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标管理到分享互助:着力“关键”的积极心育

2014-11-13 01:09徐芳
江苏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关键班级儿童

徐芳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班本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德育中,以打造班级精神为目标,以班徽、班歌、班级特色园等物化形式为载体,在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目标管理的目的性过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情绪品质等内隐性表现,也忽视了一部分“慢热型”学生的积极性。“十二五”伊始,我们在积极教育理念的引领带动下,对“十一五”经验进行了自我扬弃,将德育与心育融合,以“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童年的幸福与快乐”为目标,着眼于班级生活,积极探索“分享互助”的内容、策略,聚力三大“关键”工程,关注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命质量和意义,不断提升教育实效,为每一个学生积极成长助力。

一、做“关键人物”——“我”是分享互助的在场者

班级生活中的“关键人物”,即被班集体每一位成员认可的必不可少的存在个体,凭借自己独特的个性、特长、能力等,以某个实际的班级身份,在班级生活中为他人的成长助力。在“关键人物”的角色确立过程中,首先,我们认可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和独特价值,这种认可,能使学生获得存在感。其次,每一个“关键人物”都有具体的职责与岗位支撑,使班级中的分享互助有内容,并促使学生对他人的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产生“我也能来分享”的积极愿望。第三,以“关键人物”为核心的分享互助往往能营造出积极的团体氛围,这种氛围使班集体充满了吸引人的魅力,集体的归属感也因此形成。

我校许多班级中都有“小管家”这一“关键人物”的存在:管桌椅柜的桌长、凳长、柜长,丰富班级业余生活的歌长,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水长、伞长、帘长,等等。有些是通过毛遂自荐产生的,有些是通过公开竞岗产生的,岗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适时轮换。岗位虽小,但每一个学生在相应的角色模拟中自觉履行角色义务,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去实践、去感知、去体验,不仅调动了他们对集体的积极情感,同时也使他们在“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的集体生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体会到得到尊重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创“关键事件”——“我”是分享互助的践行者

积极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关键事件”,是指学校和班级生活中发生的对学生成长产生相当影响的事情,受社会生活、校园文化、学生心理需求等多重因素的激发,体现时代烙印,具有发展儿童的意义。

我们以“用儿童的方式过分享互助的班级生活”为目标,与学生一起设计、创造“关键事件”,为儿童的成长留下积极美好的印记。

例如四年级的“十周岁成长礼”,教师、同学、家长共同设计仪式流程、具体活动,在你帮我助的氛围中投入排练。一个个难忘的成长故事,一段段动人的成长历程,图片、影像、画作,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了“心灵的抵达”。最后学生在爸爸妈妈、老师的注目礼中庄严宣誓:十周岁,我们长大啦!

在一次次的“关键事件”中,每一位学生亲历实践,微笑互助,快乐分享,班级人际关系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卷入状态”,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集体,重新发现自我的价值,坚定成长的信心和决心。

三、寻“关键支持”——“我”是分享互助的受益者

一朵花开是寂寞的,满园竞放才是春。我们悉心采撷阳光雨露,让每一朵花带着一种安然从容的心态开放;我们用心收纳愉悦香甜,让太阳的味道、朝露的清透在校园每个角落弥漫、浸润。

学校的“太阳花”心语室,是学生心灵自由舒放的温馨小天地,心理辅导老师话语柔和,分享学生的快乐与忧愁。“彩虹桥”心育角,是学生共同的心灵鸡汤,我有“快乐小妙招”,你有“烦恼清洁剂”,他有“沟通小窍门”,伸出了互助的手,收获了分享的乐。“七色光”心理课,是学生主题活动的小舞台,老师的活动指导,伙伴的合作帮助,历练了每一个学生的心智。“家长课堂”,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校外辅导站”,为学生提供了融入社会的又一个入口。

这些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支持”。班级生活中的“关键支持”使学生有了更宽广的胸怀:不怕挫败,因为我们有坚强的后盾;不怕寂寞,因为我们有同行者的关注;不怕失意,因为我们有更贴心的关怀……

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小学生最依赖的成长摇篮。着力三大“关键”工程的分享互助,为儿童的积极成长抹上了一层亮丽的底色,演绎了一段段积极的班级生活,让我们看到了儿童成长的别样风景:分享互助,让“我”更出彩;分享互助,让“家”更温馨;分享互助,让“心”更敞亮;分享互助,让师生更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关键班级儿童
班级“无课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鹏鹏猪
画与话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