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特色小学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014-10-27 21:59蒙秀溪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思路校园文化办学

蒙秀溪

特色办学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学前教育示范幼儿园的评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还是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认定,都把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列为基本评估条目。目前,我国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学校特色办学,不少学校已经认识到了特色办学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办学理念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导致跟风办学现象突出,出现了“特色非特色、特色亦雷同”的状况。

特色办学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独到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别具一格的特色。不少学校对此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以为特色就是堆砌“别出心裁”的校园环境,或者是开展国学阅读、传统文化教育、养成教育等教育活动。应该说,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构成特色办学的要素,但这些要素究竟是否适用于本校的发展,能否在本校生根发芽,往往是许多学校容易忽视的问题。为了探索出符合各校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自身都应该有所作为。

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该支持的支持,该放手的放手”的管理理念,尽可能地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尊重学校谋求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为学校做好服务工作,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方向上予以把关,对于某些尚未树立特色办学意识的学校,可聘请相关专家帮助学校凝练特色办学思路;另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统筹管理的作用,通过整体实施、个体呈现的方式,由点到面,不断树立特色学校典型,带动一批学校不断凝练特色、追求特色。

其次,学校自身要转变“上级怎么安排就怎么做”的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特色办学意识,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在这方面,老学校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校历史、现状的基础上,选取其中能代表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某个或几个点,进行深入发掘,逐步提炼特色办学理念,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新学校由于办学时间短,许多东西尚在摸索阶段,校园文化尚未形成,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等状况,立足本校的办学实际(包括校园环境、生源层次、师资状况等),确立特色办学的总体思路,然后按照思路开展工作,并在探索中不断理清特色办学思路,完善各项特色办学举措。

再次,我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各异,自然物产丰富,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引导学校将当地的民族风俗、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物产等引进学校,把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开发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例如:防城港东兴市某民族学校,根据当地海洋物产丰盛的实际,将其融入学校美术教学中,开发出别具特色的海洋物产贴画教学;河池市南丹县某中心小学把当地鼓舞、打陀螺、刺绣等民族传统技艺开发成校本课程,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或许就能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办学之路。

可以说,特色办学是一个内化和重构的过程,每所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特殊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发展和积累的过程,需要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在推进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都必须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做好长期发展规划,注重凝练与提升特色办学思路,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猜你喜欢
思路校园文化办学
不同思路解答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