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

2014-08-15 00:44黑龙江葛璐璐付赛男
职业技术 2014年7期
关键词:责任心医患职业道德

黑龙江 葛璐璐 付赛男

近几年,医患纠纷事件频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某医院某医生被患者伤害或杀害的新闻:从哈医大一院“3.23”一死三重伤血案,到温岭杀医事件,再到近期的齐齐哈尔医生被患者暴力致死案,太多太多的血的教训,折射出医患双方的不和谐。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统计显示,自2002年至今,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2012年,中国每所医院年平均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约27起,这么多起医患纠纷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诚然,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基本医疗保障系统不健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媒体舆论的误导性宣传等社会因素有关,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就医期望值过高、素质低下无理取闹等患者因素有关,也与医护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医德低下、医患双方缺乏良性沟通等主观不良因素有关,本文着重就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分析。

明确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医护人员以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进行工作,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能够推动医院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

根据现在的医疗现状,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有以下几点职业道德品质尤为重要:

一、高度负责的责任心

从事医疗工作的人身系群众生死攸关。因此,比别的行业更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而在医德中,责任心又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近年来,医护人员因缺乏责任心酿成事故的新闻层出不穷。例如,接诊医生粗心,2次拍片没看出摔伤患者三处胸椎骨折,使患者不得不面对第二次手术继而经受肉体和经济上的双重折磨;南京一医生粗心酿错误,为两个月婴儿打错疫苗,带给婴儿不小的健康风险;麻醉医生在患者体内留下针筒,患者隔数天后将针筒吐出……受天赋、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生的技术难免有高低之分,但医德和责任心却不应该有区别。医术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责任心则完全取决于主观。只要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以一颗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对待患者、对待本职工作,那些工作中的低级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一位没有责任心的医护人员,当然无法取得患者的信任,也极其容易发生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只是责任心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仅仅靠外力(批评、处分)的惩罚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的,关键还要靠个人的“觉悟”。因此,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需要提高自己的“觉悟”,将责任时刻谨记于心,对待患者和工作严谨、细致,不出任何纰漏,为自己的医疗工作奠定一个最坚实基础。

二、不贪私利

医护人员是人,是人就有人性,人性具有自私的一面。很多医务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私心,从事了医疗工作这一高劳动强度、高风险的职业,日常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当然期待更高的报酬。在医疗过程中,有很多“途径”可以使医生获得工资之外的收入。比较普遍的现象有:开出不必要的检查拿“检查费提成”,开出药商推销的药品拿“药品回扣”、外科医生、麻醉师等还有患者赠与的“红包”……这些均属只能存在于台面之下的“灰色收入”,最为患者反感和厌恶。人有私心追求自身利益这并没有错,但是利益的追求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得以满足,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在这里即是道德。医护人员应该固守人格的尊严,坚定意志的防线,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公平处事,诚实待人,做一个让患者信服和尊敬的白衣天使,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

三、尊重理解患者,对待患者有爱心、耐心、同情心

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社会地位、身份背景、经济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医护人员对待不同的患者却应该有着一样的态度和服务,充分尊重和理解每一位患者,是为平等原则。当患者带着疾病和伤痛来到医院寻求帮助时,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护理患者的躯体疾病,同时也要给予病人心灵关怀。因为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饱受疾病、伤痛的折磨,内心痛苦不堪,心灵很脆弱,所以医护人员对待患者要有无限的爱心、耐心和同情心,热情细致地为患者服务。如若不然,心灵脆弱的患者比普通人更为易怒、敏感,遇到医护人员态度不好,服务不周,则非常容易发生医患冲突。只有医护人员理解尊重患者,反过来患者才能尊重理解医护人员,才会肯定和认可医护人员辛辛苦苦的工作,才会有医患双赢的和谐局面。

四、沟通

在医疗过程中,医患沟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构筑的一座双向接触的桥梁,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深入交流。医方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到与疾病有关的全部信息,才能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还可以减少不当医疗行为的发生。而站在患者的角度,患者为了医治疾病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需要了解许多有关疾病和治疗的信息来获得安全感,当医护人员满足了这一需要,就能取得患者的信赖,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一要倾听,认真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诉说,适时给予恰当的反应;二要解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病人他们需要获取的全部信息。在与患者交流时语气要温和、平静,语言要简洁、准确,还应适时进行一些非语言性沟通,例如,温柔的举止、真诚的笑容、鼓励的目光等。医护人员应做到尽量与患者多沟通,且不厌其烦,有问必答,让每个患者、家属都满意。

总之,高尚的医德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灵魂,是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过程中需持续贯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医疗岗位平凡而光荣,医护人员应在这个岗位上以仁心、仁术日复一日地坚守,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重要的贡献,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层楼而努力奋斗。

[1]谢淑俊.医药职业道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2]田银萍.医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修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唐芹,李玉辉著.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读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

[4]李功迎.医患行为与医患沟通技巧.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猜你喜欢
责任心医患职业道德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乡镇高三学生责任心状况及与自尊的相关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