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异课”跟随:一种有效的督导方式引发的思考

2014-09-11 21:28王淮庆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督导教学改革

王淮庆

摘要:“同班异课”跟随听课作为一种新的观课视角方式,与视导员普遍听课方式的结合,使得教学评估方法得以更加优化,课堂教学特色更易彰显,教学问题诊断更为准确,据此的督学工作更为细致、更有价值。

关键词:同班异课;跟随听课;督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58-02

案例反思:某视导员选择到某班听课。1~2节是专业基础课,注意到教室倒数第3排左侧的N学生,在课程不到10分钟,就拿出手机玩。过了几分钟,他周围的同学开始注意他。此时的教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无视这一现象,N同学也乐此不疲。3~4节专业课伊始,N同学就趴在桌上睡起了觉,也许是前2节玩累的缘故。教师首先介绍本单元课的教学目的,其后请学生先预习教材相关内容。与此同时走到N同学处,轻拍了他一下,示意他端坐起来。随后,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辅以例析、视频观摩、分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在这些过程中,N同学犹如换了个人,认真参与课堂教学。最后,通过小组评析、教师小结,让N学生感悟到了学习的兴趣。下课前5分钟的课堂检测提问,也例证了其学习效果是较好的。下午接着还听了同班其他课程,依然主要聚焦于N学生。

一、“同班异课”跟随听课

所谓“同班异课”听课,是基于充分、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效果,以及教学中不同教师选用的教学手段、管理方法与发挥效能,并辨析、印证影响教学效果多要素相互关系的一种教学督导方法。视导员选择一常态班,以聚焦个别学生(点)与兼顾班里其他学生(面)相结合的方式,连续听取该班数节不同教师所授课程,就某个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等研究信息对比分析,基于课堂事实基础,从而得出相关的较为真实、准确的意见和建议,以此评估教学效果及其成因,并依此来指导师生有效教与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听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听什么类型教师的课、采取什么形式、是集体调研还是个别调研等可以灵活掌握[1]。

二、跟随听课督学方法特点

1.综合与客观性。听课者依据同班的某个学生(或某学生群体)在不同课程教学中的表现重点观察,可对比辨析,较为准确地了解不同课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与评价方法、对学生关注程度与期望值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一切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和导致学生学业成就上的差异。基于此基础上所作的客观地综合判断,使评估更具说服力。视导员的“督学”主要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更好地服务,提升学习效果。为此,必须清楚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对教学及有关方面的反映与呼声[2]。

2.诊断与公平性。选择同班级跟随听课,便于了解教学对象和条件保持在不变的情景下,因其他可变因素的变化而致使不同结果的状况,这种基于教学现场的细密察看和对比辨析所得出的评估,教学课堂所反映的表象与数据能较为客观地印证结论,其结论对受听授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更强。在此基础上,也能为受听教学对象在学业上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所表现出来的)进行确切归因,为教改方案修订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有益的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3.指向与互补性。同班跟随听课方式的目的和指向明确——有效课堂和有效学习,通过对课堂相关因素的分析,引导受听授课教师更为清晰地把握有效课堂的要件与意义,以及督促视导员较好地把课堂教学观察与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以此,共同改善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督学”要以‘参与者、‘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身份进入督导对象的工作领域,参与活动,学习知识,了解、发现问题[3]。

三、有效督导工作的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问题,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在此期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启发,不仅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得到分享,而且相互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有了充分交流,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并推动教学得到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师生达成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从学生个人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注入新的活力。任课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这是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认真思考,我们的教学应该如何服务于学生,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升教学质量和调整教改思路

教学,其实是组织才华的艺术,又是开发才华的艺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按自己的要求和兴趣授课,而应更多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用换位思考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落实在机制之中。工作模式有“终结性”督导评估和“过程性”督导评估,我们更应重视过程性评估[4]。

1.明确学习目的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首要条件。案例中N同学由1~2节专业基础课上的漫不经心,转而到3~4节专业课中的积极表现,这与教师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目的有关。动机过程模式的理论告诉我们:一个较为完整的动机,包括其内在需求、外在诱因以及自我中介调节这三方面的相关因素。自身内在需求的激发是在其对行为目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由其缺失性的一种需要状态转变成唤醒态势,从而形成一定能量和并成具有确定方向性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应该强化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和专业引导,使其对课堂教学学习目标认识更加明确,促使学生的自我唤醒,以此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和正能量。endprint

2.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要与目标一致。教学内容与活动的设计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兼顾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个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案例中N同学能够在专业课上较专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是因为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不仅与教学目标一致,而且还在N同学的最近发展区,符合认知规律,能很好地满足他的学习需要。

3.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适度的期望值。适度的期望值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案例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师对同一学生的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印证了这一点,当N同学在课堂上出现不当行为时,专业基础课教师置之不理,而专业老师则通过多种方式,巧妙地向他传递一份关爱。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指出,当教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所要达到成绩预先设定时,他的内在主观倾向常常会表映在其外在行为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对象形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4.教师与学生密切接触并积极开展有效互动。接触与互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及未来发展的激励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尊重,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和教与学的效率的提升,从而使得学业状况的评价及反馈更加科学有效。教师在课堂内外主动接触学生,给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真正学有所得,是考量其是否关心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和学生进行深度的交流及有效互动,学生很难感受到自己未来发展获得的切实关注,自然谈不上指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学督导制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专家治学和深化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社会和学生对教育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手段。督导主要是“督促”与“指导”,督是手段,导是目的,所以一定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人性化的“导”,个性化的“督”。专家们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同一专业的授课教师共同研究并设计教改方案,共同解读教学理论和教材,探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是高等院校的市场竞争力所在。“三督一体”即“督教”、“督学”、“督管”相结合,不可分割。这是由教学督导的宗旨——监控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所决定的[6]。从部分高校近年来教学督导工作的实际状况来看,重“督教”轻“督学”、“督管”现象的普遍存在,势必影响高校教学督导职能的全面实现[7]。如何真正使得“督教”与“督管”达到良性循环,教学督导的意见、建议真正发挥咨询、参谋的作用,加强对教学管理部门的“督管”,处理好“督教”与“督管”的关系,是教学督导职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崔再杰.督学如何听课[J].教育与教学,2013,(1):189.

[2]曹德品,徐维廉,王丽娟.“三督一体多方位”教学督导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47-48.

[3]肖小华.教育督导工作要讲究策略[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7):62-63.

[4]张晓晓.积极发挥教育督导制度的有效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71-72.

[5]刘宾,李翠萍,黄明宜.督导—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9):822-823.

[6]习曹林,陈文江,吴红英,等.教学评估的实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21.

[7]陈铁山,杨雪.论高校教学督导体系的整体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11,(3):118-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督导教学改革
《新视野下的区域教育督导》简介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行走在教育督导之路上——对做好责任督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