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布局研究

2014-09-01 06:09李春鹏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布局广西院校

李春鹏

【摘要】分析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现状,结合广西产业布局,指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布局不合理处,从政府引导、产业规划等方面提出调整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与布局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产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53-02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开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重大机遇,广西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平台建设,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职业教育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天然缺陷,尤其布局上需要科学调整,以适应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一、广西产业发展布局与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广西产业布局情况,“十二五”期间,广西将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两区一带规划进行全区布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重点发展的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西江经济带(分为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贺州市桂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等着重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旅游、医药、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等积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农业、交通、物流、能源、建材、修造船、矿产加工等产业。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大力发展铝工业、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各市投资额度如图1所示。

“十二五”期间,广西高技能人才持续短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目前高技能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重点工业产业专门人才达75万人,2020年达到100万人,以服务广西“14+10”重点产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需要,并提出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快培养大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根据规划纲要的预测,广西围绕“14+10”重点产业的高技能技术人才需求如表1所示。

图1“十二五”期间广西各市投资额度

表12010~2020年广西“14+10”产业人才需求

产业 人才总量(万人)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食品 11.04 15.66 19.35

汽车 4.58 6.51 9.94

石化 3.53 7.24 9.19

电力 4.75 5.99 7.24

有色金属 3.03 5.29 8.51

冶金 3.59 4.83 6.92

机械 4.15 5.48 7.23

建材 2.91 3.7 4.3

造纸与木材加工 1.49 2.91 3.8

电子信息 0.96 1.5 2.2

医药制造 1.2 1.8 2.2

纺织服装与皮革 1.04 1.57 1.98

生物产业 0.8 1.2 1.8

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 0.29 1.5 2.8

新材料 1.5 3.3 4.8

新能源 0.8 1.2 1.8

节能与环保 0.6 1.2 1.8

海洋产业 4.4 5.9 7.1

二、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现状

过去的十年,是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成长期。这期间,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成绩卓著,创造许多宝贵经验。高职高专学校招生、就业两头兴旺,优势专业已经成为高考二本分数段考生关注的对象,毕业生就业薪酬较高且具备良好职业发展潜力,在校生达32.5万人,占据普通本专科的教育半壁江山,为支撑和服务广西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广西共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27所,民办高职院校10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3所,自治区示范性和示范建设高职院校15所。此外,广西23所本科院校绝大部分仍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从地域分布来看,37所高职院校分布于广西10个市,其中18所高职院校位于南宁市,4所高职院校位于柳州市,桂林市、崇左市各有3所,除防城港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外(贵港职业学院 2014 年5月已并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各设区市各有1所以上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图2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分布

三、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布局不足之处

(一)区域布局和发展不均衡。目前,广西37所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而防城港市、玉林市、贺州市等目前尚没有高职院校,广西高职教育出现了南宁高职教育发展加速,而高职教育落后地区愈发难以举办高职院校的现象,存在区域布局和发展不平衡。

(二)专业服务支撑产业存在薄弱环节。北部湾沿海3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经济快速发展,保税港区的建立,石化、冶金、林浆纸和港口物流等产业及配套项目相继落户,相关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人才需求旺盛,但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布局还不能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理念不清晰,办学特色不突出,不能正确处理好外延扩展与内涵建设,摆正规模、质量、效益关系缺乏力度不能真正以教学为中心,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提升不够,专业结构与地方区域产业的结合不紧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四、优化广西高职院校布局的建议

(一)对接区域功能定位,优化高职院校布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根据目前广西学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规划情况,建议在以下地区新建1~2所高等职业院校。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集中于南宁市,其他3个市只有3所高职院校(其中2所为民办高职院校),因此建议其他3个市至少要新建1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的高职院校,主干专业应能服务海洋相关产业、制造业。

2.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上,依托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优秀高职院校,柳州产业发展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其他各市人力资源,尤其是高技能技术人才,都仍然处于短缺状态。目前桂西南片区,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只有1所高职院校,远远不能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桂西北片区的桂林市和贺州市目前尚无培养制造类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无法支撑本地产业升级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因此西江经济带上至少需要在桂西南和桂西北再建立2所培养制造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

3.桂西资源富集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市都至少拥有1所高等职业院校,但是对本地产业支持有限,建议各高职院校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服务本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专业,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当地经济社会。

(二)对接产业发展,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布局。面向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14+10”千亿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和调整专业结构,加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急需的石化、冶金、林浆纸、海洋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通过调整优化,使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对接更加紧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分类指导,明确高职院校发展定位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做好高职院校定位和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的内涵建设规划,围绕以科学定位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和特色发展为重点,以“扶需、扶特、扶优”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内涵,推进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Z]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委托重点课题(桂教科学〔2013〕19号)

(责编黎原)

