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2014-08-23 06:30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风病证候缺血性

柳 叶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柳 叶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痰热腑实型中风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中风病的西医常规治疗、护理和康复,治疗组辨证后接受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肺炎、应激性溃疡、泌尿系损害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hs-CRP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hs-CRP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人次数为17.02%,远低于对照组的36.17%(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缺血性中风 痰热腑实 中西医结合

中风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危重病,其中缺血性中风占到80%左右,而痰热腑实又是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证候类型。此类患者除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外,伴见痰多、腹满、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严重者可并发肺炎、应激性溃疡、泌尿系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甚至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1]。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和中医科收治的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病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中痰热腑实型的诊断标准,且同时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3],首次中风且发病时间6~24 h,年龄40~75岁,患者均自愿受试且本人或监护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生命垂危者;已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等内脏功能不全;有毒品药品依赖性或精神疾病等。

1.2 病例选择 按照患者入院先后排序,采用SPSS16.0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41~75 岁,平均(58.6±8.4)岁;病程 6~23 h,平均(8.3±4.9)h;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缺血4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5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 例;年龄 40~73 岁,平均(58.9±8.7)岁;病程 6~22 h,平均(8.5±4.7) h;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缺血 43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缺血4例。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等措施,包括吸氧、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营养支持、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防治并发症及其他对症处理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一般前3 d用星蒌承气汤加减:全瓜蒌30 g,胆南星5~10 g,大黄5~10 g(后下),法半夏 10 g,厚朴 10 g,地龙 10 g,石菖蒲 10 g,桃仁 10 g,丹参 10 g,甘草 5 g。胆南星、大黄用量根据大便次数调整,以大便每日1~2次为宜。便通3 d后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 g,赤芍10 g,川芎 10 g,当归尾 10 g,地龙 10 g,茯苓 10 g,郁金 10 g,甘草5 g。另辨证见风证明显者加天麻15 g,石决明30 g;热象明显者加黄芩10 g,栀子10 g;阴津亏虚者加生地黄10 g,麦冬10g。每日1剂,水煎后分早晚2次温服。神志不清、吞咽困难者予以鼻饲。两组均治疗15 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功能障碍同期进行针灸及康复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肺炎、应激性溃疡、泌尿系损害等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评定[4]。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下。恶化死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χ2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对比,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评分及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均接受完治疗15 d,治疗期间无死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hs-CRP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血清hs-CRP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评分和血清hs-CRP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组 别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中医证候(分)血清 hs-CRP(mg/L)治疗组 治疗前 13.6±8.5(n=47) 治疗后 3.3±2.4*△对照组 治疗前 13.2±8.7 26.9±5.1 21.5±3.2 11.3±3.3*△ 8.9±2.9*△26.2±5.2 20.9±3.5(n=47) 治疗后 5.8±3.9*15.1±4.3* 11.3±3.8*

2.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有并发症发生,治疗组发生人次数为17.02%,远低于对照组的3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治疗主要包括吸氧、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营养支持、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防治并发症等,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进行营养神经、康复治疗等[5]。然而由于病情凶险,患者植物神经中枢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多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6],笔者观察的西医治疗组有17人次出现肺炎、应激性溃疡和泌尿系损伤,占36.17%。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起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急性期以标实为主,而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临床已广泛应用化痰通腑法治疗由痰火导致的各种急症包括窍闭神昏证,从而确立了化痰通腑、泻热化瘀的治疗大法,以王永炎院士领衔主创的星蒌承气汤为代表方剂,用以治疗中风后腑气不通,痰热、浊毒壅盛[7]。当患者腑气已通,痰瘀得解,病情则以气虚经络不通为主,改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治疗,以大量补气药配伍少量活血药和行气药,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血清hs-CRP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持续受损的炎症反应过程,而这种炎性反应可诱发脑梗死[8]。脑梗死发生后若hs-CRP水平持续升高,可能表示炎症的进展或脑缺血范围的扩大,其水平与脑血管严重性明呈正相关[9]。因此治疗后其水平变化可反映与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相关的炎性反应程度[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用药治疗能更明显改善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这可能与中医药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降低患者异常升高的hs-CRP所致,其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1]付渊博.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痰热腑实挟瘀证)的临床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0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7.

[4]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5]赵成梅.加减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90-991.

[6]王艳丽,李淑娟.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早期监测[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715-3717.

[7]王永炎,谢颖桢.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源流及发展(二):化痰通腑法治疗后的不同证候演变及疾病转归与治疗[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2):1-3.

[8]Evaraj S,Xu DY,Jialal I.C-reactive protein increases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in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implications for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therothrombosis[J].Circulation,2003,107(3):398-404.

[9]Chavcs CJ,Caplan LR,Chung CS,et al.Cerebellar infarcts in 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rtion Stroke Registry[J].Neurology,1994,44(8):1385-1390.

[10]张春良,刘宏顺.大黄通腑汤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害 80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53(6):499-502.

R255.2

B

1004-745X(2014)07-1343-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7.056

2013-11-27)

猜你喜欢
中风病证候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