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巴蜀地区市肆建筑形式研究

2014-09-22 09:36冯棣
中国名城 2014年9期
关键词:汉代巴蜀集市

冯棣

摘 要:汉代巴蜀市肆至少分为3种类型:大都市肆、郡县市肆以及产业市肆。不同的市肆具备不同的市容量、规模,建筑性质也不尽相同。这些市肆在汉代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向,对后来的城市格局、城镇形态、商业结构空间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在巴蜀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间集市,至今仍然保留着类似汉代市肆的经营风格。

关键词:市肆;汉代;巴蜀;集市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9-53(5)

市肆,或为市井发展而来。因井为市,形成固定交易场所而称为市井,市井逐渐发展成为城市里进行贸易交流的商业活动区,并具备一定的管理措施、建筑形制,即为市肆。在中国汉代时期的城市中,已经出现了成熟的经由国家管理的市肆。大至国都,小至乡村,都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市肆以满足一定区域内行业交换或百姓日常生活所需。

目前关于汉代市肆的图像资料主要集中于画像砖上,而其中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是巴蜀地区出土的画像砖。本文通过对类似题材的集中分析研究,希望整理还原出汉代地区地方市肆的基本类型和发展状况。

1 汉代巴蜀不同类型的市肆

巴蜀地区在秦朝被纳入中原版图统治后,其农业和手工业等持续发展。到了国立强盛、文化自觉时期的汉代,其盐铁业、畜牧业、酒业、饮食业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关于巴蜀市场,《 史记·货殖列传》记临邛卓氏:“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1]程郑“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2]《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等郡商人经商,“南贾滇、僰僮,西近邛、莋马旄牛。”[3]“王褒在《僮约》中讲到当时的贸易范围“上至江州,下到湔主”……交易内容, “多作刀弓,持入益州,货易牛羊”。[4]物资的丰盛刺激着商品贸易并推动着商品的直接交易地——市肆的发展。

从巴蜀地区出土的画像砖来看,最迟在汉代,蜀地及周边地区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市肆。根据目前所得到的图像资料,通过对市肆的规模、平面布局、市肆交易状况等分析研究,当时的市肆分可为3种类型:大都市肆、郡县市肆以及产业市肆。

1.1 大都[5]市肆

《华阳国志·蜀志》中有关于秦筑成都城的记载:“(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圃。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若徙置少城。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6]。说明了成都是与国都同规格的大都市。在汉代,此等大都市肆得到了平稳的发展。四川成都附近和新都都繁曾出土了两块同模刻画汉代大都市肆的画像砖,表现了此类大都市肆的规模形制。画像砖上的市肆格局为:“平面呈方形,周以城垣,每面于中央辟门,依门于市内开十字形道路,并在其中央建二层之市楼,楼上悬鼓,用司市之启闭,上述道路将市内空间化为等面积之四区,各区建有排列整齐房屋数列,当为各行业交易所在。另在市隅置小屋数间,可能为管理人员住所与公用之房舍。”[7]

市肆被独立营建,并用城墙围合,方便管理运营。围合的市肆城墙被称为“阛”。晋崔豹《古今注》:阛者,市之垣也[8]。市肆运营时间是由官府限定的,因此,于城墙上开城门,并定时开放,市肆的城门被称为“阓”,“阓者,市之门也”[9]。阓,市外门也。从门,贵声。市墙曰阛。——《说文》, 张衡 《西京赋》:“尔乃廓开九市, 通阛带阓。[10]”即是指用城墙围合起来并在墙体上开城门的市肆。市内被十字街区分为4个大区,十字中心为官府办公建筑鼓楼。每大区都有多个小分区,小分区由规划齐整的店铺排列形成,一排店铺称为“肆”,肆与肆之间的道路,称为“隧。”班固《西都賦》载长安九市:“九市開場,貨別隧分。”[11]说明了市场分区售货,以道路相隔的市场场景。 左思《蜀都赋》载:“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12]记录了当时成都市肆规模大,货物品种多,商人云集的盛景。

