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快乐家庭”出发

2014-10-27 19:51蒙秀溪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浩浩周记南宁市

蒙秀溪

未见刘璐敏之前,记者对她的“快乐家族”已有耳闻。2013年5月,在广西少先队优秀活动课比赛中,刘璐敏上了一节别具特色的主题队会课——《快乐家族,快乐合作》。这节课的每个环节均由学生自编自导,全班学生在3名学生小主持的组织下说唱、实验、表演、竞赛,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该班学生出色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给观摩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快乐家族”的名号便叫开了。

刘璐敏所带的班级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小有名气,该班每次在学校开学典礼、庆“六一”活动、主题班会展示等活动上的精彩亮相,均获全校师生喝彩,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长区潜称她的班级为“天桃优秀班集体的标杆”。谈及“治理”班级的经验,刘璐敏认为无非两点:爱心管理和快乐管理。

爱的管理,爱的体验

陶行知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深处。”刘璐敏以此为班主任工作的箴言。她认为,班主任在班级成长、学生发展中扮演着引导者、协调员、朋友等多重角色,但无论是何种角色,班主任都应铭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管理理念。

刘璐敏告诉记者:爱,不仅是给家庭贫困的学生以帮助,也不仅是帮助“学困生”,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爱”融入到班级文化管理的方方面面,将“爱”根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这样的“爱”才不会流于表面,才会有厚度、深度。她在班级里开辟一面独特的“爱心墙”张贴一张张温情满溢的“爱心卡”,她把学生分成一个个互助共进的“爱心小组”,她与学生共同记录一篇篇温暖人心的“家校爱心周记”……“我们每天都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爱的交流,每天都徜徉在爱的海洋中,我们体验到无限的快乐和幸福。”刘璐敏这样说。

在教室里,“快乐家族”的“爱心墙”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爱心卡”,一张张卡片上写满了学生互相赞赏与感激的话,“恩泽,你经常帮助我复习英语单词,我的进步有你的一份功劳,谢谢!”……每天上学一进教室,学生都会先聚到那里,一张张翻看,当看到其他同学赞美自己时,当看到自己因帮助同学做一件小事而获得感谢时,学生的脸上就绽放出笑容。杰杰(化名)告诉记者:“有一次考试时,同桌的橡皮不见了,我就把我的借给他,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我在‘爱心墙上看到了他的感谢。这让我觉得,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向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只会将问题扩大化。如果用放大镜看优点呢?再小的聚光也能点燃火花,奇迹就会出现。”刘璐敏说。她在班级中开展了“寻找身边美”的活动,她在自己的每节课前抽出2—3分钟,安排学生按学号上讲台说说同桌的优点,所讲述的内容要符合讲述对象的实际情况,并且要提供具体事例作为证明。学生每说出同桌的一个优点便可获得1个积分,积分纳入个人操行分,作为该生期末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在互评互赏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学会了尊重、关爱他人。

“快乐家族”有8个“爱心小组”:“豆豆龙”“猎鹰队”“GOGO队”“神州九号”……学生给各自的“爱心小组”起了不同的名字。爱心小组建设依据个性互补、兴趣相近、成绩互补的原则,在组内实现“好差”搭档,开展“师带徒”活动,“师傅”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主动辅导“帮扶对象”:英语落后的学生,每天由“师傅”带领读10分钟课文和单词,并完成简单的练习;数学不理想的,每天须完成“师傅”出的3道习题;生字不牢固的,“师傅”每天与他一起记背5个生字……在“师傅”引导下能较好完成任务、取得进步的学生,能得到加分奖励,分值纳入个人操行分。

每学期开学时,“快乐家族”的学生都会领到一本“爱心周记”。每周,刘璐敏都会将学生在校的表现记录在“爱心周记”上,反馈给家长;下一周的周一,学生再将父母签字的“爱心周记”上交。“爱心周记”上,刘璐敏以表扬赞美为主,让学生和家长感到温馨;而家长和学生则常常在“爱心周记”中向她倾吐心声,生活中的乐事,育儿的困扰,学习中的疑惑,都是他们交流的内容。