【摘要】分析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现状,结合广西产业布局,指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布局不合理处,从政府引导、产业规划等方面提出调整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与布局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产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53-02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开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重大机遇,广西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平台建设,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职业教育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天然缺陷,尤其布局上需要科学调整,以适应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一、广西产业发展布局与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广西产业布局情况,“十二五”期间,广西将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两区一带规划进行全区布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重点发展的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西江经济带(分为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贺州市桂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等着重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旅游、医药、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等积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农业、交通、物流、能源、建材、修造船、矿产加工等产业。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大力发展铝工业、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各市投资额度如图1所示。

“十二五”期间,广西高技能人才持续短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目前高技能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重点工业产业专门人才达75万人,2020年达到100万人,以服务广西“14+10”重点产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需要,并提出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快培养大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根据规划纲要的预测,广西围绕“14+10”重点产业的高技能技术人才需求如表1所示。

图1“十二五”期间广西各市投资额度

表12010~2020年广西“14+10”产业人才需求

产业 人才总量(万人)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食品 11.04 15.66 19.35

汽车 4.58 6.51 9.94

石化 3.53 7.24 9.19

电力 4.75 5.99 7.24

有色金属 3.03 5.29 8.51

冶金 3.59 4.83 6.92

机械 4.15 5.48 7.23

建材 2.91 3.7 4.3

造纸与木材加工 1.49 2.91 3.8

电子信息 0.96 1.5 2.2

医药制造 1.2 1.8 2.2

纺织服装与皮革 1.04 1.57 1.98

生物产业 0.8 1.2 1.8

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 0.29 1.5 2.8

新材料 1.5 3.3 4.8

新能源 0.8 1.2 1.8

节能与环保 0.6 1.2 1.8

海洋产业 4.4 5.9 7.1

二、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现状

过去的十年,是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成长期。这期间,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成绩卓著,创造许多宝贵经验。高职高专学校招生、就业两头兴旺,优势专业已经成为高考二本分数段考生关注的对象,毕业生就业薪酬较高且具备良好职业发展潜力,在校生达32.5万人,占据普通本专科的教育半壁江山,为支撑和服务广西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广西共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27所,民办高职院校10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3所,自治区示范性和示范建设高职院校15所。此外,广西23所本科院校绝大部分仍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从地域分布来看,37所高职院校分布于广西10个市,其中18所高职院校位于南宁市,4所高职院校位于柳州市,桂林市、崇左市各有3所,除防城港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外(贵港职业学院 2014 年5月已并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各设区市各有1所以上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图2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分布

三、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布局不足之处

(一)区域布局和发展不均衡。目前,广西37所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而防城港市、玉林市、贺州市等目前尚没有高职院校,广西高职教育出现了南宁高职教育发展加速,而高职教育落后地区愈发难以举办高职院校的现象,存在区域布局和发展不平衡。

(二)专业服务支撑产业存在薄弱环节。北部湾沿海3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经济快速发展,保税港区的建立,石化、冶金、林浆纸和港口物流等产业及配套项目相继落户,相关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人才需求旺盛,但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布局还不能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理念不清晰,办学特色不突出,不能正确处理好外延扩展与内涵建设,摆正规模、质量、效益关系缺乏力度不能真正以教学为中心,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提升不够,专业结构与地方区域产业的结合不紧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四、优化广西高职院校布局的建议

(一)对接区域功能定位,优化高职院校布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根据目前广西学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规划情况,建议在以下地区新建1~2所高等职业院校。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集中于南宁市,其他3个市只有3所高职院校(其中2所为民办高职院校),因此建议其他3个市至少要新建1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的高职院校,主干专业应能服务海洋相关产业、制造业。

2.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上,依托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优秀高职院校,柳州产业发展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其他各市人力资源,尤其是高技能技术人才,都仍然处于短缺状态。目前桂西南片区,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只有1所高职院校,远远不能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桂西北片区的桂林市和贺州市目前尚无培养制造类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无法支撑本地产业升级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因此西江经济带上至少需要在桂西南和桂西北再建立2所培养制造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

3.桂西资源富集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市都至少拥有1所高等职业院校,但是对本地产业支持有限,建议各高职院校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服务本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专业,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当地经济社会。

(二)对接产业发展,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布局。面向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14+10”千亿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和调整专业结构,加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急需的石化、冶金、林浆纸、海洋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通过调整优化,使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对接更加紧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分类指导,明确高职院校发展定位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做好高职院校定位和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的内涵建设规划,围绕以科学定位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和特色发展为重点,以“扶需、扶特、扶优”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内涵,推进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Z]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委托重点课题(桂教科学〔2013〕19号)

(责编黎原)