和汉国都长安的市比起来,此画像砖上所表现的市容量、规模,建筑性质都要比当时作为都城的长安之市要小些。“已发掘出的东西市每面有2门而非1门,市中也并非仅有东西、南北各1条道路,而是各2条,在市中形成井字形格局”。此格局把市场分成9区……今在横门以南160米处勘察到的长宽各300米的建筑遗址一般认为是长安的市楼……。[13]分区是九区,大于蜀都的四区,鼓楼遗址长宽各三百米,应该是体量较大的建筑。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旗亭五重”。[14]也说明了长安城的市肆从鼓楼到市分区等都比地方规模要大许多。

大都市肆是汉代主要的城市布局中都会出现的市肆类型,如长安、洛阳即有类似市肆,其布局基本是封闭性的对称格局。由于资料的缺失,一直没有汉代市肆的图像研究资料出现,直到四川东汉市井图画像砖的出土,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1.2 郡县市肆

东汉王符著《潜夫论》文中曰:“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15]即当时的郡县市肆的存在,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郡县市肆布局灵活,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场地平面相对自由。没有规划齐整的道路,也没有整齐划一的分区。城门亦较为简朴,整个市场规模比起大都市肆来要小很多。

市中的店铺建筑类型丰富,有依城门搭建的类似临时建筑的摊位、摆放在露天的小推车货柜,或者将货物直接铺陈在地上兜售。但是郡县市肆同样是由官府控制的,从市场内仍然设置有官府办公建筑“旗亭”可以推知。由于市场建筑布局没有几何规律,因此,鼓楼的位置也相对自由。但鼓楼仍是市肆中最为重要的建筑物。广汉市出图的画像砖,其题记为“东市门”的画像砖中(图三),对两层楼的鼓楼做了重点刻画,一层办公,二层悬鼓,除了有题刻标注“市楼”字样外,市楼屋顶还有夸张的朱雀脊饰。

1.3 产业市肆

产业市肆是某些店铺边生产边销售的一种商业模式。有的产业市肆单独成肆,虽然不能形成市的规模,但是也表现了当时的一种商业模式。有的产业市肆成片区经营,如同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描述北魏时期洛阳几个大市的工商业情况,说市东工巧屠贩,市南调音乐律,市西酿酒为业,市北卖棺椁为业。又有阜财、金肆二市。说明了产业市肆是分区经营的。这在成都目前的地名中仍可以看出当初行业分区的遗迹,如盐市口、纱帽街、染坊街、牛市口等。

目前发掘的巴蜀画像砖表现的产业市肆主要有酒肆和食肆。

酒肆:多为单开间店铺 ,店内展示装盛酒的陶器,画像石中以多种姿态的顾客形象来表达交易的活跃性。有的酒肆还展示了整个生产链。从生产到销售,到购买运送,都有图示。

既产且销的酒肆前砌有酒垆,酒垆挖置孔洞以放酒瓮。只销不产的酒肆前放置货案或货柜,案台上摆放着代售的坛装酒。酒以酒瓮储存,或悬挂在横枋上,或摆放在柜台上,或陈列于橱柜内。酒有散装的和罐装的,所有的酒肆均在屋面横梁上悬挂酒瓮,起着装饰和点明兜售主题的作用。史传卓文君当垆卖酒,应系图示酒肆。酒肆交易活动画面刻画活跃,人们在独轮车上放置大型容器运酒,有的用扁担悬双缸挑酒,有的用系绳单壶提酒。盛酒的器具有青铜羊尊、方形缸、圆肚酒瓮、高足耳罐等。

