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

2014-08-15 00:45杨信彰
外国语文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码语域变体

杨信彰

(厦门大学 外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传统的语言研究注重描写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忽视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社会语境。但是我们知道,语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与社会文化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Hudson(1996:3)说过,既然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语言研究不考虑社会因素就无法了解方言之间的差别,也就无法从社会的角度解释语言结构的使用。因此,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是大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语言和社会两个方面,有多个角度。从语言研究的发展情况看,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把语言使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量,广泛吸纳各种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解释影响语言使用以及人们使用语言时做出语言选择的社会因素。语言与社会界面研究为我们观察语言运作机制提供了一种视角和研究方法,主要有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等。以下讨论和分析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通常涉及的社会文化语境、语言变体、话语和儿童语言能力等主要方面,说明这方面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社会文化语境。社会语境影响了说话人做出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选择。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置入社会文化语境来研究,把语言看作一种行为潜势,语言上的一种意义潜势。在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上,系统功能语言学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接口。Halliday(1978:110-113)认为社会结构限定了社会语境的类型,因而把社会语境看作一种符号结构,由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维度构成。情景语境是社会语境的一个示例。语域是语篇变体,是与情景相关的语义资源的配置。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交际网络决定了语旨,社会活动决定了语场,社会结构触发了语式。人类的行为很大一部分是语言行为,因此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需要把语言看作社会行为,把社会语义看作是社会结构和语言之间的界面,体现为一套选择网络。按照Halliday(1978)的说法,语域是由于语场、语旨和语式的变量而引起的。每一种语域都有自己的一套词汇语法特征。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语言变体。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不同社会群体用不同的方式谈论同样的事物,同一个人也会在不同场合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项目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此外,语言使用也存在着个人之间的差别(Hudson,1996:12)。由于地理位置、阶层、年龄、种族、性别、职业或使用环境的不同,语言存在着各种变体。这些变体包括了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域等。地域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存在着差异。例如,在发音上,英语单词car最后的r在一些群体是不发音的,而在其他群体则是发音的。社会方言指的是阶层、年龄、种族、性别、职业等因素而引起的语言变体。语域是因使用的不同而引起的变体。语言变异可以是共时的,也可以是历时的。语言系统反映了语言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说话人在语境下做出的语义选择体现在语言的词汇语法上。Halliday(2007:208)认为,方言和语域反映了社会秩序。方言变体反映了社会结构。社会方言反映了社会结构的等级形式,语域反映了人类的作用和行动的变体,特别是社会的分工。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关注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话语。话语反映了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势与亲和关系。亲和关系涉及人们之间的社会距离,人们之间共有的经历、社会特征、亲密程度等(Hudson,1996:122)。Halliday(2007)把社会机构看作交际网络,因此涉及经验的交流、社会亲和关系的表达、做决定、命令的传递、言语控制的形式等。诸如家庭、学校、工厂等社会机构的组织可表现在语言互动和相关的语域特征上。批评话语分析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结构,把语言使用看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意义的社会和历史方面。批评话语分析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及物性、情态、人称等词汇语法手段来研究话语实践中出现的身份、歧视、权势等社会问题。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关注的第四个主要方面是儿童的语言发展。每个人从婴孩时期、童年、青少年和成年人四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语言经历,这些经历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使用。语言与社会的界面有助于我们观察儿童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语言发展。我们知道,我们学习语言的环境是受文化决定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儿童的语言习得。儿童通过语言使用得到社会化,掌握了所处文化的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Halliday,1978)。Bernstein(1971,1973)对于语言与社会的研究表明,决定实际的文化语言配置是社会结构以及家庭和其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会表现出富有特征的语码。这些语码是特殊语境下出现的意义模式,其作用是传播文化,也限制人的行为。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还涉及语码转换和语码混合。前者指的是一个人根据场合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语码转换受到语境的制约,但语言选择也可影响情景。后者指的是交际中的两种语言混用的现象(Hudson,1996:52-53)。实际上,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双语现象、多语现象、语言规划、借词、语言教育、方言、语域、语码混合、语言发展、识读能力、礼貌、言语行为、称谓语、混杂语、克里奥耳语、合作原则、话轮等。这样的研究关注社会群体的语言使用,把语言和各种社会语境联系起来。在话语分析领域,人们观察政治演说、医患会话、广告、媒体、工作场所对话、法庭对话等话语来研究意义的产生方式以及冲突或合作的协商过程,研究语言如何用来表征思想意识、态度、身份和权势关系等。

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重视使用真实语料,重视量化研究,从语音、形态、词汇、句法等方面考察各种使用的差异,注意性别、年龄、阶层、种族、地点、个体差别等各种变量,包括说话人与社会群体的联系程度、情景的正式程度以及受话人的背景等。当然,语言变量和其他变量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Hudson,1996:202)。在研究方法上,这方面的界面研究采用实地观察、录音、访谈、实验、问卷调查、抽样调查、量化统计分析等实证手段,从而保证结论的可靠性。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的出现为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正如Baker(2010)所提到的,语料库语言学强调社会语境,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来找出不同社会群体在语言使用上的异同,观察语音、形态、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上的语言特征,并提供解释。因此,语料库语言学能为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提供大量的真实语料,能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和比较各种语言特征和出现频率。

展开界面研究对于认识语言运作的整体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社会文化语境、语言变体、话语和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成为语言与社会界面研究的主要对象。这样界面研究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的联系,重视采用真实语料和实证研究,审视现实社会中的语言问题。我们同时也看到,展开语言与社会界面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可行。语言与社会的界面研究能和其他界面研究进行互补,为我们了解语言的全貌做出贡献。

[1]Baker,P.Sociolinguistics and Corpus Linguistic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10.

[2]Bernstein,B.Class,Codes and Control,Volume 1:Theoretical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1.

[3]Bernstein,B.Class,Codes and Control,Volume 2:Applied Studies Towards a Sociology of Language[C].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3.

[4]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5]Halliday,M.A.K.Language and Society[M].Edited by J.Webster.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7.

[6]Hudson,R.Sociolinguistics.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猜你喜欢
语码语域变体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语码转换探究——以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为例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庄子》成语的隐喻转喻特点及其变体的认知构式研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大学生口语语码转换句法形态研究——以维汉语码转换为例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新解*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