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分析

2014-10-17 09:32马海峰强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青海西宁810007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纤溶颅脑血肿

马海峰 张 强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青海西宁 810007

在脑外科中,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十分常见,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之一,会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1]。颅脑损伤会激活机体的凝血系统,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且继发出现纤溶亢进,在高凝状态下,患者的血液将呈现黏稠状态,且流速缓慢,易形成血栓,容易出现循环障碍;而纤溶亢进状态则会继发出血[2]。这些都会进一步的加重患者的脑部损伤,影响患者的预后。有相关研究表示,死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均有出现凝血功能过激化,且伴有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opathy)[3]。 针对这个事实,在救治颅脑损伤的患者时,需要对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做出检测[4]。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青海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集2010年1月~201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3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8~58岁。入选标准:单纯性颅脑损伤;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13分[5];患者头颅CT检查显示确有脑挫裂伤;受伤后1 d内患者入院并及时采取血液样本,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分析。排除标准:处于经期;有肝脏疾病或者血液疾病病史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14 d内有进行抗凝治疗;开放性或者复合颅脑损伤。56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颅脑损伤由打击伤造成的为11例,摔伤所致的为12例,交通事故导致的为33例。选取同期2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56例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两组:轻中型组(GCS≤8 分),35 例;重型组(8 分<GCS≤13分),21例。

1.2 血液样本采集

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尽快(24 h内)行肘静脉取血[6]。取对照组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使用枸橼酸钠进行抗凝。尽快进行血浆分离,分析凝血参数,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7]。

1.3 检测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凝血功能分析。所用试剂包括检测PT、APTT、TT和FBG分别的试剂盒,实验操作按照参见试剂盒的说明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及健康人的凝血指标

对照组、轻中型组和重型组之间的凝血功能指标在PT、APTT和TT这三方面均呈增加的趋势,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的FBG指低于对照组和轻中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及健康人的凝血指标对比(±s)

表1 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及健康人的凝血指标对比(±s)

注: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BG:纤维蛋白原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BG(g/L)对照组轻中型组重型组F值P值27 35 21 13.47±1.36 13.85±1.23 16.43±2.99 25.01±3.89 26.43±3.94 30.53±4.36 17.02±0.82 17.32±1.65 18.15±1.45 3.48±1.52 3.47±1.89 2.34±1.18 13.22<0.05 7.42<0.05 5.45<0.05 2.43>0.05

2.2 不同预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

比较不同预后状况的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凝血功能指标数据。预后良好的患者的PT、APTT、TT及FBG与预后不良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 2。

表2 不同预后的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表2 不同预后的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s)

注: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BG:纤维蛋白原

预后情况 例数 PT(s) APTT(s) TT(s) FBG(g/L)预后良好预后不良P值38 18 12.43±0.62 15.93±1.21 32.01±3.42 44.07±4.02 17.65±1.84 19.47±1.36<0.05<0.05<0.05 3.23±1.21 2.47±0.56<0.05

3 讨论

机体存在正常的凝血,抗凝以及纤溶现象来维持体内正常的血液循环。一旦平衡被打破,可能出现血栓或者是出血。颅脑出现损伤后,大脑组织中富含的凝血因子Ⅲ,组织因子(TF)等被大量激活,且颅脑在失去被破坏的血脑屏障的保护后,使得大量凝血物质进入,启动凝血反应,造成凝血异常[8]。研究认为,血小板的下降,与颅脑损伤后,组织长期处于机械通风状况下有关;而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改变,始于机体多个系统的细胞坏死损伤有关[9]。此外,颅脑损伤可能会合并出现酸中毒,感染,缺氧等,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一步促进高凝状态的产生[10]。颅脑损伤除了激活凝血系统外,还后续地激发了纤溶系统,进而出现继发性纤溶亢进,对脑部造成二次损伤。患者可能出现颅内血肿[11]。

本研究中,对于凝血系统功能的检测主要依靠于凝血4项指标,主要包括的有PT、TT、APTT、FBG定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凝血4项指标各不相同。有研究发现PT在GCS组中的差异不显著,而在有无继发性颅内血肿和外伤性脑梗死分组中则存在显著差异;而APTT在GCS分组中和有无继发性血肿以及外伤性脑栓塞分组中均无明显差异[12]。此外,根据本研究发现患者的预后与凝血指标存在一定的联系,凝血功能检查较好的患者,预后也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凝血功能的检测结果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预后以及并发症等存在关联,但是亦有不稳定的状况,有一些指标有不一致的表现。相同情况也出现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入院时凝血功能检测正常,后期却出现异常凝血[13-14]。现在对所有的血栓患者均进行BT、PLA、TT等检测,但是缺少对于血栓前状态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只能作为参考指标,需要找寻更为准确的指标物来进行检测。例如血管内皮细胞,凝血因子,血小板,抗凝蛋白在外界损伤因素的作用下,活化或者代谢产生某些产物,例如D-Dimer可以作为纤溶系统激活标志物,较为稳定,如若其血浆水平明显增高则可以表明继发性纤溶系统的激活[15]。通过明确指标发现患者目前的凝血状态,有助于后期的治疗。

本研究中,研究组能够及时地观测患者颅脑损伤后的凝血功能的异常,在患者出现严重的颅脑损伤时,要有特定的观察检测,掌握好凝血状况,以能够正确的处理患者。此外还需要有特定的检测指标,准确了解病情的变化,采取特定的救治手段,例如可以采取亚低温来救治重度脑损伤患者,提高外科救治率,以及降低后期出现的残疾率[15]。

[1]丁亚楠,徐格林,王冀伟.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迟发性颅内出血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68-69.

[2]刘少壮,郭兆刚,马明.56例颅脑损伤后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急救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3):233-235.

[3]李晓梅,田薇薇,田敏丽,等.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2(10):1109-1110.

[4]童武松,徐俊法,李高义,等.颅脑损伤后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异常与进展性颅内出血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10):589-591.

[5]王建,虞正权,陈海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 2012,38(22):2730-2731.

[6]Sun Y,Wang J,Wu X,et al.Validating the incidence of coagulopathy and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analysis of 242 cases[J].Br J Neurosurg,2011,25(3):363-368.

[7]文世宏,黄武,刘科锋,等.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 94 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9,38(14):1814-1815.

[8]黄国兵,潘学武,曹盛生,等.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急诊救治探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8):819-822.

[9]阎涛,苏亦兵,史良,等.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与其预后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2):1401-1402.

[10]Unden J,Strandberg K,Malm J,et al.Explorative investigation of biomarkerd of brain damage and coagulation system activation in clinical stroke differentiation[J].J Neurol,2009,256(1):72-77.

[11]裴兵兵,栗超跃,路鑫,等.应用小剂量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治疗单纯性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3):1780-1783.

[12]孙伟,姜艳辉,刘勇,等.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血肿与纤溶改变的临床研究 [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3):391-393.

[13]刘旭,朱家伟,郑涛,等.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9):797-798.

[14]梁晋,祝捷,李建国,等.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1):18-21.

[15]戚佳飞,施小燕.急性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及 D-二聚体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2,13(9):1261-1263.

猜你喜欢
纤溶颅脑血肿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