食肆:《盐铁论·散不足》云:“古者不粥纴,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今熟食遍列,殽施成市,作业堕怠,食必趣时。杨豚韭卵,狗·马朘,煎鱼切肝,羊淹鸡寒,挏马酪酒,蹇捕胃脯, 胹羔豆赐,鷇膹雁羹,自鲍甘瓠,热粱和炙。”[16]汉代“市食”的饮食习惯促进了食肆的发展,尤其是在讲究美食华服的早期巴蜀。巴蜀汉代画像砖中多有厨房、厨师、备菜、炊具、厨具等庖厨画面,从侧面反映汉代的食肆。食物架上挂着鱼、禽、腊肉等,厨柜厨师在长方形的案板上进行食物加工,灶台上有鼎或釜,烧火的人用吹火筒或者类似鼓风机的器具往火内送风以维持火力。

在郡县市肆中,有简易的摊点食肆,就着简单的可移动灶台,置釜或鼎,即可营业。食客即买即食。规模较大的市肆可在肆内设桌椅待客(图四)。

饮食题材的画像砖占有一定的比例,表现了巴蜀地区发达的世俗文化在汉代即有发达迹象。《史记·货殖列传》云:“通邑大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瓨,浆千甔,屠牛羊彘千皮,贩谷粜千锺,——马蹄躈千,牛千足,羊彘千双,---糵麴盐豉千答,鲐鮆千斤,鲰千石,鲍千钧,枣栗千石者三之,——佗果菜千锺””,集中反映了巴蜀地区的酿酒业、畜牧业、渔业、果业等行业的发达,为行业市肆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 汉代市肆建筑类型

市肆建筑类型主要有4类:

2.1 市门

画像砖上以围墙围合的市四面开门,四门形制一致,皆为单檐庑殿顶,面阔三间,无当心间概念,两次间宽度明显大于明间。郡县市肆的市门规格较低,为双开板门。

2.2 肆,即店铺,多个店铺并列,成为列肆

大都市肆中的列肆类似于廊屋,为单檐庑殿顶,四个分区内都有通长的廊屋,被分隔为多间店铺(图中一列肆约分为七、八间小门面)。廊屋出檐较浅,进深亦不大,属于比较简易的临时建筑类型。郡县的店铺布局自由,根据场地自由摆放,大小尺度不一。多为单层简易庑殿顶,或为单层悬山屋顶。

2.3 鼓楼

鼓楼又称旗亭、市令署、市观或市楼,是政府管理市肆的办公地点。大都市肆的旗亭建于市内十字交通的中心,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二层楼上置有鼓郡县的旗亭仍是市肆内最为重要的建筑,与大都市肆一样,建筑一层的功能为市政人员办公之用,二层设鼓,开市和歇市以击鼓为令,一楼到二楼置传统的单跑楼梯。

2.4 市隅小屋

又称邸店或邸台,其功能是用于货物堆放,起着仓库的作用,或有市肆管理人员休憩之用。这类建筑主要出现在大都市肆中。

巴蜀市肆中表现出的建筑充满着浓郁的巴蜀民居气息,其结构形式采用了巴蜀地区常用的穿斗形式。有单檐和重檐形式,屋顶有悬山形式和庑殿顶形式。部分商肆的山墙面,有隔柱落地的做法。屋脊和檐口平缓。从屋面瓦作看,庑殿顶的翼角采用了巴蜀地区翼角常用的平行椽模式。脊饰有中花装饰,有的市楼采用较为夸张的朱雀形式作为中花装饰。

3 汉代市肆后来市肆格局的影响

以市楼为中心的市肆布局模式,对巴蜀地区城市格局有一定影响,至明清时期已经是里市合一。巴蜀地区的德阳、雅安等地区都保留有以高大的楼阁建筑物为中心,四周分布商肆和居民区的典型城市布局。如以魁星阁为中心的罗江城街市、以井阁楼为中心的雅安天全县始阳镇老街。同时,商业的分布更为自由,并结合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主街道、城门等进行分布。

