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践环节的指导作用 培养能源环境治理领域高素质人才

2014-09-11 23:26竹涛,徐东耀,何绪文,王启宝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环境工程实践教学

竹涛,徐东耀,何绪文,王启宝

摘要: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开展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结合科研实践开展毕业环节及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做法,特别是在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育人工作、培养能源环境治理领域高素质人才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为今后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环境工程;科研训练;实践教学;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22-02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包括实验能力、运行管理能力)和运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在近十年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一直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作用,培养能源环境治理领域高素质人才。

一、强化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在学校和学院领导支持下,利用专项经费和科研经费,以新教学大纲为基础,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改善硬件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本着“重基础、建规范、创特色、出精品”的宗旨和原则,建成了一座具有完整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体系、规范的矿业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每学年实验课程从4门增加到8门,实验从7个增加到26个,建设了气象站,开设了环境噪声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增加了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实验、焦化废水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增加了烟气脱硫脱硝实验、甲烷气净化实验,《环境监测》增加了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实验和室内空气检测实验,三年来支撑大学生创新计划22个,已结题15项,支撑各类竞赛5项,为1个校内环保社团提供了实验基地。

二、将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计划有机结合

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灵活的特点,要求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逐渐加入老师的科研队伍,鼓励科研能力强、承担项目多的教师抽出时间指导这些学生进入实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近三年,我系共获得指导21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已结题“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14项,学生参加的积极性高,课题全部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中基本全部参加过北京市或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其中超过约1/3的学生为大学生创新计划的负责人。

三、发挥社会实践环节指导性作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又与行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明显矿业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1.社会实践课环节。环境工程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按培养计划设定在第五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了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对基本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主要污染源及其危害、各环境子系统污染防控体系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完成或正在学习部分专业课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从不同的环境子系统尤其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及其原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以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为指导,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环境子系统和其存在的能源环境问题,从污染的产生、污染源的排放与管理、污染防治出发,结合实际厂矿、企业、流域等进行选题,深入现场,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相关原理对现场的污染路径、防控措施及其先进性合理性等进行重点调查、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知识,提出自己的想法,乃至可试着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科研训练环节。在理论训练方面,由全系科研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教师,结合科研实践进行讲座式的教学,包括:介绍科学研究工作的性质、内容、方法、过程及基本规律;物质结构、性质的现代仪器表征方法;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的专题讨论;信息资源的检索与科技写作方法;结合环境工程各个专业方向的新技术专题讲座,介绍当前的前沿科技发展方向;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科研项目和成果开展训练,增加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实践训练方面,结合本系实验中心教学平台,指导本科生构建实验框架,取材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问题,进行验证性实验。当然在验证性实验进行的过程中,也不乏一些非常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并取得一些新的发现。

3.校内实践环节。“绿缘·根与芽”社团是在环境工程专业背景下,与国际“绿缘”社团接轨,由学校和环境与生物工程系共同支持的环保社团。其出发点是通过社团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以大学生为载体向社会传播环保理念。同时让我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通过环保实践活动,充分接触社会,开展一系列的环境调查活动,促进理论向实际转化的速率,增进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深入了解。

4.暑期实践环节。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按照学校布署,每年暑期举行,由学生自由选题,鼓励学生组合成团队,集中优势力量,对能源环境治理社会热点问题及其他相关主题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提交专题调研报告。我系部分教师结合主讲专业课程和科研领域专长,在课程讲授之余,主动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贯穿到社会实践中去,尤其是将课程教学中提及的理论体系活学活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部分实践团队还与实践单位达成共建,形成了机制,为当地能源环境治理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谏文献策,受到了不少实践单位的好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巩固了教学成果,使实践教学的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5.毕业环节。毕业环节是大学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而且时间较长,适合结合科研实践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型培养。毕业环节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制。我们狠抓毕业选题工作,每届毕业选题的数目均大于学生人数,由学生填报志愿,双向选择,确定最后的选题;严格答辩制度和程序,抽签决定答辩分组和次序;自2006年开始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选,采取个人申报、指导老师推荐、学科建设负责人审查、集中答辩的形式进行。

自2004年首届环境工程专业毕业以来,培养的本科生应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均在41%左右,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录取。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矿山环境方面专业优势明显,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与矿业有关的国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并逐步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我们每年也会邀请这些优秀毕业生返校,向在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介绍企业实际情况,并介绍他们的个人经验教训,增强在校生对于实际工作岗位的认知,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四、结语

通过近五年左右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环境工程专业所形成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育人工作,培养能源环境治理领域高素质人才”的模式贯穿了本科生的培养周期,使学生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和互相加强的复合教学体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并形成了以课程教学促进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巩固课程教学的良性循环。

基金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09QH03),2013年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煤炭转化与处置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素质人才环境工程实践教学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分析
旅游教育与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医学专科学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