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中厂”模式下的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

2014-08-15 00:44江西宋君华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校中厂印刷校企

江西 宋君华

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也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对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定位的新要求与新突破,即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服务。

高职院校“校中厂”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也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校中厂”的建立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熟的标志,是推动深度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试图通过从“校中厂”相关概念的梳理与解析、“校中厂”运行机制建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三大方面,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做些探讨。

一、“校中厂”相关概念梳理与解析

(一)学训

学训是针对该专业对应的生产实际岗位要求所应该掌握的专业关键技术和操作能力,在特定的具有职业氛围的场所(实训基地)进行关键技术强化训导和动手能力的实践。学训是实践教学实现的重要途径,发生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认知实习教学两个阶段之后、顶岗实习阶段之前,包括校内学训和校外学训两种基本形式。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

校内生产性实训属于校内实训范畴,但区别于传统的“消耗性”校内实训,特别强调企业的合作参与,以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素质为目标、以真实生产环境为平台、以真正的生产任务与标准为要求,最终生产出符合企业订单标准的真实产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为学校主导、筑巢引凤型,校企共建、优势互补型和多元共建、选择补充型等。

(三)校办工厂

“校办工厂”是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1989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校办工厂管理的规定》指出,高校校办工厂是学校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其根本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服务,通过生产活动增加收入,为学校发展积累资金。校办工厂由校长领导,工厂厂长由学校任命或聘任,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基本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背景之下,通过资本经营形式的改变、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转化,产生了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四)校中厂

“校中厂”通常存在学校自营和校企合作两种运营机制。学校自营“校中厂”分为二级法人管理和院系代管两种模式,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升级版”,首先是学生技能训练基地,其次才是生产单位。校企合作“校中厂”是“引企入校”,校企双方共同或由一方投资和更新设备,企业提供技术、资金、生产和管理人员维持正常运营。“校中厂”能够切实解决学校生产性实训成本高、耗材多、教学难以为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参加真实生产、“真刀真枪”制造真实产品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使教师与企业生产新技术“零距离”,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

基于此,我们认为,“校中厂”是以“对着设备讲原理、通过生产练技能、职场文化育素质、课内课外促创新”为基本要求,建立按实际生产岗位需求执行的专业能力训练计划、职业素质养成计划、技能大赛能手培养计划,甚至包括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等在内的系列制度及评价体系,以保证学生的“学做”课程(部分核心课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选手选拔和赛前培训、技术技能型学生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实践活动为根本目标,以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养成学生职业道德,最终实现集生产经营、“学做一体”教学、职业素质养成、技能训练、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练兵、学生社团活动、师资培养、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深度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双向互动”的“校中厂”运行机制

近年来,我院先后与南昌印刷二厂、江西新华印刷集团等企业及企业集团开展合作,共建、共管“校中厂”,探索与实践“校中厂”环境下印刷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形成了校企共建共享、双向兼职的双向互动式“校中厂”运行机制。

(一)组织结构

“校中厂”领导小组:校企双方共同成立了“校中厂”领导小组(与多个企业合作,可组建多个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院长与企业董事长担任,副组长由学院教学副院长与企业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院相关中层领导与企业中层领导以及部分专业骨干教师。

“校中厂”管理办公室:学校成立教学工厂管理办公室,主任由印刷工程系主任担任(同时兼任企业生产副总经理),副主任由企业生产副总经理兼任。

教育事业部:企业成立教育事业部(与多个企业合作,可组建多个教育事业部),部长由企业生产总经理担任(同时兼任学院“校中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副部长由“校中厂”管理办公室主任兼任。

实践教学指导团队:由专业实践指导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成,接受“校中厂”管理办公室与教育事业部的统一领导,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技能大赛训练与承接并完成印刷业务项目订单。

(二)管理运行

“校中厂”管理办公室与教育事业部协商制定学生到企业的实践教学安排,根据教学计划、特长生培养、印刷业务等任务协调生产与教学,实施学生工厂实习、技能大赛组织与训练、承接与完成商业印刷订单等。校企双方每月召开一次校企合作教学例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与教学中产生的冲突等问题。

三、基于“校中厂”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构建“三层递进”式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印刷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分析需要的职业能力,形成以基本技能实践(第一层次)、综合实践(第二层次)、项目实战(第三层次)“三层递进”式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层次一:大一下半年,设置“理纸实训+调墨实训+印刷机装拆”的基本技能实践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方式与企业文化,感受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掌握理纸、调墨、印刷机装拆等专业基本技能,初步养成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制自主学习的习惯。

层次二:大二设置“印前设计与制作+印刷机操作+印后加工成型操作+印刷品质量检验”的第二层次实践课程,使学生了解印刷生产加工流程,感受执行生产制度与质量管理意义,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掌握整个印刷生产加工流程的技术要点,具备一定的印刷生产加工操作能力与项目小组总结汇报能力。

层次三:大三设置“印刷生产性岗前强化+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顶岗实习”的第三层次实践课程,使学生具有印刷生产流程中某个岗位上的熟练技能,提升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认同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中等复杂的印刷品生产加工并交付客户,深刻理解项目的运作时间管理与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的印刷项目实战综合技能。

(二)创建“三境联动”的专业实践训练模式

依托“校中厂”环境,以真实项目实战为手段,通过“三个场境”培养平台的联动,实现提高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目标。

企业训导场境:学生组成6~7人的项目小组,分布在印前设计与制作、印刷操作与加工、印后操作与加工、印刷品质量检测等整个流程上。在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先在每个岗位上轮转,了解流程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后,具体到某个岗位进行深度实习,形成“轮岗+定岗”的企业化实习模式。

技能大赛场境:以印刷技能节、各级技能竞赛为平台,以项目制团队形式运作,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企业生产场境:以承接“校中厂”的印刷生产任务或社会上的商品印刷订单为契机,专业教师带队组成项目小组。通过真实项目的运作,或在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技能,感受真实企业的运作与管理。

通过企业训导场境(实习)、技能大赛场境(模拟)、企业生产场境(实战)的逐步实践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三)实施“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建立以印刷品生产与加工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考核体系,兼顾职业素质要求,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制度。

工作过程评价:基于企业操作评价标准,根据日操行评价、周操行评价和月操行评价考核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企业规章制度遵守程度以及完成的阶段性工作任务。

实践绩效评价:通过日跟踪单实施日常工作反馈评价、结合独立完成任务质量、技术资料完整性与规范性、小组工作参与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企业管理的认同感和职业素养。

评审汇报评价:根据学生的印刷项目评审或团队工作汇报情况,考核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综合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上述改革探索,我院印刷技术专业构建了特色凸显的“校中厂”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实践,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学生在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98%以上,毕业半年后的平均薪酬水平已超过4000元,居全省前列。该专业先后被入选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骨干示范专业”、“国家现代印刷与出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等,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1]易雪玲.我国高职教育目标定位演变的理性思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解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国家教育委员会、财政部.普通高等学校校办工厂管理的规定[Z].教高[1989]002号,1989-01-28.

[3]单强.教学工厂的人才培养模式:S学院案例研究[J].高校教学管理,2009,(2).

[4]唐湘桃,刘冬香,赵华军.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3).

[5]俞位增,张鹏飞,董彦.基于“教学工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2,(12).

猜你喜欢
校中厂印刷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印刷:让书籍更普及
超级印刷机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研究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