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例肺癌化疗患者的舌象特征观察

2014-12-02 04:36李世杰胡荣双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舌象舌质中医药大学

张 杉 ,陈 越 ,李世杰 ,陈 玉 ,胡荣双 ,高 俊

(1.上海沪东医院,上海 200129;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3.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75)

舌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法,肺癌患者舌象存在一定规律[1-5]。本研究通过多中心观察对比肺癌化疗与非化疗患者的舌象特点,旨在更好地协助临床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2例肺癌患者来源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上海市沪东医院中医科门诊或住院部的肺癌患者。其中化疗患者280例,非化疗患者92例;男 261例,女 111例;年龄(57.6±14.2)岁,最小31岁,最大94岁,其中50岁~70岁最多,共计263例。化疗组与非化疗组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有关肺癌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患者;未经任何系统中医治疗者;了解本研究且自愿参加试验者。

1.3 排除标准

因神志昏迷、插管等不能进行伸舌观察者;有明确的口腔感染或口腔黏膜炎症者;有染苔者;由于鼻腔阻塞等造成经口呼吸者;有严重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或基础疾病未能得到控制的患者。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晨起或患者进食2h后,由2名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人员在自然光下对舌象进行诊查。舌象记录内容:舌色(淡红舌、淡白舌、红舌、暗舌)、舌苔(薄白苔、薄黄苔、白厚/腻苔、黄厚/腻苔、少苔/无苔)、舌形[胖大舌(含齿痕舌)、瘦小舌、点刺舌、裂纹舌、正常]。舌象判定参考《中医诊断学》[7]“舌诊”部分。

1.5 数据整理与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Excel管理,并采用双录入法,对照核查无误后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癌患者舌质、舌苔、舌形的总体分布

结果见表1。

表1 肺癌患者舌质、舌苔、舌形的总体分布

2.2 肺癌化疗与非化疗患者舌质分布比较

各种舌质在化疗组与非化疗组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肺癌化疗与非化疗患者舌质分布比较 [例(%)]

2.3 肺癌化疗与非化疗患者的舌苔分布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肺癌化疗与非化疗患者的舌苔分布比较 [例(%)]

由表3可见,化疗组与非化疗组薄白苔、白厚/腻苔、黄厚/腻苔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薄黄苔、少苔/无苔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肺癌化疗与非化疗患者的舌形分布比较

结果见表4。

表4 肺癌化疗与非化疗患者的舌形分布比较 [例(%)]

由表4可见,化疗组与非化疗组胖大舌、裂纹舌、正常舌形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瘦小舌、芒刺舌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舌诊作为中医特色诊法,从舌象来辅助诊断疾病已经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研究表明,病理性舌象在恶性肿瘤中非常突出,病理性舌象不仅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亦有重要价值[6-7]。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舌质以暗舌为主,舌苔以厚腻苔为主(其中白厚/腻苔占21.51%,黄厚/腻苔占19.62%),异常舌形以胖大舌(包含齿痕舌)和裂纹舌为主。充分印证了肺癌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而邪实则以瘀血和痰湿为主[8],符合中医“怪病多痰,久病必癖,久病多瘀,久病多虚”的观点。故在临床治疗肺癌时我们应该坚持“扶正为本,兼顾痰瘀”的原则。《医宗必读·脾为后天之本论》云“善为医者,必责其本”,这样才能达到“养正则积自消”[9]。临床常用于肺癌的扶正抗癌之品有人参、黄芪、党参、沙参、百合、麦冬等。在祛邪方面要考虑邪气之成因,治其源头,切忌治标不治本。痰之形成,非独肺也,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肾为生痰之制”。《圣济总录》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化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脉,化而为血,灌溉全身。三焦气涩,脉道不利,水饮停滞,聚为痰饮。”所以肺、脾、肾、三焦功能失常是痰湿形成的中心环节,而气血运行失调则是瘀血形成的病理基础,因此,在治痰瘀之时应注意理气解郁、兼顾肝脾。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化疗药物是直接或间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由于多数化疗药物细胞毒的特异性,所以在干扰异常增殖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常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这就损伤了人体的后天之本。与孙韬[10]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患者的暗舌、红舌、厚/腻苔、胖大舌、裂纹舌出现率高于非化疗患者,而非化疗患者淡白舌、淡红舌、薄白苔的出现率高于化疗患者。这一结果提示化疗属于以毒攻毒之法[11],化疗药物在攻击肿瘤邪毒的同时,不仅会损伤脾阳,使脾运失健,更有加重痰湿、血瘀、郁热等邪实的可能。正气亏虚加重,可能导致“因虚致实”“因实致虚”的恶性循环。所以临床上对于化疗患者应适当加用一些健脾益气除湿、行气活血类中药,如人参、黄芪、茯苓、白术、陈皮、当归、川芎、红花、丹参、三七等[12]。健脾益气中药不仅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血液学毒性,保护肝肾功能,同时提高免疫功能。现代药理学证实活血化瘀类中药通过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肿瘤细胞的乏氧状态,解除抗癌药物进入癌组织的屏障,增加癌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13-15]。

[1]邓海燕.肺癌舌象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11):123.

[2]林宥任.化疗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暗舌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3]曾秀池.试述癌症舌象的现代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7):461.

[4]吴君德.肿瘤患者舌象特点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5]叶艳,黄枫,李柏.舌象研究概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1363-136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 1辑.1993:64-68.

[7]王忆勤.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7-54.

[8]韩克舜,杨亚琴,李文虎.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概述[J].中医临床研究,2013(10):120-122.

[9]方乃青,肖寒.肺癌辨证论治特点探析[J].江苏中医,2011,43(12):5-7.

[10]孙韬.原发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特征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6):378-379.

[11]李燕,万冬桂,梁嵘.42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舌象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6):20-21.

[12]李欣,罗晶.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癌的思路和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3(3):12.

[13]于淑珍.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36.

[14]路艳,陈群.肺癌瘀血舌象与T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异常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68-169.

[15]叶兴涛.肺癌患者瘀血舌质与凝血功能变化的相关性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2(11):784-785.

猜你喜欢
舌象舌质中医药大学
57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舌象特征分析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肿瘤舌象研究可视化分析(2001-2020年)
基于Citespace糖尿病舌象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舌象仪临床应用研究的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