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言传身教到“伙伴语言”:建构和谐的培训场

2014-11-13 01:07浦陈霞
江苏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教科研伙伴核心

浦陈霞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问卷、访谈等形式把脉教师培训需求,精心为教师定制培训套餐,革新形式,变换地点,极力使校本培训紧贴教师成长的地面。但培训者的身先垂范、言传身教更多时候像是个人一厢情愿的精彩“独白”,教师则是在另一头被动地默默地自我理解、消化,这样的学习让教师目光黯淡、望而却步。

话语方式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在积极教育的理念之下,学校倡导一种伙伴式的话语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伙伴语言”。学校鼓励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教师自主结盟,形成了“阳光教师俱乐部”“科研骨干快车道”“学科工作室”等教师共同体。因为共同的发展愿景和行动,教师由“相识的同事”慢慢发展成了“友好的伙伴”。教师之间展开业务交流倡导使用“伙伴语言”,其“伙伴”指向教师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教师,教师之间既有“伙”的团队联系,又有“伴”的情感关系,没有高高在上的指示,不用唯“他人”是从;闲话式的交流看似特别随意,但在某一专题任务的驱动下,总潜藏着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智慧的启迪。借助“伙伴语言”开展教学业务,工作更具感染性、吸引力,能在不知不觉间走向深刻。

一次教科研校本培训,学校教科室安排的主题是“积极课堂学科核心行为的认识与提炼”,主要流程如下:

1.认识积极课堂学科核心行为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2.出示教师上交的论文题目,根据特征判断是否为学科核心行为;

3.通过优秀案例讲述核心行为的提炼过程;

4.分小组现场操练,完成一个学科核心行为的提炼;

5.各自上交培训作业,包括学习内容摘录、学习心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阐释所提炼的学科核心行为,并简单给出此行为的概念;

6.反馈作业情况,投影展示优秀作业(在两周后的又一次校本培训上)。

我们通常采用这样自组织的方式开展教科研培训,培训者的语言虽然没有专家高屋建瓴、科学严谨,但是从主题选择到组织形式、操作流程、评价方式,都源自于教师团队的智慧,亲近、贴近,实际、实在。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自组织的团队培训的魅力所在。

首先,我们通过教科研骨干团队的“伙伴语言”变想法为思想,呈现在全体教师面前;其次,我们努力将小团队的思想用“伙伴语言”传递给教师;再次,通过分享互助的团队协作方式,在完成培训任务的同时,优势带动,使每位教师的思考能力获得切实的提升;最后,人人参与完成培训作业,教科室组织教科研骨干审阅作业,以此敦促每位教师从教学的实践者变为教育思想的行者。

这样的和谐培训场,是一个教师同主题对话、同他人对话、同自己对话的三位一体的对话社区。每位教师积极地倾听他人的观念,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念,是一种主动的互惠式的对话,立体丰盈灵动。教师之间的“伙伴语言”,是教师最亲近的语言,它具有神奇的同理吸引和很强的交易性,容易口口相传,深入人心,培训也相应地宽松、亲切而自然。每位教师基于自己的理解与伙伴分享、碰撞、沟通,这样逐层建构的学习更富有意义和深度。自然、自主、自由地“伙伴学习”也让专业成长成为了教师的“内心动力”和“自然态势”,教师在共同体的看课、搬课、磨课、比课、融课等研究中,在自主阅读、专家对话、观点辩论、“敏求”讲坛等活动中,生发思想,舒展个性。学校教师梯队成长,走出了一批爱思考、勤钻研的科研型带头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科研伙伴核心
我的“好伙伴”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