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探析

2015-01-04 09:11黄燕池韵清
当代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压疮皮肤评估

黄燕 池韵清

ICU的患者往往病情较重,需要长时间卧床,增加了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在ICU的护理工作中,压疮的预防是一项重要的护理项目。目前,针对ICU的护理工作,临床上提出了一种集束化护理的策略。所谓集束化护理就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措施来处理临床问题,让护理方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1]。本研究观察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ICU病房住院的压疮危险评分在8~16分的患者198例,其中男112例,女86例。将这198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90例和试验组108例。对照组90例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0~90岁,平均年龄(65.3±10.5)岁,压疮危险评分8~16分,平均(12.3±2.1)分,其中严重肺疾病患者2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6例,肾脏病患者18例,其他疾病患者15例。试验组108例患者中,男60例,女48例,年龄42~93岁,平均年龄(65.8±9.2)岁,压疮危险评分 8~16 分,平均(11.9±1.8)分,其中严重肺疾病患者2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38例,肾脏病患者15例,其他疾病患者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压疮危险评分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护理原发疾病和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常规卧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加强营养,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压疮并给予相关处理。

试验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1)评估:本院应用的评估表为Braden Scale,总分:23分,分数越低表示危机增加。其切点为16分,评估结果判断标准:≤9分极高危,10~12分高危,13~14分中度危险,15~16分有轻度危险[2]。首次评估:入院后2 h内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评估记录。再次评估:入院、转科、手术交接时评估,此后按风险级别评估,当患者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根据患者的压疮危险评分和患者的皮肤状态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压疮的概率和压疮高危部位,做到特别注意和护理。(2)分析: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的特点分析压疮可能相关因素,如糖尿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控制血糖,预防感染等。(3)处理:①卧气垫床,每隔1~2小时给患者翻身1次,患者侧卧时,使人体与床呈30°角;②平卧时背部、膝部、踝部、足底部垫薄软枕;③患者半卧位时体位不超过30°角,并注意不超过半小时;④病情不宜翻身者,应每1~2小时用约10 cm厚的软枕垫于肩胛、腰骶、足跟部,以增加局部通透性、减轻受压部压力;⑤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无皱褶,无渣屑,翻身时不要拖拉,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力;⑥保持皮肤干爽清洁,定时/有需要时更换尿片;⑦可根据患者皮肤及经济情况使用多爱肤、爱立敷等系列敷料预防压疮。(4)配合:Braden≤12分的患者,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上报专科护理小组,高级责任护士组织护理会诊,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院内发生压疮,科内须有RCA法分析。(5)评价:高级责任护士或组长每天参与查房,做好每天工作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护理方案。

1.3 压疮分期标准[3]Ⅰ期:皮肤完整且无苍白变化的皮肤常在骨隆突处皮肤出现局部红斑区。深色皮肤可能没有明显的苍白改变,颜色可能和周围的皮肤不同,该部位可能出现疼痛、变硬、表面软,与周围的组织相比,会发热或者冰凉。

Ⅱ期:部分真皮厚度的缺失,呈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溃疡,并且有一个无组织脱落的粉红色创伤部位,也可能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或者开放/破裂的充血性水疱。

Ⅲ期:组织完全的缺失,除了骨骼、肌腱、肌肉没有暴露外,但可见皮下脂肪。有可能出现腐肉,但深度不太明显,也有可能包括从内部的损坏然后形成隧道。

Ⅳ期:组织完全缺失并伴随骨骼肌肉暴露。组织脱落或焦痂可能出现在创伤部位的某些部位。经常包括从内部损坏然后形成隧道。

不可分期包括:组织完全脱落,溃疡底部由脱落的组织覆盖,并且/或者创伤部位的焦痂是黄褐色、褐色或黑色的。

1.4 观察指标 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程度,压疮发生时间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5);压疮发生程度比较,试验组患者在Ⅰ期发生7例,其余几期较少,而对照组在Ⅰ期发生15例,Ⅱ期发生8例,Ⅲ期6例,Ⅳ期3例,试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6,P<0.05);试验组患者压疮发生时间(5.1±2.3)明显晚于对照组患者(9.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4,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ICU病房中针对压疮的护理一直是ICU护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集束化护理策略的提出给ICU中针对压疮的护理开辟了新的的路径,患者压疮是由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受到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患者压疮不仅使其受到痛苦[4-5],而且增加经济负担、治愈时间延迟、增加病死率。对于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患者神志不清,意识模糊,同时大小便失禁、限制活动的被动体位等限制,极易产生压疮[6-7]。因此只有有效预防的和良好的干预,才能避免压疮或延迟压疮的发生。所谓集束化护理就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措施来处理临床问题的一种护理策略[8]。本研究中,我们对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主要从评估、分析、处理、配合、评价等5个方面展开,每个步骤都重点遵循循证医学的理论依据,真正做到集合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措施来处理临床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试验组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发生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压疮发生时间也明显晚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ICU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6]。

因此,运用集束化护理正确策略,不仅将护理质量管理理念融入到其中,而且也逐步提高了护理水平。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1] 李洁琼,郭成,王学良,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36-37.

[2] 段征征,刘义兰.ICU患者压疮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17):88-90.

[3] 张允,陈建芬,黄晔,等.集束干预策略防治ICU压疮高危患者I、ll期压疮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2):5885.

[4] 赵琳.Braden评分表在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3):83-84.

[5] 时凤云.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压疮形成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10-1712.

[6] 顾晓成.ICU伤口造口小组对压疮干预及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10-111.

[7] 杨守香.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295-296.

[8] 刘慧玲,蒋红云,邹爱萍,等.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4):57-59.

猜你喜欢
压疮皮肤评估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第二层皮肤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评估依据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