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危险评估表在血液科患者安全防范中的应用

2014-11-22 06:46寇雪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家属危险住院

寇雪琴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1]。跌倒意外的发生不仅会引起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引发医疗纠纷。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卫生部也把防范患者跌倒作为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2]。为了提高血液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减少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科室从2013年1月开始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评估并提出护理对策,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保障了护理安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1045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501例,女544例;平均年龄52岁。将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1126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637例,女489例;平均年龄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入院评估及健康宣教;观察组除了入院评估及健康宣教外,还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所有住院患者认真按照跌倒危险评估表做好安全评估,有危险因素者需填写跌倒危险评估表(表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的安全教育,由责任护士、患者家属在跌倒危险评估表上签字,汇报护士长签字,在护理记录单中详细记录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床尾悬挂预防跌倒安全警示牌。

表1 跌倒危险评估表

1.3 制定使用跌倒危险评估表的护理措施

1.3.1 健全患者跌倒预防及报告制度,实施分级管理及监督:(1)责任护士按照跌倒危险评估等级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护士长每日监督并检查,包括:责任护士评估是否正确,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护理记录是否准确及时,患者家属是否了解跌倒危险因素及预防跌倒措施,责任护士是否进行动态评估,跌倒危险评估表是否及时签字。护理安全小组每周进行监控,每月进行科室护理安全质量分析。护理部每季度检查并进行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分析,及时接收处理各病区上报的跌倒不良事件。(2)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于已经发生的跌倒不良事件,要求科室主动汇报,科室人员于1周内进行护理讨论,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3)护理部每周组织护士夜讲堂,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尤其针对工作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

1.3.2 全科护士进行系统的跌倒危险因素与防范措施培训,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主动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积极做好预防跌倒措施。有文献报道[3],有2/3的跌倒事件是可以预防的,执行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1.3.3 低危患者的护理。在患者床头悬挂“跌倒低危”蓝色警示牌,对家属进行病区环境介绍及安全宣教,强调跌倒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并发放预防跌倒健康宣教“十知道”:(1)当您活动时有人陪伴。(2)当您感到头晕、不适等,请卧床休息。(3)当您需要任何协助,如步行、如厕、洗漱、拿放物品等情况可叫陪护或护士帮忙。(4)发现地面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免在有水渍处行走,以防不慎跌倒。(5)请您将物品尽量收于柜内,以保持病房走道宽敞。(6)告知患儿及其家长勿让患儿站在床上、凳子等不安全地方。(7)当您活动时穿防滑鞋,鞋子大小合适,衣裤长短合适。(8)当您改变体位如起床、站立、坐起或行走中出现头晕时,应立即扶物倚靠或蹲下,以防跌倒并通知护士协助。(9)当您有腹泻、尿频或者灌肠、拔出尿管后,需要便器时请叫陪护或呼叫护士。(10)服用降压药物改变体位时应遵循“三部曲”,即平躺 30 s、坐起30 s、站立30 s后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服用镇静安眠药物时应在床上服药,服药后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用预防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使护理人员对跌倒风险评估具有统一的标准,更加规范化,对制定有效地护理计划起到了指引作用[4]。

1.3.4 中危患者的护理。在患者床头悬挂“跌倒中危”黄色警示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指导,发放预防跌倒健康宣教“十知道”,房间物品放置有序,灯光明亮,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卧床休息时给予床档保护,告知患者如厕、沐浴时门不要反锁,门外需有人陪伴,值班护士加强病房巡视,主动协助患者活动。

1.3.5 高危患者的护理。在患者床头悬挂“跌倒高危”红色警示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防范指导,发放预防跌倒健康宣教“十知道”,对患者给予床档保护,房间装有扶手,方便协助患者行走,尽量卧床使用便器,患者需如厕、沐浴时要有人陪伴。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休息2 h,尽量卧床休息。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活动需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减轻焦虑情绪。各班护士床头交接班,值班护士加强病房巡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1.3.6 心理护理 血液科患者在化疗期间或伴有贫血、发热症状时,由于身体虚弱会出现焦虑、烦躁,责任护士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指导和情绪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跌倒依从性。

1.4 评价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跌倒发生情况。(2)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统一使用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入院介绍、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专业技术、服务态度、出院指导6个方面,分为满意、不满意2个等级。(3)患者跌倒防范知识知晓率。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预防跌倒安全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跌倒的危险因素、患者自身的防跌倒态度、跌倒的预防措施、跌倒的处理方法4个方面共36个条目,分为掌握、未掌握2个等级,由患者出院时填写。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跌倒防范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跌倒防范知识知晓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的疾病,临床表现以出血、贫血、发热为主要特征,患者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身体虚弱,甚至一过性晕厥,跌倒风险高于其他住院患者。有调查指出[5],年龄、体力、改变体位、疾病环境因素、照顾不当等均为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中班和夜班为跌倒意外的高发时段。针对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而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策略之一是使用评估工具来明确具有高跌倒危险性的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液科住院患者全面应用跌倒危险评估表,可明显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跌倒防范知识知晓率,减少安全隐患。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科室护士长要严格落实跌倒不良事件的预防及上报制度,每日监督及检查责任护士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评价患者对跌倒安全防范措施的认知情况,定期进行护理安全质量分析,评定跌倒危险评估表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措施。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具备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学习安全制度及防范措施,主动为患者服务,加强病房巡视,各班做好床头交接班,重点强调患者存在的跌倒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防范宣教,提高护理人员对跌倒不良事件的预见性,从而降低患者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

[1] 杨君艳.跌倒、坠床危险评估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23):4907 -4908.

[2] 陈 婷.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护理安全防范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 -13.

[3] 刘义兰,赵光红,喻姣花,等.住院病人跌倒率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2):51 -53.

[4] 褚 婕,李 芬,王彩芹,等.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52 -54.

[5] 朱佳晖,李 芬,褚 婕,等.深度访谈在预防住院病人跌倒中的研究和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C):213 -214.

猜你喜欢
家属危险住院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妈妈住院了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喝水也会有危险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