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SSOM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4-09-11 14:58刘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法高校思政

刘伟

摘要:BLOSSOM教学法是在探寻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效性途径的又一探索,即宽容博学的教师以多媒体为辅助,采用最优最佳的教学手段,在双向和互动中引导大学生悦纳自己,形成独立见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BLOSSOM;教学法;高校;思政;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02-02

一、BLOSSOM教学法内容、特点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阿尔·伽扎利强调教育是一个建立价值观的过程,夸美纽斯认为教学法是愉快地进行教授的艺术,即是说,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没有烦恼和厌恶,而且都引以为是最大的乐;它是彻底地而不是肤浅地、浮华地进行教学的艺术,这种教学能导致真实的知识、文雅的道德和最深厚的虔信。笔者根据对这些教学观点的梳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程中归纳出BLOSSOM教学法。

BLOSSOM由数个单词的首个字母组成,其中B是Between两者之间;L是Liberal宽容的、博学的;O是Optimistic积极的、乐观的;S是Singular独特的,非凡的;S是Standpoint观点、立场;O是Optimum最优的最佳的;M是Multimedia多媒体。总体来讲,即在新媒体时代下宽容博学的教师以多媒体为辅助,采用最优最佳的教学手段,在双向和互动中引导大学生悦纳自己,形成独立见解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BLOSSOM教学法的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以“直接教学”的模式,形成“间接教学”的教学模式。直接教学属于高度结构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其特点表现为教师指导和控制、教师对学生进步的高度期盼、学生最大限度地花时间进行学习,教学效果好与差和教师素质直接相关,这是目前大多数《基础》课教师采用的主要方法。BLOSSOM教学法是间接教学法,目标是让学生处于探询之中,教师以学生自己的经验、兴趣和问题入手引出额外的例子,围绕解决问题来指导学生发现和澄清该普遍性原理,相较于直接教学,这种方法更适合《基础》课的教学。

BLOSSOM教学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有:(1)帮助解决困扰《基础》课教学实效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基础》课教师知识面单一,学科专业结构相对滞后,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等问题。(2)强调《基础》课教师要有严谨治学态度。《基础》课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宽容(Liberal)的态度,广博的(Liberal)知识和大学生探讨、交流,而不是强硬的灌输,使大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的引导。(3)关注学生情绪,促使大学生建立积极(Optimisti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的“三观”是大学生立身处事的基点,基点不正,人生道路波折重重。(4)注重人性教育,重视大学生独特的(Singular)价值。每个个体都具有特殊的价值,《基础》课教师要尝试引导大学生发现自身的独特价值,以期建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协助大学生形成观点(Standpoint),站稳立场,完善思维。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随时可以接触到海量信息,如何筛选、辨别,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都需要反复实践。(6)强调最优(0ptimum)教学方法,使课堂效果最大化。案例式、问题中心式、学研结合式在教学使用中各有优劣,《基础》课教师须随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而变化。(7)强调《基础》课教师多媒体(Multimedia)手段的运用。

二、BLOSSOM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1.“一点点心”板块嵌入。“一点点心”即是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关章节内容的结合。“一点点心”有两个断句方式代表两个寓意:“一点点,心”即一点点心理学的知识;“一点、点心”代表这个知识点是心理学学科的极小的一部分,类似小点心,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引起学生上课的兴趣,比如,在《基础》课本第七章社会公德中讲到助人或利他行为时,结合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借助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和利他动机的分析,来深入探讨18个路人的反应,学生的讨论十分激烈,但已不是最初的沮丧与失望、恐惧交杂的情绪。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方式学生特别愿意接受。我们的启示是政治课当然要用政治的语言,但政治语言不是唯一的语言,间或使用其他学科的名词同样可以达到政治教育的效果。

2.课堂专题讨论:《基础》课授课内容的特点之一是学生对内容的熟悉,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积累关于某一专题的认识,但大多是感性认识,可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就现象谈现象,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要经过反复实践,螺旋上升的过程,最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对全日制的大学生而言,这样的实践机会较少,要使学生达到对某一现象的深刻把握,老师更要有高屋建瓴的能力去提炼、概括、总结,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现象后面隐藏的规律性内容。

3.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利用。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工具,丰富课堂教学,无可厚非,但须使用有度,正如一位老师所讲,“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插入影视片段,但教师不是专门放电影的。”展示影像时,教师应当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辅导,而不应当简单地让学生自己看,听之任之,以免学生陷入‘看热闹的状态。

4.网上网下双培训,积极应用研究成果于教学中。一方面,《基础课》教师仍需根据课程需要在网上网下进行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培训,开展国际国内形势的专题培训,比如华夏心理网站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总结培训内容,写出科研论文,形成系统思维,引导学生讨论。

