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付出真爱的人

2014-10-27 19:52阮达沛李科梅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博白县教学点山村

阮达沛+李科梅

在玉林市博白县浪平乡六山村的一段山路上,每天总会出现一位步履匆匆的中年妇女的身影。晴天,她迎着朝阳上山,雨天,她在泥泞中前行。一段长达6公里尚未通车的山路,是她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她已经这样走了17年。提起她,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梁老师是个敬业的好老师!”

这位“梁老师”就是浪平乡六山村小学熟鸡田教学点的教师梁礼莲,17年来,她用青春与热情,点亮了山里孩子的希望,书写了动人的教育篇章。

外来媳妇当老师

熟鸡田教学点地处偏僻,道路崎岖,距浪平乡有七八公里,是六山村小学唯一的教学点,六山村内两个小山屯的孩子都要翻山越岭到这里来上学。梁礼莲当上教学点的教师,还要追溯到17年前。当年的熟鸡田教学点建在高高的山上,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围墙,连教室也只是几间破旧的瓦房,由于年久失修,墙体斑驳,条件十分简陋。因为两个山屯的适龄学生不多,按学生编比只能配一名教师开展复式班教学。

条件如此落后的教学点根本吸引不来老师,即使是被分配来的老师,也总是来了又走,不知调换了多少回,教学点多次面临撤并。而教学点一旦撤并,附近的孩子就要到4公里外的六山村小学本部就读,将会给学生上下学带来安全隐患。学校的领导和当地村民正苦恼之际,终于想到一个人——村里唯一会讲普通话的外地媳妇梁礼莲。

在村民的强烈推荐下,六山村小学负责熟鸡田教学点工作的庞福琨主任来到梁礼莲家里,请求她临时担任教学点的老师。梁礼莲原是玉林市沙田镇人,她初中毕业后嫁到当地,此后一直在家务农。梁礼莲听庞福琨主任说明来意后,虽然诧异,但征询了家人的意见后终于答应试一试。可她的心里却忍不住犯起嘀咕:自己一个初中毕业生,能教好这一群学生吗?带着这样的疑虑,梁礼莲到任了,看到简陋的教室里坐着几十个衣着简朴的学生,看到学生眼睛里求知的眼神,她被感动了,暗下决心:一定要当好这群山村娃的老师!

用心浇灌教育花

为了尽快熟悉教学工作,梁礼莲总是把学校给老师订阅的教师教学用书带在身边,在学校看,回到家里也反复阅读。教学点里学生少、跨年级多,根据这一实际,她把书中符合复式班教学特点的内容标示出来,反复研究并付诸实践。她就这样通过自学、向他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梁礼莲从一名农妇变成了教学能手,后来她还通过函授获得了中师文凭。

梁礼莲教学严谨,每教完一课,总要求学生巩固好当堂知识,每一课的拼音、生字都要求学生会读、会写。她是位严格的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否则就必须做完了再回家,如果有的学生没有理解课文,她就绝不进行下一课的教学。她的严谨与严格为教学点营造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课堂上,学生总是认真学习。2013年,全乡的实验课改推广开后,梁礼莲转变观念,虚心学习,积极探讨,把新课程目标教学法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中,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的教学模式,在六山村小学的教研活动中,她的课得到了在座教师的肯定。

如今,梁礼莲的教学渐上轨道,摸索出了复式班教学的“门道”——一边静,一边动。一个年级的学生上新课,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做练习或作业,教师每隔十几分钟进行轮换检查。为了减轻管理压力,梁礼莲采用了培养小助手的办法,让高年级学生负责检查低年级学生的作业,管理低年级学生的纪律。梁礼莲在教学上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在班级管理上的娴熟技巧,让她的课堂教学有条不紊,教学成绩几乎年年在全乡里名列前茅。

用爱呵护每一个学生

梁礼莲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身体健康,经常自掏腰包带学生去看病,就连学生不在学校的日子,她也惦记着学生们。记得2005年的一个周末,学生庞振锋因为喉咙发炎导致高烧不退,吃了药仍不见效。庞振锋的父母都在外地务工,他的奶奶急忙跑到梁礼莲家,请她帮忙带孙子到县城医院看病。梁礼莲二话不说,当即骑上摩托车驮着庞振锋往县里赶。挂号,取药,打吊针,她一刻也不闲着……庞振锋终于康复,他奶奶至今十分感激梁礼莲,每当家里做了糍粑,总忘不了叮嘱孙子送一些给梁礼莲。

