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感染指标对尿路感染诊断及区分病原菌种类的价值探讨

2014-12-16 01:24张银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71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尿路感染分析仪尿液

张银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71)

尿路感染(UTI)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定量尿培养是诊断UTI的金标准[1],但细菌培养(BCU)所需时间长,阳性率低,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不利于UTI的快速诊断。现代UF-1000i尿分析仪与Clinitek Advantus尿检仪联合(联合尿机)运用,能定量检测尿亚硝酸盐(NIT)、白细胞酯酶(LEU)、白细胞(WBC)、细菌数(BACT)及类酵母菌(YLC)等指标,为临床UTI的快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为评估联合尿机检测NIT、LEU、WBC、BACT及YLC在诊断UTI的临床价值,本文将上述几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NIT、LEU、WBC、BACT、YLC在诊断UTI及区分病原菌种类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患者中疑似UTI的患者3 632例,其中男1 561例,女2 071例,年龄14~87岁。

1.2 仪器与试剂UF-1000i尿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Clinitek Advantus尿检仪及配套试纸由美国Bayer公司提供。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板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

1.3 检测方法

1.3.1 细菌培养 以无菌方法留取中段尿10~20mL并及时送检,男性需清洗尿道口,女性患者要求清洗外阴部后留取标本,2h内用定量接种环(10μL/环)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35℃培养18~24h后菌落计数。革兰阴性菌大于或等于105/mL,革兰阳性菌大于或等于104/mL为尿培养阳性。阳性标本挑取单个菌落,纯培养后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具体操作及质量控制按规定进行。

1.3.2 尿液分析 细菌培养后剩余的尿液标本,联合运用UF-1000i尿分析仪与联合尿机进行尿液分析,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整个过程在2h内完成。NIT和LEU在1个“+”以上、WBC大于或等于25/μL、BACT大于或等于4 000/μL,YLC大于或等于10/μL为阳性[2]。

1.4 统计学处理用WHONET5.6软件统计对尿培养的病原菌分布进行计算,用SPSS17.0软件处理对尿液分析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

2 结 果

2.1 细菌培养结果从3 632份疑似UTI患者的尿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1 258株,阳性率为34.6%,经鉴定引起UTI的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ENB)、非发酵菌(NFR)和革兰阳性菌(GPC),分别占53.7%(675/1 258)、15.7%(198/1 258)和25.6%(322/1 258),由假丝酵母菌(CAN)引起的UTI仅占2.8%(35/1258)。ENB以 大 肠 埃 希 菌(E.co)和 克 雷 伯 菌(KLE)为主,分别占34.5%和10.9%;NFR以铜绿假单胞菌(P.ae)和鲍曼不动杆菌(A.ba)为主,分别占7.4%和7.1%。GPC以肠球菌(ENC)为主,占15.7%。见表1。

表1 UTI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续表1 UTI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2.2 尿液分析结果在3 632份疑似UTI患者的尿标本中,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尿液分析的标本1 799份,除去同一患者重复检测及检出同种菌株,有效菌株数为829株,阳性率为46.1%。在联合尿机检测的1 799份尿液标本中,NIT、LEU、WBC、BACT及YLC的阳性率分别为22.6%、43.25%、61.4%、26.9%及7.5%,见表2。NIT、LEU、WBC及BACT对UTI诊断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NIT为44.9%、91.4%、67.2%及72.7%;LEU为77.6%、82.6%、81.8%及82.2%;WBC为88.7%、66.5%、86.5、及74.2%;BACT为54.2%、92.8%、71.1%及76.9%。NIT、LEU、WBC及BACT对UTI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96.4%、86.1、61.9%及96.4%。经Kappa一致性检验,NIT、LEU、WBC、BACT及YLC与细菌培养的一致性K值为0.429~0.639之间。见表3。

表2 尿液分析与细菌培养结果的比较(n)

表3 联合尿机检测的感染指标在区分UTI病原菌种类的价值(%)

3 讨 论

UTI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尿NIT作为筛检UTI的指标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但对其预测UTI病原菌种类的研究不多。NIT试验原理是利用病原菌将尿液中硝酸盐还原为NIT,NIT与试带中对氨基苯胂酸作用产生颜色变化以此筛检UIT[3]。本调查显示,UTI主要病原菌为ENB、NFR和GPC,分别占53.7%、15.7%和25.6%,假丝酵母菌仅占2.8%。ENB和NFR中P.ae具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占UIT病原菌的61.0%;GPC和NFR中A.ab及S.ma不能还原硝酸盐或还原能力较弱,占33.9%,其中A.ab和S.ma为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7.1%和1.4%。NIT对ENB和P.ae检测敏感度为61.3%和75.0%,准确度为84.7%和95.4%,K值为0.626和0.581;NIT对GPC和A.ab检测敏感度为13.0%和12.5%,K值为0.129和0.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NIT试验对能还原硝酸盐病原菌的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具有一致性;对不能还原硝酸盐或还原能力较弱的病原菌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较差。由此推论NIT检测有助于区分UTI病原菌种类,如NIT试验阳性,由ENB和P.ae感染可能性极大。

