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2015-01-04 09:11孙家财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压缩性老年性成形术

孙家财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已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症,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术被广泛应用于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治疗该疾病较为理想的方法[1]。本研究分析了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安徽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腰椎骨折诊断标准[2]。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均分为2组(n=32)。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52±1.65)岁,双椎体骨折10例,单椎体骨折2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3~82岁,平均年龄(62.50±2.56)岁;其中双椎体骨折12例,单椎体骨折20例。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及其他严重心肺疾病,经体格检查显示脊柱均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和叩击痛,且行走、站立、起床及翻身时疼痛加剧。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案如下:(1)手术前:在进行手术之前,对所有患者行常规腰椎CT检查和腰椎X线检查,明确椎体后壁完整程度、神经根压迫症状及病椎的塌陷程度;(2)手术中:嘱患者保持俯卧位,取一块经过严格消毒的无菌铺巾,调整C臂机对患者的病椎进行定位,然后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穿刺,穿刺点位于棘突附近3 cm左右的位置,棘突与正位下两侧椎弓根的间距相同,采用1.5%的利多卡因于病椎椎弓根处进行针点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通常情况下,穿刺点采用右侧2点钟,左侧10点钟位置,位于椎弓根影的外上缘。穿刺针经皮进入椎体中1/3处或椎体前1/3处,在C臂机透视下确认穿刺针由椎弓根进入椎体在位之后,采用导针系统将雕制好的骨水泥注入患者的病椎,直至骨水泥扩散到骨体后缘或在病椎内呈弥散状态,在注射过程中,如果有明显的阻力感则必须停止注射,通常注射剂量为5 mL左右为宜,当骨水泥处于微凝固状态时,将注射针管缓慢拔出来;(3)手术后:手术结束后,嘱咐患者返回病房平卧5 h,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3 d内给予患者使用抗生素,避免患者发生感染。2 d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坐起在床上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也可以佩戴腰围辅助床下活动。整个手术均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对骨水泥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发生外渗,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反复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通过进行常规术椎CT和X线片扫描,同时观察骨水泥在患者椎体中的分布情况,是否存在骨水泥渗漏。在手术后,对所有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进行评分。(1)轻度:疼痛为1~3分;(2)中度:疼痛为4~7分;(3)重度:疼痛为8~10分。并应用功能障碍指数对所有患者的功能改善程度和疼痛改善程度进行评分:(1)轻度改善:1~3分;(2)基本改善:4~7分;(3)明显改善:8~10分[3]。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的32例患者通过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之后,所有患者可佩带腰围进行离床活动,并佩戴3个月,随访6~12个月,均无不适主诉,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经X线病椎复查高度无明显变化,见图1~图6。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之后均没有出现临床症状,骨水泥无渗漏至血管引起肺栓塞,无渗漏至椎管形成椎管占位导致脊髓及神经受到压迫等并发生症发生。对照组的32例患者通过实施传统手术方式治疗之后,在随访6~12个月,25例患者的腰痛症状得到缓解,7例患者仍有腰背部疼痛症状,经X线病椎复查,5例患者的原病椎高度发生进一步塌陷。

图1 术前侧位X光

图2 术前正位X光

图3 术前CT检查

图4 术前MRI检查

图5 术后侧位X光

图6 术后正位X光

2.2 2组患者的疼痛强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结果比较(±s)

表1 2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结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疼痛强度 功能改善程度 疼痛改善程度对照组 32 6.56±2.49 4.59±1.05 4.97±1.02观察组 32 2.13±1.15a 8.75±1.37a 8.56±2.05a

3 讨论

在骨质疏松患者中,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人口老年化的发展,导致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日益增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4]。传统治疗该疾病时,通常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止痛药物、肌背肌锻炼以及卧床休息等,但这样的治疗方式无法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较多,治疗疗程较长,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经皮椎体形成术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新型手术方式,具有痛苦少、创伤少及易操作的特点,能够使患者由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所造成的腰背疼痛感症状得到明显改善[5-7]。近年来,经皮椎体形成术在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均可佩带腰围进行离床活动,椎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12个月,均无不适主诉,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经X线病椎复查高度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功能改善状况及疼痛改善状况等各项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椎体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极为相似[9]。因此,我们认为,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术后止痛效果、见效快、创伤小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在老年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使椎体得到进一步稳定,大大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孟和,李洪权,祝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48 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学,2010,55(2):220-221.

[2] 李高玉,阎长明,段刚,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微创医学,2011,72(2):108-110.

[3] 刘文华,田云虎,邱玉金,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胸椎转移瘤[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66(9):798-801.

[4] 张东.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血管瘤[J].中国现代医生,2010,86(30):144-145.

[5] 刘桂发,王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7(12):120-157.

[6] 陈显辉,张毅,赵新建,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60-161.

[7] 顾一峰,吴春根,张继,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转移瘤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76(2):124-127.

[8] 唐骅,刘培来,李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5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5(3):89-90.

[9] 阳宏奇,雷青.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当代医药,2011,82(6):66-68.

猜你喜欢
压缩性老年性成形术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
复方骨肽注射液配合仙灵骨葆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