2009年冬至,二年级的学生陈强在过江时不慎被玻璃划破了脚,上不了学,梁礼莲担心陈强会落下课程,连续两周每天放学后到他家给他补课。陈强的奶奶十分感动,颤微微地把炖好的骨头汤端到梁礼莲面前,一定要她喝。

熟鸡田教学点的学生大多家境贫寒,梁礼莲常常自掏腰包给这些学生买笔、笔记本、削笔刀等学习用品。她的办公桌上总会有她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对学习进步的学生,她的奖励更不在话下。有村民对她说:“梁礼莲,你那点工资都不如人家打工的三分之一,还要给学生买这买那,何苦呢?”她总是笑着说:“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做啊!我在这里一天,就要负起一天的责任。”每当听闻自己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她都会十分自豪,不但在精神上对学生予以肯定,还从物质上给学生资助。梁礼莲曾有个叫梁瑜珍的学生,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供家里的两个孩子读大学,2009年,梁瑜珍也考上了大学,给家庭又增加了一层负担,梁礼莲当即给她封了一百元的“红包”。梁礼莲还有个学生叫梁伟峰,母亲长年卧病在床,已经花费了20多万医药费,全家仅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计,2010年,梁伟峰考上了大学,梁礼莲给了他五百元,鼓励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再接再厉。

年复一年,小小的教学点里,到处都有梁礼莲忙碌的身影:为了学生的安全,每个学期开学前,她都爬上屋顶重新盖瓦;天冷了,她买来胶纸堵住一个个漏风的窗口;下雨天,她把学生一个个背过六排江,走过泥泞的山路,把学生平安送回家……

难舍的育人情怀

梁礼莲有两个孩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梁礼莲与丈夫微薄的收入开始捉襟见肘,看到丈夫一人独自操持生计而日渐苍老,她一度想过放弃教师工作。那是2003年,她的两个孩子都要上初中,春节一过,她就收拾了行李到湖北武汉打工。她前脚刚走,学校里就炸开了锅,学生们都很思念她。村民官梅燕说:“我的女儿最喜欢梁老师,她说只有梁老师教,她才肯去学校,说梁老师是她的第二个妈妈。”

梁礼莲在外打了一年工,村里的教学点却办不下去了,六山村小学的吴秋祎副校长多次打电话给梁礼莲,希望她回来。2004年春节刚结束,正当梁礼莲还在犹豫时,领到新书的学生们就不约而同地来到她家,对她说:“梁老师,你教我们吧!我们给你交学费!”接着纷纷从口袋里掏出十块、五块的皱巴巴的压岁钱递给梁礼莲。看着学生们期盼的眼神,听着学生们稚嫩的话语,梁礼莲强忍住泪水,抚摸着学生的头,说:“傻孩子,老师怎么会要你们的钱呢?”

后来,几十个村民又相约到她家,集体请求她留在村里当老师。村民们说:“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孩子们不能没有你,孩子交给你我们最放心!”大家还决定让每个学生家庭每学期多交20块钱给学校,让学校留住梁礼莲。吴秋祎副校长也亲自来到她家,请她再回学校执教。其实,离开的一年,梁礼莲心里也始终牵挂着学生。最终,她又站上了熟鸡田教学点的讲台……她说:“这里的学生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啊!”

梁礼莲的无私付出,深深感动了学生和家长,大家都说她是难得的好老师。2011年,梁礼莲被评为博白县“敬业奉献”好人,博白县电视台对她进行了跟踪采访,博白县纪委书记姚焕柳等领导还亲自到校慰问她。她的事迹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后,感动了许多爱心人士,一些爱心人士自发给学生送来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还专门为梁礼莲敬献了一幅“无私奉献 大爱无疆”的锦旗。2014年7月,梁礼莲被博白县教育局推荐为玉林市十佳教师候选人;8月,梁礼莲参评了小学高级教师,她说:“往后,我肩上的担子会更加重,这里的孩子们这么听话、懂事,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教好书、育好人。”

(责编 陈 蓉)

猜你喜欢
博白县教学点山村
山村日出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作品赏析(1)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山村一天一个样
王艺鉴作品
沉寂山村崛起时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偏僻山村有个“五老”帮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