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2014-12-16 08:22徐万琳蒋运芳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黏稠度碳酸氢钠雾化

彭 锐,徐万琳,蒋运芳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常用且重要的手段。气管切开后破坏了气道正常的加温加湿功能,使得吸入气体必须由下呼吸道加温和湿化,增加了下呼吸道水分的丧失。若长时间吸入加热及湿化不足的气体,可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形成痰痂,使得吸痰导致呼吸道黏膜损伤几率增加,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1]。因此,有效的气道湿化有利于痰液的稀释,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6月对26例气管切开病人行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因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插管脱机的病人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60岁~86岁(71.0岁±5.2岁),经主管医生同意,病人知情同意且志愿参加。纳入标准:因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插管脱机的病人,目前病情稳定,无明显肺部感染。排除标准:体温>38℃,胸片提示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危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补液及静脉营养等支持治疗,采用常规气道护理,如正确吸痰,畅通气道,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叩背,用50mL注射器抽取配制好的气道湿化液,连接静脉延长管、头皮针管并固定于气管导管口内壁上,用微量注射泵以2mL/h~5mL/h持续推注气道湿化液,并每日定时(08:00、16:00)雾化吸入2次。观察组气道湿化液为1.25%碳酸氢钠,用微量注射泵推注;同时应用无菌注射用水5mL+氨溴索15mg雾化吸入。对照组气道湿化液为0.45%氯化钠溶液,用微量注射泵推注;同时应用无菌注射用水+糜蛋白酶4 000U雾化吸入。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湿化7d后比较两组病人痰液黏稠度及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①痰液黏稠度[2]:Ⅰ度为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痰液滞留;Ⅱ度为痰液较Ⅰ度痰液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为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②气道湿化并发症包括气道黏膜出血、痰栓形成、肺部感染等。气道黏膜出血指吸痰时发现痰中带血丝或血痰,痰栓形成指吸痰时出现痰痂或痰痂阻塞吸痰管。肺部感染诊断标准[3]:X线胸片或胸部CT出现新的或进行性增大的肺部浸润性阴影,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肺部实变体征和(或)肺部实性啰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0×109/L);发热、呼吸道脓性分泌物;从分泌物中培养出新的病原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命安全,如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原发病加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气道黏膜出血、气道内痰痂形成、气道异物等可造成导管阻塞,若不及时吸出积血,清除气道内痰痂或异物,将影响通气或换气功能,导致缺氧窒息。又因气管切开后进入气道的气体未能充分湿化,黏膜干燥,分泌物滞留,细菌入侵。此外,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定植于鼻咽部的正常菌群减少,而耐药菌株易于繁殖,这些细菌或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有研究证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4]。1.25%碳酸氢钠属碱性溶液,具有皂化功能,可软化痰痂,使痰液稀薄,同时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理想的清除作用。另外,1.25%碳酸氢钠形成的碱性环境,能抑制真菌生长,减少真菌在下呼吸道定植,使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率下降[5]。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具有溶解黏液、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和分泌,激活纤毛黏液进化功能等多种作用的黏液溶解剂,能加强纤毛摆动(增加纤毛运输系统的清除能力)[6,7],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增加抗生素在肺组织及其分泌物中的浓度,阻断细菌蛋白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的相互作用而预防感染。本研究采用微量注射泵以2mL/h~5mL/h推注1.25%碳酸氢钠持续气道湿化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结果显示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气道黏膜出血、痰栓形成、肺部感染等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碳酸氢钠联合氨溴索气道湿化能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和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缩短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

[1] 朱成兰.气管切开病人应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3491.

[2] 张素兰,向明芳,张萱,等.机械加温加湿器在人工气道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护理,2006,12(25):2427-242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

[4] 石美玉.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9.

[5] 叶宝霞,冯晓敏,冯慧,等.碳酸氢钠溶液辅助治疗真菌性肺炎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3):4046-4047.

[6] 赵云霞.沐舒坦雾化吸入后吸痰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4):162-164.

[7] 袁静,曹付梅,丁洁.肺癌术后早期氧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联合间断叩背排痰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7A):1774-1775.

猜你喜欢
黏稠度碳酸氢钠雾化
这些表现是假黏稠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