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项目的设计

2014-09-01 07:50柯宝桦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工实验教学技能

柯宝桦

【摘要】实验教学是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验项目设计的原则出发,阐述电工电子实验项目设计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实验项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37-0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所有电类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路和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实验是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外,更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项目的合理设计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工电子实验概述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合理和科学安排实验内容和实验环节,对实验过程进行精心指导和良好引导,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锻炼思维,培养能力。通过系统的实验,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体现“边学边用”理念

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快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缩短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周期,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符合“边学边用”的新理念,在“学中练,练中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实物、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仿真软件等方法的实验,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得结果更加直观、形象。在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再加以讲解,就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学生则能更快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促进知识的消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电工电子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上有偏差

目前高职电工电子课程中实验课占的比例也稍微偏低,因此大多数教师会把实验课当成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只要学生能按照指导书要求完成实验,提交实验报告就完成教学。所以也没有放太多心思在实验课教学上,对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课后实验的总结工作没有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二)教学方式陈旧

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深入改革与更新,陈旧的教学方式在当今的课程屡见不鲜,依然还占有一定的份量。电工电子学科的教师在上实验课时还是花大部分时间来进行理论的讲授,给予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时间少之又少。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惰性,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大多数是验证实验

目前电工电子实验室中,验证性实验居多数。在实验课前,教师下发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实验操作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详细的步骤进行相关的接线和操作,就能获得相应的实验结果,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和思考的时间较少。这种实验缺少创新性,只是学生按照指导书走程序,取得知识验证的体验,无法达到掌握技能、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更谈不上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体现不出个性化教学

高职学生在招生录取时,文理兼收,基础相对薄弱、能力上参差不齐,在班级编制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划分,甚至有些班级人数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统一的教学,势必存在指导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还会出现基础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会明显感到吃力,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感到很轻松。不能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现不出个性化教学,难以真正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五)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由于高职学生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知识基础不扎实,学习自主能力比较差,尤其是文科生,很多没有学过电工电子相关知识,对电工电子几乎不理解,会产生惧怕心理,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大大影响了专业实验教学的学习与训练成效。

(六)实验考核标准单一

高职目前的实验评定主要看实验报告或实验总结,考核标准比较单一,不能全面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评定方式滋长了学生的惰性,助长抄袭之风,很多学生在实验课不动手做实验,课后为了完成报告抄袭实验数据,这种评定方式大大伤害了主动学习、认真做实验的学生的积极性。

三、电工电子实验项目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1.实验设计内容通俗易懂,由浅入深,不宜过多过繁,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容易接受。初学电工电子的学生往往把握不住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讲授理论后,要能通过实践去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实验设计要体现开放性。由于所有的实验课程都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的,不能保证实验的质量,因此实验设计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自由实验或者预约实验两种模式,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场所和空间上必须开放,给学生更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实验效果。

3.实验设计要有层次性。为了能够体现实验教学差异性,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实验设计要有层次递进。实验设计分为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让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相应实验,都有不同层次能力上的提高。

4.实验设计要体现现代实验新技术。实验项目设计的内容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进行仿真演示,引入最新技术的仿真和虚拟平台,使学生享有实验技术的先进性乐趣,体现成功幸福感,增加学习过程的愉悦性,进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实验设计要留有思考的余地。在完成实验的功能外,要给学生留足课后思考的空间和想象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课后继续去完成,促进课内课外有效的结合。

(二)实验项目设计做法

1.重视技能性和验证性实验,打好坚实基础。技能性实验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电工工具知识、使用方法和用电安全相关事项;验证性实验主要根据指导书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全部实验过程,达到巩固理论教学,培养基本实验能力。这一部分的实验主要是用电工具使用和经典理论的验证,教师和学生觉得这部分实验比较简单,往往重视不够,这是认识误区。技能性和验证性实验却是学生迈出实验探索的第一步,合理设计好这类实验可以引导学生开启未知的领域,把实验验证转换为理论的二次发现。学生通过技能性和验证性实验,打好坚实基础,为下一步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做好准备。

2.加强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达到能力的提升。经过技能性和验证性实验训练后,为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实验操作能力和技能得到提升,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具有科学实验全过程性质的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训练。这类实验属于探索性实验,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独立操作能力和多样化的方案,融合本专业多个知识点或多种实验手段、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创新性实验,实现能力的飞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教师选定的研究方向,自主学习,自主进行设计,自行准备实验设备和所需材料,进行实验,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总结等工作,是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能力和潜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奠定以后就业的基础。

4.引入现代实验新技术,超常规教学,实现新技能的突破。常规的实验方法是枯燥乏味的,借助现代实验新技术,引入仿真和虚拟平台Matlab、Pspice等软件,给实验注入新的血液和生机,从而获得更直观的实验结果,使学生改变对电工实验粗笨落后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基础实验的重视程度。

5.科学分配实验比例,改革实验考核标准。为了凸显实验课程的重要性,需要科学分配实验比例和改变原来单靠实验报告来评定实验成绩的陈旧做法。在实验考核中还要考核学生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过程中的5S管理、还有实验报告中数据结果的分析等。除此,教师还要科学分配实验的比例,适当提高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比如实验成绩占60%,余下的40%通过期末考核来评定。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督促其端正态度,也可以改变学生投机取巧和抄袭的风气,也可以遏制学生的惰性。

总之,电工电子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实验教学是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桥梁,合理设计实验项目并实施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艾小燕. 浅谈电工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家,2012(20)

[2]花艳.中职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J].中学时代,2013(2)

[3]罗彦玲,苏盈盈.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4]金永杰. 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子世界,2013(16)

[5]陈林,杨健,阳浩.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

[6]胡绍祖.浅谈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

(责编丁梦)

猜你喜欢
电工实验教学技能
高级技能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