【摘要】分析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现状,结合广西产业布局,指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布局不合理处,从政府引导、产业规划等方面提出调整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与布局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布局产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53-02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开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发展,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来重大机遇,广西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平台建设,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职业教育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上,还是在办学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天然缺陷,尤其布局上需要科学调整,以适应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一、广西产业发展布局与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广西产业布局情况,“十二五”期间,广西将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的两区一带规划进行全区布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重点发展的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西江经济带(分为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贺州市桂东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柳州市、桂林市、来宾市等着重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旅游、医药、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等积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农业、交通、物流、能源、建材、修造船、矿产加工等产业。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市、崇左市、河池市)大力发展铝工业、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各市投资额度如图1所示。

“十二五”期间,广西高技能人才持续短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目前高技能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重点工业产业专门人才达75万人,2020年达到100万人,以服务广西“14+10”重点产业、适应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需要,并提出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快培养大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根据规划纲要的预测,广西围绕“14+10”重点产业的高技能技术人才需求如表1所示。

图1“十二五”期间广西各市投资额度

表12010~2020年广西“14+10”产业人才需求

产业 人才总量(万人)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食品 11.04 15.66 19.35

汽车 4.58 6.51 9.94

石化 3.53 7.24 9.19

电力 4.75 5.99 7.24

有色金属 3.03 5.29 8.51

冶金 3.59 4.83 6.92

机械 4.15 5.48 7.23

建材 2.91 3.7 4.3

造纸与木材加工 1.49 2.91 3.8

电子信息 0.96 1.5 2.2

医药制造 1.2 1.8 2.2

纺织服装与皮革 1.04 1.57 1.98

生物产业 0.8 1.2 1.8

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 0.29 1.5 2.8

新材料 1.5 3.3 4.8

新能源 0.8 1.2 1.8

节能与环保 0.6 1.2 1.8

海洋产业 4.4 5.9 7.1

二、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现状

过去的十年,是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成长期。这期间,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成绩卓著,创造许多宝贵经验。高职高专学校招生、就业两头兴旺,优势专业已经成为高考二本分数段考生关注的对象,毕业生就业薪酬较高且具备良好职业发展潜力,在校生达32.5万人,占据普通本专科的教育半壁江山,为支撑和服务广西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广西共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37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27所,民办高职院校10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3所,自治区示范性和示范建设高职院校15所。此外,广西23所本科院校绝大部分仍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从地域分布来看,37所高职院校分布于广西10个市,其中18所高职院校位于南宁市,4所高职院校位于柳州市,桂林市、崇左市各有3所,除防城港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外(贵港职业学院 2014 年5月已并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各设区市各有1所以上不同类型、差异化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图2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分布

三、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布局不足之处

(一)区域布局和发展不均衡。目前,广西37所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柳州市和桂林市,而防城港市、玉林市、贺州市等目前尚没有高职院校,广西高职教育出现了南宁高职教育发展加速,而高职教育落后地区愈发难以举办高职院校的现象,存在区域布局和发展不平衡。

(二)专业服务支撑产业存在薄弱环节。北部湾沿海3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经济快速发展,保税港区的建立,石化、冶金、林浆纸和港口物流等产业及配套项目相继落户,相关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人才需求旺盛,但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布局还不能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

(三)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理念不清晰,办学特色不突出,不能正确处理好外延扩展与内涵建设,摆正规模、质量、效益关系缺乏力度不能真正以教学为中心,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和提升不够,专业结构与地方区域产业的结合不紧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内涵建设亟待加强。

四、优化广西高职院校布局的建议

(一)对接区域功能定位,优化高职院校布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更好地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根据目前广西学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规划情况,建议在以下地区新建1~2所高等职业院校。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集中于南宁市,其他3个市只有3所高职院校(其中2所为民办高职院校),因此建议其他3个市至少要新建1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的高职院校,主干专业应能服务海洋相关产业、制造业。

2.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上,依托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优秀高职院校,柳州产业发展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其他各市人力资源,尤其是高技能技术人才,都仍然处于短缺状态。目前桂西南片区,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只有1所高职院校,远远不能达到“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桂西北片区的桂林市和贺州市目前尚无培养制造类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无法支撑本地产业升级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因此西江经济带上至少需要在桂西南和桂西北再建立2所培养制造类高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

3.桂西资源富集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各市都至少拥有1所高等职业院校,但是对本地产业支持有限,建议各高职院校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服务本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专业,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当地经济社会。

(二)对接产业发展,优化院校专业结构布局。面向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14+10”千亿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和调整专业结构,加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黄金水道开发建设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急需的石化、冶金、林浆纸、海洋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通过调整优化,使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对接更加紧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分类指导,明确高职院校发展定位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做好高职院校定位和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主的内涵建设规划,围绕以科学定位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内涵和特色发展为重点,以“扶需、扶特、扶优”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内涵,推进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Z]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委托重点课题(桂教科学〔2013〕19号)

(责编黎原)

猜你喜欢
布局广西院校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Face++:布局刷脸生态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