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与颈椎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

2014-12-16 01:24张成亮刘加元刘守正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2236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脊髓型椎间盘颈椎病

张成亮,刘加元,刘守正(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223600)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在年轻人群呈现流行趋势[2]。颈椎病轻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颈肩部疼痛,重者可造成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近年来,细胞因子在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本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病患者96例,观察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一氧化氮(NO)在颈椎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本院治疗的96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18±5.27)岁,96例患者均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膝跳反射亢进患者45例,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其他骨科疾病和临床资料不全患者。根据MRI结果将患者分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组(48例)和颈椎间盘突出组(48例),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颈椎外伤患者48例为对照组。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3组患者的IL-1、IL-10、IL-6、TNF-α、TGF-β1和NO表达水平,细胞因子与JOA评分之间的关系和细胞因子与膝跳反射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各细胞因子的酶联免疫试剂盒采用天津协和医药公司生产的产品,具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参照杜伟等[4]的方法。

1.3 JOA评分标准[5]轻度:13~16分,四肢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力或不灵活,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可以保证一般工作的进行;中度:9~12分,四肢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力或不灵活,大小便有一定程度异常,生活能够自理;重度:5~8分,四肢虽然存在一定的运动功能,但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大小便出现失禁或者潴留;严重:0~4分,患者无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患者各项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比较颈椎间盘突出组的IL-1β、IL-10、IL-6、TNF-α、TGF-β1和NO水 平均 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组的细胞因子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患者细胞因子表达与JOA评分的相关关系JOA评分重度的患者IL-1β、IL-6、TNF-α、TGF-β1和NO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患者的IL-1β、IL-6、TNF-α、TGF-β1和NO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3组患者细胞因子表达与膝跳反射之间的关系膝跳反射亢进患者的IL-1β、IL-6、TNF-α、TGF-β1和NO明显高于膝跳反射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3组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s)

表1 3组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s)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aP<0.05;与对照组相比,b P<0.05。

?

表2 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JOA评分的关系(±s)

表2 患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JOA评分的关系(±s)

注:与轻、中度患者相比,aP<0.05;与轻度患者相比,b P<0.05。

?

表3 患者细胞因子表达与膝跳反射的关系(±s)

表3 患者细胞因子表达与膝跳反射的关系(±s)

注:与膝跳反射正常患者相比,aP<0.05。

?

3 讨 论

IL-1β是由活化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免疫调节因子,与IL-1α同属IL-1家族,IL-1β有较强烈的致炎作用,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孙玉娥等[6]报道,在小鼠脊髓中的IL-1β可以通过活化胶质细胞,刺激细胞增殖,致使小鼠出现骨癌痛。在骨关节炎患者中发现单核细胞与滑膜细胞均能够产生IL-1β,并且IL-1β水平的增高与软骨损伤呈现正相关关系[7]。在本研究中发现,IL-1β在颈椎间盘突出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组和对照组(P<0.05),说明颈椎病病情越严重,IL-1β的表达水平越高,IL-1β在促进颈椎病炎症,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突出中起着一定作用。IL-6是一种多源性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参与炎性反应,促进细胞生长,同时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在骨代谢中发挥一定作用。张文芽等[8]在大鼠中发现,IL-6可以通过破坏大鼠的颈部静力平衡系统对椎间盘造成破坏。王靖等[9]发现在家兔中IL-6参与了椎间盘的退变。在本研究中发现IL-6与IL-1β一样,在颈椎间盘突出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组和对照组(P<0.05),说明IL-6也是颈椎病发病的促进因子。TNF-α是一种在单核巨噬细胞中生成的参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在颈椎间盘组织中可以少量分泌TNF-α。叶树楠等[10]通过对家兔椎间盘注射TNF-α发现,家兔正常髓核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变,细胞失去正常形态与排列,推测TNF-α与椎间盘的退变存在相关关系。在本研究中,发现TNF-α在颈椎间盘突出组中呈现高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说明TNF-α是颈椎病的促进因子。TGF-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生长因子,在细胞分化、增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体血小板和骨组织中表达较高。目前TGF-β在颈椎病发病中扮演的角色还不确切,原野等[11]发现在颈椎病组中TGF-β1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田峰等[12]发现颈椎病组的TGF-β1明显低于正常组,并且认为TGF-β1是一种保护性因素。在本研究中发现,TGF-β1在椎间盘突出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退行性改变组和对照组(P<0.05),与原野等[11]的研究一致,这可能与TGF-β1促进Ⅰ型和Ⅲ型胶原增生,造成整个椎间盘纤维化有关。

