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研究

2014-12-12 16:18庄学敏车嘉丽张少锦许元元
会计之友 2014年34期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高速公路

庄学敏+车嘉丽+张少锦+许元元

【摘 要】 文章以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养护成本中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工程养护为研究重点,对日常养护采用预防性养护,对大中修工程采用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切实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养护成本管理效率,促进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养护成本; 预防性养护

中图分类号:F234.2;F5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4-0043-02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高速公路飞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在高速公路运营成本中,养护成本约占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总额的10%,是高速公路会计核算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确保公路正常运营、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企业的成本特性,分析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构成和成本特性,结合运营成本管理流程判断成本是否可控,明确成本的可供调控性,对其可控成本部分采取措施,以从根本上达到成本控制的效果。

一、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概况

养护成本,以高速公路养护项目作为核算对象。包括养护过程中的人工费用、各种材料费、相关的机械费和养护过程中其他各项相关费用,不包括参与施工养护过程中各单位所获的利润和所缴纳的税金。养护成本管理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为降低养护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

根据业务内容,高速公路养护成本一般包括日常养护成本、大中修养护成本、公路灾害预防及抢修成本、安全和通讯及监控设施的维护成本、公路绿化成本、养护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等。其中,日常养护和大中修、安全和通讯及监控设施的维护成本,公路绿化成本相对稳定,且其成本可以依据技术参数可靠计量,都属于可控成本,而突发灾害抢修成本无法预料,且耗费无法可靠估计,因此属于不可控成本。

按照工程规模和性质,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属于预防性养护;而大中修工程养护属于纠正性养护,是高速公路养护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也是养护成本控制的关键。

二、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有关上市公司数据调查可知,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管护管理过程中,日常养护和大中修是养护成本可控成本部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养护管理的关键控制点。

文章选取广州某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用于说明养护成本及其各部分所占比例,该企业2011年、2012年、2013年的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构成情况如图1。

根据图1数据计算各项费用所占百分比可知,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高速公路养护成本中,日常小修保修成本和大中修工程成本所占养护成本百分比合计数分别为81.77%,79.19%,74.85%,是养护成本管理的重点。从比例变动情况看,日常小修保养成本2011—2013年呈正比例逐年增长,而大中修工程成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在运营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运营成本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高速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目前高速公路还未形成严格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不能很好地制定出养护成本定额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预见性决策,容易造成养护工程中的成本失控,更进一步导致工程资金拨付无法及时到位。除此之外,各级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健全,导致有些企业虽制定了相关制度,但监督不到位,计划执行力不足。

第二,目前人们对于路面还处于良好状态下的预防性养护认识不足,总是习惯于在路面出现明显损坏后再进行大中修工程养护。另外,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公众对快速出行、乘车舒适度和服务水平的需求不断提高,也要求高速公路长期保持路面完整率和平整度,避免出现“高速公路不高速”甚至由于大中修造成堵车现象。由此可见,注重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是降低养护成本的长效机制。

第三,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管养一体”的传统养护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既是养护生产的主体,又是养护管理的主体,养护工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上下级关系,均属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员工,而养护施工人员多来自沿线农村剩余劳动力,养护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在劳动用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稳定性,致使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不得不额外承担更多的养护人员工资和安全管理费用。同时,由于养护管里和养护施工同属于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公路养护机械及养护材料都需要企业自行购置、保养和管理,也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成本费用。

三、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

为有效控制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在加强预防性养护的基础上,当路面出现实质性损坏需要进行高速公路大中修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成本实施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益。

(一)做好科学的预测分析,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成本控制,首要任务是要进行成本的事先管理,确定目标成本并依此进行成本控制。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在制定预算计划时,首先应该充分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将所有成本费用纳入到预算中,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和调查过去几年成本支出的历史数据,科学合理地制定成本定额,然后将成本预算计划层层下放,在施工过程中以预算计划为标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针对超出预算的部分,还应该做到事后分析,准确评估预算的制定和工程的实施,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下期预算。

在科学有效的目标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运营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工程维修资金按时拨付到位,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及时性和快捷性。

(二)做好预防性养护,降低大中修频率

美国科来福(Crafco)公司曾对不同等级公路进行了调查。其数据显示,平均每1元预防性养护资金的投入,可以节约3—10元矫正性养护资金。而相关数据也显示,在高速公路使用周期内,平均每3—4次预防性养护,可以节约45%~50%养护成本费用。因此,从企业经济效益来讲,在高速公路路况基本良好且损害不太严重时投入较少的费用进行预防性养护,降低大中修频率,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另外,从社会责任角度来讲,预防性养护降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频率,有助于保持路面完好率和平整率,保证公众通畅出行。

因此,无论从企业经济效益角度还是社会责任角度,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都应把握路面养护时机,加强预防性养护。

