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颈椎病的护理

2014-08-15 00:45方燕吴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流强度上肢体征

方燕 吴越

(贵州省纳雍县中医院 纳雍553300)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椎关节增生所致脊髓、神经及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轻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重者导致肢体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12月间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98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3年12月间我院针灸科收治的198例确诊颈椎病患者,男116例,女82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8 d~5个月,平均病程2.6个月;单侧上肢麻木乏力119例,双侧上肢麻木乏力79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上肢活动受限,均经X线或CT检查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中频配合热奄包治疗,时间为15~20 d。(1)中频治疗:患者仰卧或俯卧于床上,将电极片放置于痛点部位,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电流强度,1 次/d,每次 20~30 min。(2)中药热奄包治疗:中药热奄包在蒸锅中蒸30 min后毛巾包裹取出熏颈部,待稍冷却至患者可耐受的温度时把中药热奄包放置于痛点部位,2次/d,每次30~40 min。

1.3 疗效评价 显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4 结果 198例颈椎病患者经采用中频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及综合护理,显效130例(65.66%),有效 51例(25.76%),无效 17例(8.58%),总有效率91.41%。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上肢活动受限伴头痛、头晕等,影响生活质量而产生烦躁、焦虑情绪。因此要认真做好心理疏导,给予其心理安慰与支持,充分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颈椎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防知识,消除患者烦躁、焦虑心理,帮助其树立生活的信心,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消除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2 基础护理

2.2.1 中频治疗的护理 治疗前向患者耐心解释治疗的目的和原理。中频治疗具有松解肌肉、止痛等作用,其止痛作用是由于电刺激引起遮盖效应,电流对周围神经轴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直径较粗的神经纤维通过“闸门”机制止痛[2]。治疗过程中根据个人耐受调节电流强度,应观察治疗部位,如有不适,及时调整电流强度。

2.2.2 热奄包治疗的护理 注意热奄包温度,过低不能达到最佳疗效,过高可能导致烫伤,如出现皮肤疼痛、烫伤及水疱立即停止治疗,涂搽烫伤膏。如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药物过敏反应,涂搽地塞米松软膏抗过敏。

2.2.3 饮食护理 进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以防止便秘,忌食生、冷、酸、涩及辣椒等刺激性食物,禁烟戒酒。

2.3 康复指导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适的枕头与正确的睡姿,卧姿以仰卧位最佳,侧卧位次之,不能俯卧位。改变体位、抬头、转头、坐下及站起时均要缓慢,一旦发生眩晕,就地平卧、闭眼并制动,以免摔伤。给予颈部保暖,避免受凉。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免诱发颈椎病。

3 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是颈椎退行性变过程中椎体及其关节等增生及变形,刺激压迫颈椎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疾病[3]。我们采用中频配合热奄包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本报道198例颈椎病患者显效率65.66%,总有效率91.41%,说明方法有效、护理得当。

[1]刘慧香.颈椎病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40-141

[2]李彩霞.中频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9):70-71

[3]张微,王维民.针刺配合电脑中频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3):249

猜你喜欢
电流强度上肢体征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关于“恒定电流”学习中三个常见问题的剖析
利用正交试验探究原电池课堂演示实验的最佳方案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北京地区的地闪分布及回击峰值电流强度特征
有关电池荷电状态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