为了进一步验证细胞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各细胞因子在JOA评分轻、中、重度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从而分析各细胞因子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中扮演的角色。周思启等[13]的研究中发现,IL-6和TNF-α在JOA评分重度患者中明显高于轻度JOA评分患者。杜伟等[4]发现JOA重度评分患者的IL-1α、IL-6、TNF-α明显高于轻度JOA评分患者。在本研究中发现,IL-1β、IL-6、TNF-α、TGF-β1和NO在重度JOA评分患者中明显高于轻度JOA评分患者,说明JOA评分越重,IL-1、IL-6、TNF-α、TGF-β1和NO表达越高,从而推断IL-1、IL-6、TNF-α、TGF-β1和NO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椎间盘对脊髓造成压迫,损伤脊髓的锥体束,并阻碍脊髓的正常血液供应,脊髓前角内的γ运动神经元突触前抑制作用消失,脊髓前角的兴奋性增加,出现膝跳反射亢进。胡令东等[14]发现在颈椎病自我评分越高的患者中,膝跳反射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发现,膝跳反射亢进患者中的IL-1、IL-6、TNF-α、TGF-β1和NO明显高于膝跳反射正常患者,说明IL-1、IL-6、TNF-α、TGF-β1和NO参与了神经功能损伤,这可能与细胞因子的增多,造成炎性反应加剧,促使基质增生,压迫脊髓有关。

综上所述,IL-1、IL-6、TNF-α、TGF-β1和NO与颈 椎病 的严重 程 度 相 关,且IL-1、IL-6、TNF-α、TGF-β1和NO表 达 越高,颈椎病越严重,临床中可重点监测以上6种细胞因子,对准确评定颈椎病患者病情有一定作用。

[1]章仁杰,申才良,张秀军,等.脊髓型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安 徽 医 科 大 学 学 报,2011,46(9):973-976.

[2]姜淑云,严隽陶,房敏,等.颈椎病患者康复疗效评价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5):433-435.

[3]严冬雪,肖增明,沈翀,等.颈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9):1058-1061.

[4]杜伟,申勇,李宝俊,等.细胞因子IL-1a、IL-6、TNF-a、MMP3与颈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3):259-262.

[5]程真,王林峰,申勇,等.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变化对颈后路减压术后疗效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4):304-308.

[6]孙玉娥,申文,唐元章,等.脊髓IL-1β和TNF-a在胶质细胞活化诱发小鼠骨癌痛中的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4):433-436.

[7]赵丽珂,黄慈波.白介素1β在骨关节炎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12):1042-1044.

[8]张文芽,陈惠德,唐淼.核因子κB、白介素-6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的表达[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2):158-161.

[9]王靖,唐天驷,滕红林,等.FasL在家兔退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7(1):114-115.

[10]叶树楠,王晶,杨述华,等.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仪诱发兔椎间盘退变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7(9):1323-1325.

[11]原野,赵静,曹秦辉.TGF-β_1、CTGF在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退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江苏医药,2011,37(17):2017-2019.

[12]田峰,崔学生,张帅,等.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介素-1β对终板软骨细胞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2,41(1):36-37.

[13]周思启,陈惠德,汤健,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日本骨科学会颈髓功能评分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6):1035-1037.

[14]胡令东,聂玉红.膝反射强度与自我评分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预后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1):1047-1048.

猜你喜欢
脊髓型椎间盘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防跌倒警示牌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牵引治疗轻型脊髓型颈椎病32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