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12-16 01:24李祥波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骨科4052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6期
关键词:根型麻木颈椎病

李祥波(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骨科 405200)

神经根型颈椎病(CR)是因颈部椎间盘后方突起,关节突或钩椎关节出现增生、肥大,椎间孔或颈椎椎管变形、狭窄,从而压迫神经根导致的临床常见疾病。在颈椎病中CR发病率高达60%~70%,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妨碍人们的正常学习、生活[1]。该病临床初期大多表现出颈肩痛,并伴随上肢麻木以及疼痛感,X线片可见颈椎前凸消失,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可见骨质增生,关节突或钩椎关节增生以及椎间孔变窄等改变[2]。CR在众多颈椎病之中,是最为常见却也是最难恢复的,本院2010年1月起对CR患者实行中医骨伤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CR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中医骨伤疗法(观察组)和常规西医疗法(对照组)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6.1±7.5)岁;病程(2.6±1.2)年。对照组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患者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35.9±7.3)岁;病程(2.7±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疗法,给予中药内服联合针灸治疗。(1)中药内服。杜仲30g、续断30g、葛根30g、丹参15g、延胡索15g、半枫荷15g、怀牛膝15g、石楠藤15g、络石藤15 g,三七10g、土鳖虫10g、威灵仙10g、甘草6g。加减:寒湿型加独活9g、细辛6g;肾虚型加狗脊15g、菟丝子12g;湿热型加薏苡仁30g,黄柏10g;瘀滞型加泽泻10g、茯苓10g,每天一剂,水煎后分两次服用[3]。(2)针灸。以大椎穴、风池穴、颈阿是穴及颈夹脊穴为主穴。上肢有麻木呈放射痛患者加曲池穴以及肩髃穴;颈肩有明显疼痛患者加肩髃穴以及天宗穴;拇指食指以及中指有麻木呈放射痛患者加外关穴以及合谷穴;小指以及无名指有麻木呈放射痛患者加外关穴以及后溪穴。以上穴位使用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min,取针之后在以上穴位处进行10min艾灸。

1.2.2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使用250mL 20%甘露醇,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滴注10d;同时使用10mg地晒米松注射剂加入250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从第4天起,每日递减2mg地晒米松,减完为止[4]。如果症状明显好转,可以减轻药量或停药。

1.3 疗效评价[3-4]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分为无效: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不足30%、未见改善或加重;基本痊愈:症状基本消失,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30%至70%;显效:症状有所改善,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不小于70%至95%;有效:症状明显改善,眩晕、麻木、疼痛等症状及体征减少不少于95%。其中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积分采取量表法进行评估,主观积分总计30分,包括颈肩肢痛16分,上肢麻木4分,颈项僵硬2分,日常生活以及工作4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4分。客观积分共计20分,包括前屈、后伸、旋转以及侧弯各2分,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旁压痛试验、上肢肌力以及上肌感觉各2分,舌象、脉象2分。满分为50分,得分越低说明疾病越严重。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以及主客观积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为66.67%(36/54),愈显率为75.93%(4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30%(25/54)、50.00%(2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及主客观积分情况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为(42.91±5.79)分,主观积分为(26.50±5.41)分,客观积分为(18.52±2.65)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2.78±5.85)分、(18.94±4.41)分、(15.08±2.10)分,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39.91±5.81)分、(22.50±5.37)分、(17.42±2.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及主客观积分情况±s,分)

表2 治疗前后患者总积分及主客观积分情况±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b P<0.05。

?

3 讨 论

中医认为CR为“痹症”、“项强”范畴,多由积劳伤颈、内伤肝肾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所致。而西医认为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是CR的主要致病因素,颈椎生理弯曲度发生改变、颈椎轻度滑脱、骨质增生及颈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周围组织无菌性炎性水肿,进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导致出现患者不适症状[5]。CR为最常见同时也是最难恢复的颈椎病之一,牛明镜等[6]报道显示,该病近年来有年轻化及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医治疗CR是临床上的常用方法,已有研究证实通过辨证分型内服中药结合手法按摩复位治疗CR具有安全、有效、治愈率高的特点,其中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熏蒸、拔罐、推拿、牵引、针灸、中药成药及综合疗法等[7]。熏蒸、拔罐可使汗孔充分散开,药物直达病灶,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根缺血、缺氧状况,能有效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以达到减轻和消退神经根水肿的目的。此外通过针刺和推拿手法的配合使用,可以舒经活络、行气止痛,明显改变突出物和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医骨伤疗法与西医常规疗法疗效发现,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彭凤祥等[8]的报道一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肝肾功能不足、颈脊筋骨发生痿软是CR发病的内因,而外感风寒及湿邪等是引发此病的外因。因此,此病病机以肝肾功能不足为本,以颈部外伤劳损所致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经络不通为标,属于本虚标实证[9]。本研究中杜仲和续断可以达到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功效,为君药;三七和延胡索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功效,为臣药;威灵仙、丹参、半枫荷、石楠藤、络石藤等具有祛风胜湿、通筋活络的功效,为佐药;怀牛膝能将药引入肝肾,而甘草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该方配伍严谨,可兼治标本,有补肾活血、通经止痛的功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与孙勇等[10]报道相符,这可能与观察组同时采用针灸疗法有关。穴位针灸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虚劳损伤,能很好地治疗退行性颈椎病变,调节患者局部血液及代谢循环;通过改善CR患者动力失衡,进而达到调节阴阳、平衡动静的功效[11]。经筋针刺手法有舒经活络,行气活血,镇痛驱邪功效,有效纠正颈关节紊乱、松解病变、肌肉痉挛和疼痛,从而使患者颈部经筋得以松解,达到恢复颈椎序列正常之作用。同时还可以缓解颈神经根、颈椎动脉以及颈交感神经节处压迫症状,对治疗CR有很好的疗效[12]。此外,中医古籍对CR治疗方法有丰富记载,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R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其治疗手段趋于多样化[13-14]。

综上所述,颈椎是维系大脑和全身联系的神经枢纽,因此CR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现阶段传统中医理论研究尚未明确,中医骨伤治疗CR的安全性、针对性和规范性方面也尚需进一步探讨,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治疗手段会朝着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

[1]韦殷.牵引和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广西医学,2010,32(8):1014-1016.

[2]孙志刚.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19-721.

[3]梁杰.按摩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8):24-25.

[4]阿丽·铁力克,王新丽,李清华.针灸配合适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2):13-14.

[5]贾连顺.颈椎病的诊断学基础[J].脊柱外科杂志,2004,2(3):187-189.

[6]牛明镜,王顺云.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J].中医正骨,2012,24(3):61-62.

[7]王向阳,孙晴,孙义军,等.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5例[J].现代中医药,2007,27(5):64-66.

[8]彭凤祥,王荣江,刘景勃.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32(3):249-250.

[9]林木南.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变化[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10(3):245-247.

[10]孙勇,王贺,许衍兴,等.手三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11):72-73.

[11]罗开涛,罗安利,沈志方,等.温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8):558-559.

[12]曹西军.推拿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J].陕西中医,2011,32(5):598-599.

[13]刘宝铭,刘筠.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4):190-192.

[14]康乐,翁凤泉,李宇明,等.中医整脊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11):38-39.

猜你喜欢
根型麻木颈椎病
麻木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浮生一记
无题(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