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2014-11-17 01:05王心海王静阳素文赖文雅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9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

王心海 王静 阳素文 赖文雅

摘 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今天,"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它将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本文将从氛围营造、创业基础知识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业实战、四部分阐述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构建。

关键词:大学生;构建创业平台;创业教育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80万,2013年高校毕业生700万,2014年高校毕业生727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在众多政策中有一条便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人社部【2014】38号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共青团中央九部门,在2014~2017年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中明确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学生勇于创业的机制基本形成,大学生创业的规模,比例继续得到扩大和提高,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预期目标。"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一部分人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就业压力,缓解了我国紧张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时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创业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

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时创业平台将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创造激情、还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本论文阐述的大学生创业平台由氛围营造、创业基础知识教育、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创业孵化实战四部分组成。

1 营造创业氛围,培育校园创业文化环境

一件事情可以实施与否,实施的程度如何,环境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创业教育也是如此。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环境,是开展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学生所处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环境体现为一种理念,它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作用,同时具有耳濡目染、点滴渗透的功效。而更深层次的是将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为创业教育文化校园,则整个创业教育将会更上一层楼。届时,创业教育会深入人心,植入大学生的思想,它将不是自上而下的组织行为,而是发自内心自然的需求。

2 创业理论基础知识教育:校内+校外联动教育的模式

(1)校内创业理论基础知识教育

校内的创业基础知识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创业指导公共必修课与选修课完成,学校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教研室的老师可以由在企业任职过的双师型教师、学科竞赛的优秀指导老师、从事一线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等人员组成,教研室不定期开展创业知识研讨会,探索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同时组织创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或自治区组织的各类培训,公共必修课主要通过系统的理论授课,使同学们学习一些创业的基础知识,让同学们对创业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选修课将通过灵活的授课方式,以6~8人为一组,小组设CEO、营销总监、财务总监、人事总监等职务,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相结合,以翻转式课堂教学为主。

(2)宏观政策的分析与微观问题的解答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群体,在创业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比如对国家政策法规不了解,对经济形势和市场状况缺乏认知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且坚强有力的咨询体系。我们可以邀请政府领导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来校座谈,主要解读国家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文件精神及分析当下社会的宏观创业形式,此种形式的座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国家及社会大背景下的创业前沿信息;邀请社会企业家来校座谈,企业家的讲谈则侧重于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等微观方面的内容,可以使创业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企业家的讲谈会具体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为学生更加清晰而具体的解决创业方面的疑惑或问题。

3 实践能力的培养

(1)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竞赛

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高校BIM软件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科技大赛、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技能竞赛等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竞赛,学校可以将这些大赛作为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创业计划氛围,竞赛前期可先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初选,将决赛作品上报学校参加评比,获胜作品可参加全国大赛。通过参加这些竞赛,不仅可以强化他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应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2)鼓励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调研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有利于增长才干、磨练品格和意志。通过下乡开展的活动,使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调研活动中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锻炼交际能力,同时在调研中会锻炼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借鉴别人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有所提高。

(3)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

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已在各高校普遍兴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学生业余生活,填补学生的精神空白,还可以再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同时,开创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等,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外的勤工俭学,参与勤工俭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近距离的接触社会,感受社会与校园的不同,增加社会阅历。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社会实践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制定创业方案,进驻大学生创业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业最终是要将计划付诸实践。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类似于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实战平台,各高校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属于自己的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大一到大二两年的学习与锻炼,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提升,大三学年我们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将创业的想法富于实践,即让有创业想法和创业项目的同学撰写创业策划案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评审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入住创业基地。进入创业基地的每个项目都应有对应的指导老师进行跟踪指导,并定期邀请校外的企业家与大学生创业者进行"0"距离的沟通交流。

5 寻找投资方,将创业项目走出校园

高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资金不足,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立高校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学校审核的项目,学校可以通过资金入股、免息贷款等方式帮助创业者;学校也可给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等选择投资对象的机会,同时也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广泛介入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大赛、创业行动、创业讲堂等创业帮扶活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进而将创业项目市场化。

6 结束语

从微观角度讲大学生创业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从宏观角度讲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的今天,创业起到了带动就业的作用,同时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它将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郑秋,黄辉,田军鹏. 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构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9:49-50.

[2]李静. 试析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7:82-83,85.

[3]刘化波,王云龙. 普通高校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J]. 合作经济与技,2011,14:102-103.

[4]胡巍威. 浅析高校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构建[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103-104.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