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运作机制探讨

2014-09-01 08:30黄金来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广西基地实训

黄金来

【摘要】分析目前高职实训基地运作效率低效的现实问题,从政府统筹、多元运作、师资管理、基地监管四个层面探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运作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基地 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70-03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面临着两大共性问题:一方面,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实训基地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缺乏统一合理布局,实训基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存在盲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情况,造成实训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力度的大好背景下,如何全面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功能,以实现高效运作,将对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政府统筹、多元运作、师资管理、基地监管四个层面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运作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一、政府统筹:做好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有完善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时候不能平均用力,“撒胡椒面”的方式不可能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企业战略规划的SWOT分析法也可以用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规划。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

根据SWOT分析方法,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基地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包括区域内不同产业的布局,各产业内企业的数量和分布等;第二,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可以从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看出;第三,区域内其他院校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他其他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和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第四,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实训基地的基础,如师资、学校的土地和建筑面积、学校已有的实训基地情况等。其中,区域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区域内其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是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基地时需要考虑的挑战(opportunity)和机遇(threat),学校已有的条件即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和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结构密切相关,且更大层面上是为当地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时,要与政府的发展规划部门、劳动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的精神,组成调研班子,充分考虑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未来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领域等方面因素,摸清本区域内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紧缺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方向,对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数量进行超前预测和规划。

此外,还要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角度,根据未来区域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综合考虑行业、城乡区域布局和学校专业优势,以及各高职院校的衔接,进行统筹规划区域内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区域内同一专业布点过多、规模过小等问题。要与区域经济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相应的实训基地。对属于产业过剩产业的实训基地,要严加控制;对发展前景好的朝阳产业的实训基地,则要加强建设力度。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布局规划时,便从广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出发来全盘考虑。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广西未来十年将着力打造机械、电子信息、汽车、电力、有色金属、冶金、石化、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大千亿元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等4大新兴产业。广西工业“14+4”框架体系为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实训基地提供了参考。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以机电类专业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加大了焊接技术实训基地、应用电子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前两个实训基地都被评为国家示范实训基地,第三个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示范基地。

二、多元运作:坚持开放建设,提高实训基地利用效率

实训基地建设贵在开放性,封闭建设不可能保证高效率。要保证开放地建设实训基地,首先要赋予实训基地多种角色和功能。从功能上说,学校实训基地运作应努力打造成为“四个中心”:学生实训、师资培训中心;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和职业资格认定中心;职业学校与企业共享的资源中心;企业的生产研发中心。

(一)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依赖校企合作。行业和企业是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单位,它们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更熟悉。它们对生产经营更熟悉,所以,必须充分地尊重、信赖它们。可以成立校企实训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实训计划,评价实训质量,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确定人才需求,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结构,实训与培训内容和评价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机械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实施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学院与企业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为了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可以使实训基地成为“校中厂”的形式。“校中厂”是一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中厂”将企业的车间、设备搬进校园,学生可以随时进车间上岗。学校还可以把企业优秀员工请上讲台,诊断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中厂”——焊接自动化技术与堆焊工程培训基地建设。企业投入50万元设备,在焊接技术中心建立“焊接自动化技术与堆焊工程培训基地”,为广西的糖业、水泥业提供堆焊修复及再制造服务,同时为专业学生堆焊技能以及自动化焊接的教学提供实际生产环境。这样,既解决了学校实训基地经费不足的局面,也提高了实训基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技术就是企业中正在使用的技术,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更大欢迎。

(二)对外提供培训,提高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坚持开放性,才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高职院校要在保证自身对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尽量创造条件让其他高职院校、企业、外来务工者等群体利用到自己的实训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口支援,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崇左市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等高、中职院校相关专业及专业群提供校内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设备配套、专业教学改革等服务,增强对区域职业教育院校的带动能力,促进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在保证本校学生对设备利用的情况下,安排时间让其他高职和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来学校参加实训。