5.充分利用纸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以及新闻网站。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充分利用纸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以及新闻网站,在和老师交流甚至辩论时才有可能言之有物。我们始终相信,“视野决定成就”,因此除了中国各部委的网站、推荐学生经常上中国社会科学网、环球网、凤凰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等网站;可以经常看“今日看世界、震海听风录、海峡两岸、一虎一席谈、环球新闻”等节目,增加学生看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从而明辨是非,站稳立场。endprint

除了教学大纲的常规授课外,还引导学生:

1.写:比如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自己理想变化的过程,字数不少于1000字,通常一开始布置时学生会觉得字数很多,但在写的过程中很多人表示这个作业使他们认真的梳理了自己的经历,从而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

2.测:在学校的主页上开辟心理咨询板块,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测试、心理健康普查”,经常在课间指引学生去看去测。利用心理学的测验,使学生做到认识自己,更加了解自己,进而超越自己。

3.辩:比如在道德一章中,“辩题:道德修养在个人发展中更加重要还是专业技能在个人发展中更加重要”,通过激烈辩论使真理越辩越明。

4.谈:“教学并不只是教室内的事。威尔逊(Wilson,et,al,1975)发现,学生和同事认为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教授,不仅业务精湛,而且在课内课外与学生经常交往。当学生看到你愿意牺牲自己的工作时间帮助他们,你已经传达了你的价值观。”《基础》课教师经常和学生通过qq、邮箱、微信等方式交流学习、生活、工作等内容时有效弥补了课堂时间有限、场所局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三、BLOSSOM教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本教学法始终以师生情绪为主线,既抓住学习过程的认知层面,也强调了学习过程的情绪层面,这一方法推动了《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反映了未来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趋势;BLOSSOM教学法还集中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于一体,打破了各学科之间明显界限,在教学中使用多学科知识为教育目的服务。

实践创新包括:(1)在每章的内容前,根据内容增加“一点点心”,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大约5分钟内可以讲完,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及时介绍最新的课程内容。《基础》课中,法律知识部分每学期随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制定、修改和解释及时更新,在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部分也借鉴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使课堂常教常新。(3)建议学生亲手做PPT,增加对书本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根据《基础》课程中的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做PPT,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又使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增加对该知识点的深入了解,统一时间展示学生的PPT,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等,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其中一个依据。(4)根据班别、学号顺序排座位,学生的到课情况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逃课率,而且固定的座位可以增加老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增强师生的互信,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四、BLOSSOM教学法的应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提到,“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本教学法自被提出之日起就在任教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实践,在不断改进过程中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普遍认为:“这是独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善于启发,善于引导;老师上课的同时会给我们查找一些资料,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课前的心理学知识做了适当的补充,与所学的章节想吻合,补充的知识恰如其分的与章节内的内容契合。很好,值得效仿;老师尽职尽责,亲切,教学能力强;……”甚至一些考上研究生的或者毕业工作后的学生还不时会发邮件,内容大多是“老师,我记得当时您上课时给我们讲了一个……您能给我再推荐一些类似的书吗?”或者是“我遇到一件事情,您能再帮我分析一下吗?”……

本教学法不仅在本门课教学上起作用,还做到了:

第一,向专业课教师的辐射。在许多高校关于价值观培养的调查中,询问学生是专业课教师对自己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大,还是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选择了专业课教师。这里面当然存在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刻板印象,但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不能不重视专业课教师的直接引导。《基础》课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文理科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教师也很难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对待具有不同思维习惯的学生。在BLOSSOM教学法的指导下,《基础》课教师可以向专业课教师请教,列出本专业的基本科目,使《基础》课教师能在课堂使用其专业的语言,课堂效果更为明显。

第二,向辅导员队伍辐射。在思政部的四门课程中,《基础》课和辅导员的衔接最强。辅导员作为专门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对本学院学生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工作状况、知识储备、家庭关系、综合素质的了解相对全面。《基础》课教师在BLOSSOM教学法指导下,和辅导员进行有效沟通,增加对本学期所教学院学生的了解,课堂上更加有的放矢,《基础》课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大大增强。

第三,向其他高校辐射。如和广州、佛山、珠海、东莞等城市的《基础课》教师进行有效交流。深圳大学作为广东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培训基地,每年会组织《基础》课教师进行培训,会上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经验交流,会后不同学校的老师可以自由交流,在这一过程中,BLOSSOM教学法也参与老师教学经验的交流,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例如,在2010年的年会上,有些老师仔细询问知识拓展部分的内容,2011年培训再次见到时,一位老师很高兴的表示实施起来教学效果很好。

“教育是生动的,不是机械的过程”,泰戈尔的这句名言也一直启迪着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基础》课教师。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的程度越来越深,从事《基础》课教育的工作会面临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各种挑战,“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要《基础》课教师态度明确,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态度对待工作,不断改进BLOSSOM教学法,形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就一定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的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孙绍荣.高等教育方法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威尔伯特·J麦肯齐,著.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第11版)[M].徐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法高校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