机体发生UTI时,WBC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进入感染部位,因此尿WBC检测可以辅助诊断UTI。本调查发现,尿WBC检测结果与ENB的培养结果较一致,K值为0.476;与P.ae和A.ab的培养结果一致性较差,K值为0.120和0.043。在970例尿培养阴性标本中,WBC有370例阳性,假阳性为38.1%,WBC检测的特异性为61.9%,对NFR中P.ae和A.ab的阳性预测值仅为10.8%和5.4%,说明尿WBC检测对由NFR引起的UTI诊断不太理想。LEU是中性粒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酯酶,LEU检测是利用白细胞酯酶作用于试带中的吲哚酚酯游离出吲哚酚,后者再与重氮盐反应而产生紫色[3]。本调查发现,LEU检测的特异性86.1%、准确度82.2%,与细菌培养一致性K值0.639均高于WBC检测的61.9%和74.2%和0.463。表明LEU检测对UTI的诊断价值优于WBC检测。

BACT与YLC检测是通过特异性染色剂与高灵敏度微细粒子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为UTI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本调查以BACT大于或等于4 000/μL作为阳性指标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BACT检测特异性96.4%,准确度76.9%,与细菌培养的一致性K值(除GPC为0.353)均大于0.4;YLC对CAN检测的特异性97.4%,准确度96.7%,K值0.476。表明BACT和YLC检测对UT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ACT检测的感性度较低为54.2%,特别是对GPC检测的敏感度仅为31.8%,说明BACT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在实践中发现造成BACT检测结果假阴性的原因,可能与GPC的形态与大小以及GPC常聚集成簇易被仪器误认为其他颗粒有关[5-6]。

NIT检测受试验原理的限制,对不还原硝酸盐病原菌引起的UTI无法提示;受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摄入硝酸酯类药物或硝酸盐类食物会出现假阳性[7-8]。本调查发现NIT试验的特异性为96.4%,说明NIT试验阳性结果比较可信。但敏感度仅为44.9%,若单凭NIT一个指标来筛诊UTI,势必会造成UIT的漏诊。尽管LEU检测对UTI的诊断价值优于WBC检测,但LEU试验易受尿液中一些干扰物质的影响,如尿液中大量先锋Ⅳ和庆大霉素,维生素C,高比重尿,清蛋白大于5g/L,高葡萄糖尿(10~20g/L以上)等,会使LEU试验结果出现假阴性。而当尿中甲醛、高浓度胆红素或使用某些药物(如呋喃坦啶)时会出现假阳性[9-10]。因此,对NIT、LEU、WBC和BACT检测结果应综合分析,以提高对UTI诊断的准确性。在尿液分析中若有2种及以上感染指标同时阳性,将极大地提高对UTI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实践中发现,若NIT、WBC(或LEU)同为阳性,ENB感染可能性极大;若NIT阴性、WBC(或LEU)阳性,ENC感染可能性极大;若NIT、LEU(或WBC)、BACT 3项同为阳性,可判定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UTI。若NIT为阴性、LEU或WBC为阳性,加做革兰染色镜检,可判定革兰阳性球菌或真菌引起的UTI,可尽快采取针对性的经验用药治疗。

[1]齐杰,潘健,韩江,等.尿流式有形成分及干化学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6):630-634.

[2]Zaman Z,Roggeman S,Verhaegen J.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flow cytometer UF-100and urine strips in predicting outcome of urine cultures[J].J Clin Microbiol,2001,39(11):4169-4171.

[3]陈珊,何云菊.61例尿亚硝酸盐阳性和尿白细胞的结果比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2):169-170.

[4]邵婧,牛国平,徐萍萍.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在诊断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60-1462.

[5]陈丽,张坤,李月强,等.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细菌的性能及对尿路感染的筛查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3):354-356.

[6]陈艳露,李建忠,马菊芬,等.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路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5):135-136.

[7]谢曼娥.尿亚硝酸盐定性测定与尿细菌培养的相关性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871-872.

[8]梁伟,胡春伟,牧启田.尿亚硝酸盐试验对泌尿系统感染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5):933-934.

[9]朱小丽,姜爱华.亚硝酸盐试验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1):25.

[10]樊琳,刘慧敏,宫玉娟.试带法尿亚硝酸盐定性试验与尿细菌培养相关性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201-202.

猜你喜欢
尿路感染分析仪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跟踪导练(三)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