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改进意见

2014-10-21 12:46张振华
课外语文·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意见问题

张振华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本文对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关键词】合作学习;问题;意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教育先贤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年龄相当的儿童更可能由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互动,增进成长。可见,小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学有所得、学有发现,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但有些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却出现了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形式,忽视实效。有时候,我们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都是事先由老师安排好讨论人员、讨论时间、讨论内容,只要老师一声令下,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是否觉得有必要,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甚至,老师刚一布置讨论就要得出一个答案,而这时学生的讨论还未正式开始,还有些老师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答案非常明确,仍旧安排讨论,没有任何必要。

二是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太大,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小组讨论结果实际上并非是全组成员共同讨论的成果,而是其中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的结论,忽视了另一部分基础较差、反应较慢的同学的感受,他们并没有从这种合作中受益,不知道这个结论的来龙去脉,因此也就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合作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纵向交流,而缺乏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即学生只对教师负责,讨论和回答问题只针对教师,只在意老师的评价,他们的交流只指向老师,然后又是老师针对他的回答进行指导。

那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怎样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呢?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所分的学习小组成员一定要合理搭配。合作学习,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分组问题,这也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让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得到有力的锻炼和提高,为了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健康、全面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创设快乐有趣的情绪氛围,为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他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努力,有利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智商的发展,必须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

建议以六人为一组,好中差学生合理搭配,使每个小组的成员配置具有较为明显的层次结构,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2—3—1”的成员搭配方式,即由两个优等生、三个中等生和一个后进生组成的最佳六人组合。这种搭配方式优点有三:一是确立了一个“核心”;二是这种“优大于差”的搭配更有利于“以优带差”,使后进生得到转化;三是在小组“核心”的引导下,全组成员可以正确把握讨论的重点和方向,很快得出结论,甚至会有出乎意料的发现。特别强调的是,以上的这些必须建立在每个小组全体成员精诚合作的基础之上。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此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地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地互相了解,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第二,要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必须使学生对讨论的问题感兴趣。一是设计的讨论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如果讨论的问题离学生的经验太远,或对他们的生活而言没有多大意义或不相干,他们就会疏于讨论。当学生缺乏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背景,可以采用由学生搜集一定资料、上网、询问家长、查阅书籍、请教专家等先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教师在讨论问题情境中提供相关的基本概念,并鼓励学生整合这些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才能有的放矢。二是设计的讨论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挑战性。讨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要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有一定思维挑战性,讨论问题要包含着几条线索,能激励学生沿着这些线索展开讨论,逐步超越教师的预设,通过鼓励学生生成新的学习问题,提出有创新性和超越式的见解,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第三,要提高讨论的实效性,必须使小组讨论的时间得到充分的保证。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讨论问题的设计,不能一味只重形式,而不关注实际需要,设计的讨论问题一定不能过多。一堂课中讨论活动如果需要讨论的问题较多,可采用将班级同学分组讨论不同的问题,再由学生讨论回答,或者将讨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

第四,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要发生一定的变化,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可以参与到某一小组的讨论中,在小组讨论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具体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与别人的协作中,分享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第五,搞好班内的交流。毕竟小组范围内的讨论交流仅仅局限于少数同学之间,要做到真正的合作交流,还必须将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拿到全班进行讨论,教者将各个小组的结论进行比较,论证后,挑出一些有代表性、典型性、独特性的结论在全班大讨论,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指正。这时,合作交流就升华到全班从而达到高潮。

最后,教者指导学生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自评、互评。然后,教者予以总结点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逐步在全班建立合理、高效的学习机制。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意见问题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