣目标,每一次讲评都要有着眼点。讲评目标的定位可依据以下三方面:1.学段习作教学目标,2.每次习作的具体要求,3.学生习作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落实习作要求的情况,及时记录,寻找合适的习作讲评素材,尤其是优秀范例和让学生进行修改实践的语言样本。倘若在学生习作中没有找到合适的范本,教师可适时推荐课内外经典范例,较好地实现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理念。例如,笔者在指导人教版六下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时,将习作目标定为:要把“第一次”的经历写详细、具体;写出在经历“第一次”之后获得的启示。批改时,我发现孩子在习作中存在共性问题:一经历不具体,二习作开头、结尾套用教材中的导语现象严重。依据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的要求,笔者将习作讲评目标定为两点:1.关注头尾,避免雷同,凸显启示;2.尊重心路历程,表达内心声音,将经历写具体。明确了习作讲评目标后,我首先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发现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针对学生习作中“经历写不具体”这一问题,我就引导学生关注经历时的“内心曲折点”。只要学生能关注“内心曲折点”,详细写出过程,也就容易做到具体而生动。这样,教师评在“点”上,导在要害处,学生也就能改在关键处,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三、多实践,习作提高有保证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作文也是如此,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学生在习作中学会习作,在修改中学会修改。因此,习作教学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不断参与修改实践。

曾见一节习作讲评课活动板块设计如下:“点播屋,赏一赏”;“诊疗室,帮一帮”;“自助餐,改一改”;“展示台,露一手”。这四个板块将欣赏、讲评、修改、再实践有机结合,逐层推进。教师及时指导、学生即时实践,教师即时呈现评改成果,学生的进步显而易见,教师评改的实效性也可见一斑。

当然,修改可以是口头修改也可以是书面修改,典型的问题建议用书面修改。教师可将有典型性问题需要修改的片段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明白修改要点后,进行修改。有了修改痕迹,教师也便于对学生的修改情况有个清楚的了解。缺失修改实践,学生的修改习作能力无从培养。重视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旨在让学生明白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且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作习惯——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习作讲评中除了提供病例让学生进行修改实践外,还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习作片段实践,从而实现习作讲评目标。如第二部分中所举的例子——“如何将经历写具体”,教师利用范例,引导学生赏析范例如何写具体,并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想将经历写具体、生动,就应尊重心路历程,表达内心声音。紧接着,教师创设情境,说:“看你们今天的表现真不错,老师有礼物要送给你们,高兴吗?猜猜礼物会是什么?”学生一猜,教师说:“全有!”学生这下更激动了,可教师摸摸脑袋,满怀歉意地说:“由于匆忙,落在家里了……”学生的失望溢于言表。停了一分钟,教师忽然又变戏法似的从讲台桌拿出一大袋的礼物,学生这下可高兴了。教师说:“谁能用笔真切地再现刚才的经历,就有礼物!”大家愉快地动起笔来。一次小小的礼物风波因为有了曲折点,过程变得复杂。学生认真观察,细致描述,所写的片段就容易做到真切而生动。

此外,习作讲评中还应关注孩子习作修改习惯的养成,给学生充分的静心思考、修改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诵读、评改自己的习作,必要时和同学切磋或请教师指点。这样,一课一得,日积月累,学生的习作素养就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摇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经历习作作文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习作展示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