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护理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14-12-16 01:24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肾内科重庆400037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肾脏例数入院

石 钰(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肾内科,重庆 400037)

时间护理是在护士已掌握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对患者心理指导、用药时间、生理及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1]。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心理、饮食、运动及药物作用时间等因素都与时间密切相关。合理利用时间护理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6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60例,其中男91例,女69例,慢性肾功能不全82例,肾病综合征31例,慢性肾炎33例,其他慢性肾脏疾病14例。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间教育组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2~73岁。常规教育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龄21~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教育组具体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一般性的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常规注意事项,并按常规程序指导患者服药:1日1次用药时间为8:00,1日2次用药时间为8:00和16:00,1日3次 用 药时间为8:00、12:00和16:00。饮食调整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原则。运动时间以早上或下午的空闲时段为主。

1.2.2 时间教育组具体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一般而言,9:00~11:00、16:00~17:00、19:00~21:00为人体精神兴奋点最高的时间,对患者的最佳心理护理时间则为19:00~21:00。在该时间段,护理人员操作较少,病区环境较安静,患者容易感觉寂寞。此时,责任护士应通过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慢性肾脏疾病,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健康教育后,进一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改变患者被动应付各种治疗的心态,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2)用药指导:根据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学以及药理作用的时间节律和个体差异,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可使药物发挥最大效应[2]。①降压药:高血压患者每日3:00~4:00血压最低,9:00~11:00及15:00~18:00血压最高,依照此规律,降压药适合在血压自然波动的2个高峰期前服用,此时药物能取得更好的降压效果[3]。应该注意的是,轻度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晚上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入睡前服用降压药的剂量以白天剂量的1/3为宜。因为在晚上入睡后,人体血压波动幅度相对降低,且血液流动缓慢、黏滞性高。②糖皮质激素:部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需长期使用激素药物。使用激素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是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造成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最终导致肾上腺萎缩,不能合成和释放糖皮质激素[4]。然而,在8:00时使用激素药物对肾上腺分泌功能的抑制作用比在午夜时用药减小2倍。因为血浆糖皮质激素水平在8:00时达到峰值,此时血液中糖皮质激素水平上升,对肾上腺分泌ACTH的抑制作用减小。③利尿药:呋塞米如在6:00~8:00服用,可有效防止低钾血症的发生。④降脂类药: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还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而胆固醇主要在夜间合成[5],所以晚上睡前服用,比在早上或白天服用更有效。⑤强心药:心力衰竭患者在4:00点左右对洋地黄类药物的敏感性比白天高4倍左右,若在该时间段的用药剂量和白天用药剂量相同,极易导致洋地黄中毒[6]。(3)饮食指导: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而言,饮食调整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在医生已拟定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以时间护理为指导,以充分尊重患者自身饮食习惯、经济条件等因素为前提,合理安排患者的就餐时间和次数,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合理膳食,并达到营养均衡。(4)运动指导:运动的最佳时间为16:00~17:00。在确定最佳运动时间的同时,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及再入院率等指标。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患者例数+治疗有效患者例数+治疗进步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1次再入院率=1次再入院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2次及其以上再入院率=2次及其以上再入院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时间教育组总有效率达到85.2%,常规教育组为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教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次再入院率及2次以上再入院率均低于常规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再入院情况比较

3 讨 论

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生物学时间节律的特性,对患者的心理、用药以及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种护理概念[7]。时间护理将患者健康教育与患者的生理周期结合起来,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在提高患者接受度的同时,促进了疾病的康复[8]。其核心是在最佳的时间、选择最佳的健康教育方式,从而取得最佳的护理效果,并使患者在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时间教育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5.2%,常规教育组为67.6%,时间教育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教育组,且时间教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次再入院率及2次及其以上再入院率均低于常规教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理论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饮食和运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敖薪,余凤英,罗晓华,等.护理人员对生物节律认知程度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29-630.

[2]陈桂园,季兰芳.时间护理应用于临床给药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12):3345-3346.

[3]农冬晖.生物钟理论在老年人时间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9(2):94-95.

[4]方世平.药源性内分泌系统疾病[J].药物临床病学杂志,2002,11(1):37.

[5]孙习铮,石玉兰,赵翠芬,等.应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2):1913-1914.

[6]夏世红.时间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7(6):1007.

[7]高丽,刘均娥,崔允文.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36.

[8]魏仿.运用时间治疗学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降压疗效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11):3007-3008.

猜你喜欢
肾脏例数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