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2014-09-11 21:25德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西藏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摘要: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分析,探索了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方式方法,对提高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富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西藏;高校;思想行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53-03

一、前言

西藏作为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高校学生主体上为藏族,他们即将成为西藏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在当今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人才专业技能日益进步的形势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发展方向正确,发展成果巩固的重要举措。

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处心积虑地加紧对我们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与我们争夺少数民族地区接班人。新时期扎实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

二、我区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关于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笔者对西藏六所高校在校生所作的调查分析,从总体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在稳定的基础上正发生积极的变化。

1.政治态度端正。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下,学生的政治态度基本是好的,思想走势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共振,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肯定改革开放,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对党中央领导集体表示信赖,认为我国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说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居于主导地位。

2.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西藏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边远、高寒山区,这些地区比较贫困,加之基础教育的条件和水平相对低下,因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经济和就业三大压力。对此,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困难,在学业上非常刻苦,以积极争取获得奖学金和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来缓解困难。这些都反映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心理状态。

3.价值取向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多能通过积极思考,确立人生坐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注重个人利益,强调自我设计和自我选择。在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问题上,一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上崇尚自我、注重突出个性、自我发展,而集体和协作的观念、服务和奉献的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较为欠缺。

4.生活压力加剧,形成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随着招生规模扩大、收费标准提高、学习压力增加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在学习、经济和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人相对增多。经济拮据已成为困扰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特困生安心学习的重要原因。有的学生由于对所处困境不能正确对待,存在自卑心理,学习不努力,心理调节能力差,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再就是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精神较弱,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淡漠,不少学生因学习、人际关系、生活等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针对西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做好西藏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从宏观和具体两个方面均有适当把握,方能达到育人成才,教导有方的效果。

(一)就宏观上讲

1.加强民族观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中国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相结合,使学生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激发他们毕业后报效家乡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无神论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迷信思想和神学意识。一些大学生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马列主义宗教观和民族观,在面对一些稀奇新鲜的事物时尚不能以科学的思维对待和分析。因此,高校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旗帜鲜明地向他们进行宗教观、无神论的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它有利于推动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转变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观念,有利于培养他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有利于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创业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特别是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和创业实践能力。

4.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从中学升入大学,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到非少数民族聚居区,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非本民族文化环境,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不仅包括生活方面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由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心理冲突与体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出现孤独感、压抑感等,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不适应。因此,高校需开展并规范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使他们掌握自我调节和驾驭自己心理的知识,增强抵御外界一切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

(二)具体而言,在教育手段和管理模式上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如下举措

1.强化“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非凡地位和重要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和利用“两课”课程教学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持各类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又要在选材和结构上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对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民族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熟悉,增加民族认同,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endprint

2.发挥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党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要经常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制订总体规划,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更重要的是,党委要广泛发动校内各级基层党团组织认真履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哲学社科课教师、学校党团干部和辅导员等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他们是德育资源的主要组织者、利用者,通过加强培训和进修、制定激励机制及鼓励教师敬业奉献来提高他们的水平与素质至关重要。另外,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政工队伍,主要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加强日常学生的思想教育、参与和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等,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条件。高校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主要是要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校园文化设施中,营造民族精神培养的良好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另外,需要充分地利用高校的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利用党、政、工、团等正式组织进行教育与宣传,如校报、校广播、校宣传栏等等。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诸多方面,采用得当的措施和有力的教育方法势在必行,本文仅就目前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出如上探讨,以求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J].民族大家庭,2009,(2):24-27.

[2]普丽春.当前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管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51-53.

[3]中央民族大学“六观”教育研究课题组.试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教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2):180-184.

[4]舒求,甘开鹏.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9.

[5]麦培年,宋善文.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J].党史文苑,2007,(12):63-65.

作者简介:德吉(1972-),女,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处长,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藏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都是西藏的“错”
一个人的西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