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任教师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2014-09-01 11:13杨杨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就业指导毕业生

杨杨

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一年一度被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季”正式上演。今年被部分高校毕业生戏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年”,因为“最难”已经被年复一年地刷新,不再合乎时宜。这透露了毕业生的无奈,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高校就业工作的尴尬。

尽管各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了大量努力,但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就业质量低、自主创业成功典范少等现实情况依然受到公众的诟病。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有负责教授就业指导课程的老师,再加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直接面向学生的整个就业过程,指导学生寻找工作、调整就业期望与心态。然而,就业指导课程通常由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负责,他们对学生的了解,肯定不如这些学生所在院系的教师,在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市场实际、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方面,他们显然力不能及。因此,专任教师可能不具备就业指导的专业技能,但是他们拥有优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显然这对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增加与行业实际契合的教学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核心在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在教学中,专任教师不能囿于单纯的技能传授,更不能停留在理论讲解的层面,而应结合行业实际,讲清相关技能在实际操作当中的应用、该技能对应的工作岗位以及该岗位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前景等。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懂得“怎样做”,还懂得了“在哪些岗位这样做”,避免学生学习某种技能后,只知道墨守陈规地单项运用,在实际情境中却不懂得综合运用的尴尬。另一方面,这样的讲授能够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对行业现状有一个全局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有利于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的习得,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其次,优化实践教学方式。尽管各高校都在积极倡导和推动教学改革,但真实付诸实践并落在实处的教师并不多,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在高校转型发展和就业市场缩小的现实背景下,专任教师应增加实训教学的课时,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切实转变陈旧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方式。如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学和自主讨论,在交流中领悟学习方法,从而掌握理论层面的知识,提高在实际就业中需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大幅度增加实训的课时,以任务单的方式,调动每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如果是以小组形式完成,则需要检验分工完成的情况,避免小组内“一人包办,其余甩手”的现象。

最后,参与实习推荐和技能全程指导。国内的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求职最不利的两大因素分别是“实习经历不够”和“校友资源利用不足”。而在这两个方面,专任教师的介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专任教师只管上好课,对于学生管理的工作参与很少,造成了长期以来学工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势单力薄。对此,可以动员专任教师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实习资源、校友资源,积极联系校外的企业或相关部门,提供实习的岗位,同时,在大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给予技能上的全程指导,不让毕业实习只是一个“走过场”。对此,学校要建章立制,确保专任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的教师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尚未公开的工作信息,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总之,专任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功能的关键组成要素,不能脱离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之外,高校应鼓励专任教师探索与学生就业相契合的教学方式,并配合一定的激励机制,让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更有成效。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就业指导毕业生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