(三)进行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政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推进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降低公路养护成本。

“养管分离”政策,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将所有养护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养护工程外包给市场上专业化养护公司,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则只负责下达工作指令和制定质量规范,监督考核养护公司的工作进度,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养管分离”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养护工程实施部分的人工成本和风险,削减材料成本和机械化养护成本,且由于养护公司比“管养一体化”模式下养护施工队伍专业化水平更高,能够极大提高养护效率,保证养护质量。

从图1来看,广州某高速公路运营企业2011年、2012年、2013年大中修养护成本占养护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4.09%、59.7%、54.56%,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交通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提出的“推进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降低公路养护成本”的政策有关。可见该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结语

做好现代化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控制,从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改革养护成本运行机制,加强养护成本控制,是控制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提高高速公路整体运营效益的关键手段之一,对推进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国.关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226-227.

[2] 王盛恭.关于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294.

[3] 赵峰,巢绍慧.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J].工程与建设,2009(4):592-594.

[4] 陈昌环.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杨晓春.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二)做好预防性养护,降低大中修频率

美国科来福(Crafco)公司曾对不同等级公路进行了调查。其数据显示,平均每1元预防性养护资金的投入,可以节约3—10元矫正性养护资金。而相关数据也显示,在高速公路使用周期内,平均每3—4次预防性养护,可以节约45%~50%养护成本费用。因此,从企业经济效益来讲,在高速公路路况基本良好且损害不太严重时投入较少的费用进行预防性养护,降低大中修频率,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另外,从社会责任角度来讲,预防性养护降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频率,有助于保持路面完好率和平整率,保证公众通畅出行。

因此,无论从企业经济效益角度还是社会责任角度,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都应把握路面养护时机,加强预防性养护。

(三)进行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政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推进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降低公路养护成本。

“养管分离”政策,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将所有养护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养护工程外包给市场上专业化养护公司,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则只负责下达工作指令和制定质量规范,监督考核养护公司的工作进度,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养管分离”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养护工程实施部分的人工成本和风险,削减材料成本和机械化养护成本,且由于养护公司比“管养一体化”模式下养护施工队伍专业化水平更高,能够极大提高养护效率,保证养护质量。

从图1来看,广州某高速公路运营企业2011年、2012年、2013年大中修养护成本占养护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4.09%、59.7%、54.56%,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交通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提出的“推进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降低公路养护成本”的政策有关。可见该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结语

做好现代化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控制,从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改革养护成本运行机制,加强养护成本控制,是控制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提高高速公路整体运营效益的关键手段之一,对推进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国.关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226-227.

[2] 王盛恭.关于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294.

[3] 赵峰,巢绍慧.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J].工程与建设,2009(4):592-594.

[4] 陈昌环.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杨晓春.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二)做好预防性养护,降低大中修频率

美国科来福(Crafco)公司曾对不同等级公路进行了调查。其数据显示,平均每1元预防性养护资金的投入,可以节约3—10元矫正性养护资金。而相关数据也显示,在高速公路使用周期内,平均每3—4次预防性养护,可以节约45%~50%养护成本费用。因此,从企业经济效益来讲,在高速公路路况基本良好且损害不太严重时投入较少的费用进行预防性养护,降低大中修频率,是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另外,从社会责任角度来讲,预防性养护降低了高速公路大中修频率,有助于保持路面完好率和平整率,保证公众通畅出行。

因此,无论从企业经济效益角度还是社会责任角度,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都应把握路面养护时机,加强预防性养护。

(三)进行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政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推进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降低公路养护成本。

“养管分离”政策,指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将所有养护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养护工程外包给市场上专业化养护公司,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则只负责下达工作指令和制定质量规范,监督考核养护公司的工作进度,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养管分离”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养护工程实施部分的人工成本和风险,削减材料成本和机械化养护成本,且由于养护公司比“管养一体化”模式下养护施工队伍专业化水平更高,能够极大提高养护效率,保证养护质量。

从图1来看,广州某高速公路运营企业2011年、2012年、2013年大中修养护成本占养护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64.09%、59.7%、54.56%,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交通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提出的“推进养护体质改革,实行养管分离,降低公路养护成本”的政策有关。可见该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结语

做好现代化高速公路养护成本控制,从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化改革养护成本运行机制,加强养护成本控制,是控制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提高高速公路整体运营效益的关键手段之一,对推进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国.关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226-227.

[2] 王盛恭.关于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294.

[3] 赵峰,巢绍慧.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管理[J].工程与建设,2009(4):592-594.

[4] 陈昌环.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杨晓春.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预防性养护高速公路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论述
特大型桥梁除湿系统维护管理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与PPP
论维修加固措施在桥梁工程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桥涵预防性养护在养护施工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开普封层技术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上的狗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