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4-12-16 01:24周红兵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61123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卡松沙美噻托

孙 林,周红兵,艾 伟,夏 敏(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6112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且易呈现进行性进展的常见肺部疾病。据统计,国内COPD总体患病率为6.2%,在导致农村和城市地区人群死亡的疾病中,病死率分别位居第1位和第4位[1]。有研究认为,COPD不仅可引起患者肺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对患者生活质量也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老年COPD患者则由于免疫力低下,更易继发肺部感染,病情常难以控制[2-3]。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是目前治疗COPD的重要方法。然而,部分老年COPD患者即使规律用药,疗效仍不十分理想,并很难控制COPD的急性发作[4]。因此,本研究以84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呼吸训练配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老年COPD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无肺部结核、良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慢性消耗性合并症,无其他原因所致慢性支气管疾病;无过敏性疾病或智力障碍,依从性良好;可按医嘱完成治疗方案且配合随访;无治疗药物禁忌证。所有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84例患者中,男53例、女31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2.4±5.7)岁,病程4~31年,平均(18.6±7.1)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各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同时进行呼吸训练。药物治疗方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20030044)每次用药剂量为50μg,每日2次;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大连美创药业有限公司产品,药品准字号H20050268)每次用药剂量为50μg,每日1次。呼吸训练方法:嘱患者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放在腹部,放松腹肌,感知胸腹起伏,经鼻吸气,缩唇成吹口哨状,徐徐呼出并尽可能延缓呼气流速,延长呼气时间,呼吸训练每次10~15min,每日3次,持续12周。

1.2.2 临床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咯痰、气促等)、体征(如肺部呼吸音,干、湿啰音等)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评分标准参考文献[6]。所有患者均接受定期的门诊、电话随访,观察临床疗效。

1.2.3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包含3个维度,即症状维度、活动维度和影响维度,每个维度计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水平越低。

1.2.4 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分析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行肺功能检测和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Student-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率为100%。观察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为(5.6±1.4)分,对照组为(5.4±1.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为(3.6±1.6分),对照组为(4.4±1.5)分,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生活质量3个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3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mm Hg)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mm 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 P<0.05。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和PaCO2均呈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水平明显增加,PaCO2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COP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性慢性肺部疾病,易引起呼吸道和肺组织的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继而引起肺动脉血气状况的改变,造成肺功能损伤[7]。老年COPD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因继发感染而导致病情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的同时进行各种合并症的治疗,在降低患者病死率方面极为重要。

沙美特罗替卡松是由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组成的复合制剂,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和亲和力,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使局部药物浓度增加,进而保持支气管平滑肌的长时间舒张;沙美特罗替卡松亦可降低肺部血管通透性,减轻支气管肿胀,促进黏液分泌和纤毛运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8-9]。噻托溴铵则是长效的M受体抑制剂,可通过对平滑肌M3受体的抑制作用,发挥扩张支气管的功效。既往研究发现,即使长期应用噻托溴铵也很少导致M受体敏感性的下降,提示噻托溴铵可用于COPD的持续性治疗,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10]。尽管上述两种药物在缓解COPD患者症状和改善肺功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临床中依然存在部分老年COPD患者长期服药治疗而无任何改善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治疗方式。

缩唇呼吸训练是一种利用膈肌进行深缓呼吸的康复方式,不仅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缓解呼吸道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潮气容量,增加肺泡通气量,防止肺泡凹陷或气道陷闭[11]。本研究以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呼吸训练配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的方式予以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状况明显得以改善,主要表现为,与单独用药相比,联合采用呼吸训练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的下降更为明显,而且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pre、FEV1/FVC)和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的改善程度也更为明显。由此可见,联合运用呼吸训练、沙美特罗替卡松和噻托溴铵的综合治疗方式的疗效更佳。

[1]周王民,刘升明,吕嘉春,等.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调查方法的研究设计[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814-818.

[2]张令.沙美特罗替卡松与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96例临床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7):2194-2195.

[3]何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关系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503.

[4]吴饶仙,况九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6):519-523.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261.

[6]郑晓可.康艾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254-1255.

[7]Wedzicha JA,Seemungal TA.COPD exacerbations:defining their cause and prevention[J].Lancet,2007,370(9589):786-796.

[8]Calverley PM,Anderson JA,Celli B,et al.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nd survival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07,356(8):775-789.

[9]杨兆宇,崔瑾.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全身炎症反应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60-6362.

[10]姜锋,李晓明,孙艳辉,等.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3):259-262.

[11]张在其,陈荣昌,杨全坤,等.针对COPD呼气流速受限的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499-504.

猜你喜欢
卡松沙美噻托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养肺定喘膏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观察
美丽乡村—“红色沙美”景观设计初探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新型沙美特罗衍生物的合成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卡松防腐体系液体洗涤剂中的耐药菌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