学校实训基地应担当起为社会培训紧缺型技能人才的责任。我国大批劳动力素质还比较低,他们还没有接受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这些一线劳动力的素质,对于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非常重要,也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利用自己的实训设备,积极开展社会培训,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声誉。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用人标准,积极为企业员工、农民工提供培训,为社会输送更多技能型人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技能培训基地及鉴定基地,采用企业员工入校培训、专业老师下企业授课或培训等方式,每年为南宁市鼎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企业培训新员工、管理干部等不少于700人次。向社会开放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别是面向广西实训条件薄弱的兄弟院校,开展各级各类的电子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并对外承担兄弟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受益学生不少于每年200人次,为下岗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电子技能培训,年培训不少于200人次。

三、师资管理: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保证实训基地使用效率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离不开良好的硬件设施,当前,大多高职学校的实训基地在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下,建设伊始就注意把握技术前沿,购置先进设备,运用现代技术,硬件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和水平。然而,高水平硬件设备必须通过高技能的师资队伍的操作掌控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当前,实训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业务水平偏低、实践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不高等使得实训基地软硬件设备不匹配,形成了“一流硬件、二流软件、三流效益”的怪现象,严重阻碍了实训基地使用效益。

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必须努力提高实训指导教师水平。这需要从源头上拓宽实训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建立起一整套“外引、内培、激励、考核”机制,组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训师资队伍,有效地促进和提升实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外引。在引进实训师资时,注重对其实践能力与学历的双重考核,选择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并根据现有实训师资的整体水平,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训教师,既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也可提高整体实训教学水平。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实训基地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在广西具有一定影响的电子行业的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实施校企双带头人制度,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

(二)内培。定期选派实训教师到合作企业学习,了解企业中先进的技术,并在真实的环境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鼓励实训教师参加技改项目,不但可以使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且也能够起到锻炼、培养的作用;鼓励实训教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证。可实行双导师制,为新进校的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名实训指导经验丰富的实训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

(三)激励。为使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必须制定一套合适的激励机制,在人事和分配制度上,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建立聘任和奖励制度,引入竞(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71页)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采取教师轮训制度,优胜劣汰,申报职称时,把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作为晋升的重要条件;合理调配实训教师资源,鼓励骨干专业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和参加社会技能培训,作为一定的教学工作量纳入年度考核;支持实训教师从事实训室建设、技术创新和实践教学工作相关研究,凡是有科研立项的实训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资助。

(四)考核。每个学期要对实训教师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学期初对教师授课计划和实训准备工作进行检查;期中督导员对实训教学效果和听课记录进行检查,对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环节进行不定期检查;期末检查教师制定的实训教案;对科研情况的考核,教师每年至少参与一项院级科研或企业技改项目;对个人发展等情况的考核,鼓励年轻教师攻读研究生及到合作企业锻炼学习,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基地监督建立监管和激励机制,保障基地健康发展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场所,关系到实训基地能否高效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关系到学校财产和学生人身安全的保障问题,所以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实训基地健康发展的同时,向投入要效益,提高基地投入产出率。

(一)加强监督,坚持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实习仪器设备购置,以及图书资料添置、骨干教师培养等,必须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同时接受财政、教育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二)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坚持校长和基地负责人问责制。学校应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管理体制的模式要定位在企业管理型模式上,要注意吸纳企业、社会培训机构或地方政府广泛参与实训基地管理,且管理机构应该涵盖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训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层面。将实训基地管理纳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坚持校长和实训基地负责人问责制,对几年建设成效不显著的实训基地,按申报审定程序,经实训基地建设评估委员会评议,教育行政部门核准,予以取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校领导和系部组成的实训基地运行质量监控小组,定期或随机检查和监督实训教学运行状态、实训场地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很好地保证了实训基地的高质量。

(三)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提高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因为实训基地建设中既有企业的技术指导人员,也有高职院校的教师,所以,必须建立完善全面的激励机制,激发两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为了保证生产任务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同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训要求,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了原先的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不分企业员工还是校内指导教师,按实训项目性质和内容,根据完成实训的标准,按学生人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员工、指导教师的工资及奖金挂钩,学生与实训成绩挂钩。完善的激励机制保证了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管理,真正实现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

(责编黎原)

猜你喜欢
广西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