浩浩(化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学生,他上课不爱发言,容易开小差。于是,刘璐敏在浩浩的“爱心周记”中写道:“性格随和的你很有人缘,连同桌都夸你是可爱的小伙伴,乐于助人的好同学……老师希望你能拥有更多的优点,赢得更多同学的喜爱……”她鼓励浩浩积极举手发言,无论正确与否,都会给浩浩恰当的赞扬。短短一周时间,浩浩便发生了可喜的转变,踊跃发言的他获得了“课堂小明星”的奖励。浩浩家长告诉记者:“刘老师为浩浩的进步花费了许多精力。我们觉得浩浩能成为她的学生,是我们的幸福。”

刘璐敏还通过开展班级生活民主会、主题班会、单独谈心、书信交流、QQ聊天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采用集中召开家长会、个别家长交流、家访、电话或短信沟通、书信交流、QQ聊天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用宽容对待学生成长中的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期待他们的成长。”刘璐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的教育”。

快乐展示,快乐合作

2014年5月底,在“快乐家族”的“我行我秀”活动中,该班武术小组表演的节目《中国好男儿》一结束,教室内便爆发出一阵阵喝彩和掌声。随后,文学小组的朗诵、舞蹈小组的街舞、篮球小组的花样篮球给活动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在刘璐敏的班级,“我行我秀”是一个让学生自我展示的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节目、组织排练。在正式活动之前,每个小组每周都会开展两次排练活动,各兴趣小组的节目教学、排练任务由小组长负责,每位组员对小组建设都有发言权。而刘璐敏在其中只起到引导作用,如在小组排练时恰到好处的点拨,小组成员出现厌倦情绪时积极的鼓舞,小组训练不到位时及时的改进意见。

兴趣小组的组建,展示平台的构建,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技能。2013年天桃实验学校校运会的开幕式上,“快乐家族”班集体在赛场上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武术队的队员们虎虎生威的招式,展现了中国功夫的刚劲;啦啦操的女生们舞动青春,彰显着蓬勃向上的精神……短短几分钟的展演,观众席上掌声雷动。刘璐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兴趣小组,他们才会乐于学,才能更好地习得能力。”如今,“快乐家族”人人“文武双全”,多名学生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的数奥、绘画、航模、舞蹈、讲故事、书法比赛,100多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除了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兴趣,刘璐敏还创造性地实行“班中班”管理模式,打破了常规的“一个班”的模式。具体来说,即是将班级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14人到15人不等,然后以学生竞选的方式,分别从每个小组中选出2名小班长,分别负责管理一个组。在组内,小班长自行“招兵买马”,组员可根据自身能力和意愿自主申请相关职务,组成各组的“班委会”。4个小组的班委产生后,各小组进行班级管理比赛,轮流开展为期一周的班级工作,每个月末进行评比,由学生投票选出优秀班干部。学生唐泽(化名)因组织能力强,当选为“金牌”班长;刘婕(化名)由于文笔好,当选为学习委员中的“秘书长”,负责撰写班级活动总结;马粟(化名)虽然成绩一般,但是声音洪亮,唱歌音准好,当选了“口令员”,指挥集队和合唱……“量身定岗”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快乐合作,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才能,锻炼了综合能力。

走进刘璐敏的班级,你会看见小班干们各司其职:小组长收齐同学的作业,把作业整齐地摆放在讲台上;值日班长早早收拾好讲台,在黑板上书写好值日生名单;图书管理员清点着班级图书,登记学生借阅的书目;文艺委员组织几个学生排练,为周五的班队活动课作准备……

刘璐敏认为,真正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布置漂亮的教室环境,更重要的是从人文角度实施班级管理,构建多维度的班级精神文化,从而促进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刘璐敏将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命名为“快乐管理”。她说:“班主任每项工作的最终归结点,都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班主任的追求和夙愿。”

(人物小档案:刘璐敏,现任教于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连续11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8年5月获南宁市班主任专业技能竞赛直属片区一等奖,2009年3月受聘为南宁市中小学“我的教育故事”巡回讲演团成员,先后三次获南宁市“优秀中队辅导员”称号,所带班级多次获评为学校优秀班级、优秀中队,南宁市“优秀班集体”“优秀红旗中队”等荣誉称号。她撰写的多篇论文曾获国家、自治区、市级一、二等奖,多篇教育叙事、教学设计在《广西家庭科技》《广西当代生活报》《桃李天下》《滴水阳光》等报刊上发表。)

(责编 陈 蓉)

猜你喜欢
浩浩周记南宁市
Sam’s Family
林浩浩《寒霜》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写进梦里的周记
关 公
帮忙
小蚂蚁
探月之路漫浩浩
周记辅导应符合学生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