4 汉代市肆与街道形态关系

汉代的市肆发展为唐代的里坊制,再到宋代破除里坊束缚,迎合商业发展的自由布局需求,市肆也由原来封闭管理的格局转为自由的商业街区模式,有需要则有市肆。市肆和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结合,形成店宅复合模式,如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尤其是产业市肆,如酒肆、米肆等,前面店肆售卖,后面庭院有生产加工操作空间,形成以家庭经济体为基本单位的商业模式。同时,由于临街店面,形成了巴蜀地区临街店面开间较窄,但纵深方向形成多个天井院落的狭长庭院毗邻相连的街道空间形态。

5 巴蜀地区的市肆延传下来的场文化

《周礼·地官·司市》载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17]是指在一天的不同时辰内有不同的市场人群赶集交易。在巴蜀地区,尤其是在较为偏远的乡镇,至今保存着古老的“市”规则。巴蜀人称市集为“市场”,称“赶集”为“赶场”。“场”意含空间概念,指交易的地点,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赶场”就是于农历的每月里,在固定的时日内去市场做买卖,或者只是去看热闹。逢赶场的日子,称为“赶场天”,不赶场的日子称为“冷场”或“寒场天”。分隔天场:就是每隔一天有场可赶;三六九场:逢三、六、九的日子赶场,(如果逢九,要到下一个场,需要等待四天,就称为转角场)以此类推还有一四七场合二五八场;相邻的场镇把赶场的日子错开,如这个场镇赶双号场,邻近的场镇赶单号场,叫做插花场;天天都有场的,叫做百日场。

“场”是物资生产还不够发达,商品交易还达不到一定量的小城镇市肆定期开放的一种市场形态。所谓“冷场天”,就是市肆只有如医馆药铺或固定食肆等常规店铺开业.“赶场天”是交易最为活跃的时日,所有远近城镇居民、乡野村民都会在约定的时间去市场集中进行货物交易。直到现在,很多城镇的“赶场天”会比“冷场天”热闹。一些特殊的行业也只聚集在赶场天交易,如篾业、猪仔业以及相关的一些牲畜交易。如同汉代画像砖上的郡县市肆图所示,市场上挑夫走贩,引车卖浆者,吆喝售卖之声四起,鲜活地保留着类似汉代市肆的经营风格。场的定制与汉代市肆之间到底是何渊源关系,还有待于本课题的进一步拓展研究。

6 结语

汉代市肆对市肆的发展影响深远弥久。在经济发达的都市,我们仍可从现代都市的农贸市场或者超市的商品分区、货物陈设,看到汉代大都市肆的影子。而偏远的乡野场镇,则更多地保存了汉代郡县市肆和行业市肆的交易形态。研究汉代巴蜀地区的市肆,可以对巴蜀地区的城市风貌、街道空间特征、社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世俗风土人情等状况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目前的古老集市现状,可以梳理巴蜀地区市肆发展的源流关系。

参考文献:

[1][2] (汉)司马迁.史记[M](卷一百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汉)班固. 汉书[M](卷二十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清)严可均,辑.全汉文[G](卷四十二王褒).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 司马迁.货殖列传[M]//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6] (晋)常璩.华阳国志[M](卷三 蜀志).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傅熹年.中国建筑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3.

[8] (晋)崔豹.古今注[M](卷上都邑).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晋)崔豹.古今注[M](卷上 都邑),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 (梁)萧统(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G](卷二 西京赋).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 (梁)萧统,(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G](卷一 西都赋).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 (梁)萧统,(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G](卷四 蜀都赋).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 傅熹年.中国建筑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3.

[14] (梁)萧统,(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G](卷二 西京赋).北京:中华书局,1987.

[15] (汉)王符.潜夫论[M](卷三浮侈第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6] (汉)桓宽,王利器校,盐铁论校注(增订本)[M](卷六 散不足).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

[17] (汉)郑云.周礼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张吉明

猜你喜欢
汉代巴蜀集市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热闹的集市
探访于山“相亲集市”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